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舍利弗与目犍连的出家因缘

2017/0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舍利弗与目犍连的出家因缘

王舍城中,住着二位智慧非凡的婆罗门,精通一切书论,辩才高超名闻天下。其中一位姓拘栗,名叫优婆室沙,他的母亲名舍利,世人称他为舍利弗(即舍利之子);另一位姓目犍连,名目犍罗夜那,两人的智慧广受国人景仰,并且各有一百位弟子追随。他们交谊深厚互敬互重,共同立下誓言,未来谁先听闻妙法,一定要彼此相告,同得法益。

某日,马胜比丘入村乞食,威仪端严、举止安详,路人见到他无不心生恭敬,当时舍利弗也在路上,不自觉也停下脚步,目不转睛地望着威仪庠序的马胜比丘。心生欢喜的舍利弗马上前去询问:“这位贤者,您看起来六根收摄,威仪寂静,想请问您,您的尊师是谁?平日都传授什么法门?”马胜比丘安详地回答:“我的尊师曾是释迦王族,舍弃王位出家修行证得一切种智,具足相好及神通智慧,是一切人天的导师。我初出家学道尚浅,无法为您宣说如来广大妙法,但可为您略说佛陀常教导弟子的偈语:‘一切诸法本,因缘生无主,若能解此者,则得真实道。’”一听此偈,舍利弗当下心开意解,即得法眼净,身心泰然法喜充满,赞叹道:“一切众生皆因我执,不断轮回生死。若能破除‘我’,则于‘我所’亦能出离。譬如日光照破黑暗,无我之想就像日光,能破众生我见暗障。我过去所学都不是正见,唯有现在听闻的,才是真实之道啊!”

舍利弗恭敬顶礼马胜比丘后,便去找目犍连,目犍连见到舍利弗身心收摄与平时不同,好奇地问:“您神貌愉悦,行仪不同以往,想必已听闻甘露妙法,请贤者布施所见所闻。”于是,舍利弗便述说巧遇马胜比丘的经过,求法若渴的目犍连,在听到舍利弗复述佛陀开示的偈语:“一切诸法本,因缘生无主,若能解此者,则得真实道。”马上心净离垢,当下亦证得法眼净。

舍利弗与目犍连蒙受甘露法益,决定一起求佛出家。两人向他们的弟子宣告:“我已在佛法中得益,坚信唯有此法是真实的出世之道,决定要随佛出家,你们是否也都愿意跟随呢?”弟子们皆回答:“我们所学,都是承蒙老师您的传授,我们当然愿意跟随老师一同出家。”于是两人便带领着二百位弟子前往竹林精舍。一进门,看到如来相好庄严,诸多比丘们恭敬围绕如众星拥月,大众莫不欢喜踊跃。而世尊遥见舍利弗及目犍连前来,便向所有比丘预言:“现在前来的这两位贤者,一位名为舍利弗,另一位名为目犍连。他们将成为佛门中的上首弟子,在我的众多弟子中,舍利弗是智慧第一,而目犍连则是神通第一的弟子。”

二人虔敬地来到佛前,顶礼佛足后说道:“因为听闻佛陀的教法,让我们心净离尘而见道,恳请如来慈愍度化我们出家修行。”世尊慈颜说道:“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自着!”顿时间,舍利弗与目犍连,已成为庄严沙门。二百位弟子见到两位师父已成比丘,于是一齐长跪向佛求言:“我们也想出家,唯愿世尊慈悲允受。”世尊即便唤言:“善来比丘!”当下,二百人也同时须发自落、袈裟着身,成为沙门。世尊又为舍利弗及目犍连广说四圣谛法,二人即得阿罗汉果。又为其弟子广说四谛法门,二百弟子善根现前,最初先证得法眼净,最后亦证得阿罗汉果。

当舍利弗与目犍连尊者率领两百人归依佛门后,僧团便具足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罗汉,常随着佛陀在摩竭陀国及各地弘化度众生。

典故摘自:《释迦谱卷第一·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之五》

省思:

威仪乃无言的身教!初入佛门的马胜比丘,尚未开口说法,仅庄严的威仪便引领舍利弗入佛法甘露之门。《佛说四十二章经》云:“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佛法不论大乘与小乘、顿与渐,若能落实即是往超凡入圣之路前行。因此不须好高骛远,只须一步一脚印的老实修行,不仅自己的道业能有所成就,更能利益无量的众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因果法》

接着我们来讲因果,因果是从因缘而来的。从前与后的关...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佛灵僧不灵

阿弥陀佛,诸位吉祥。 今天呢给大家说一个《佛灵僧不灵...

梁武帝对佛教的贡献

梁武帝(502-549年),名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

身虽不出家,但心要出家

出家里面还有四种形态,一般我们会讲:出家出家,就是...

因家庭不如意而想出家可以吗

家,其实就是道场;家,也是真正好用功的地方。可是很...

不要以为建庙功德很大,功德大是因为有人修道

人们做着种种苦力,才能够造一个房子。所以建庙造伽蓝...

自古佛门多孝子,愿父母究竟安乐

记得电影《一轮明月》里,弘一大师未出家前,他在母亲...

僧人的晚餐为何称为「药石」

饮食,是生物维系色身的要件之一。一般人每日尘劳奔忙...

八岁龙女,即身成佛

在《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有一段叙述八龄龙女即...

在名利的海上航行

清朝的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镇江的金山禅寺,由住持法...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信愿行三资粮中,愿是一个中间环节。当这种强烈的愿望...

本玄法师传奇:五个女人都想诱他失身但都失败

本玄法师,号妙圆,俗名李善忠,甘肃省武山县杨河乡西...

修行人必知十要

1.修行人,戒淫心, 淫是六道轮回根。色如毒药迷心性...

【推荐】修无分别智要从哪里着手

问: 师父慈悲,听您上课时曾经说过,有一母亲他有两...

供香的起源

1、香为佛使 香在梵语中称健达。古印度传说中有香神,...

有什么障碍可以障住佛光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一切的经典,只是一...

人生无常,我们一定要有慈悲心

佛陀在憍萨罗国给孤独园说法时,有一天带领弟子出去托...

年轻时用来建功立业,有空再来修行,这样可以吗

问: 师父,我觉得现在还年轻,应该把时间用在建功立...

圣严法师《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我说我回到美国,回到台湾,却不知道向何处是回?又向...

妻贤夫祸少

再看修身当中要去掉的,惩忿,就是要去掉坏的脾气。有...

慧律法师:学佛要发三种心

第一要有长远心: 以前,师父在念逢甲大学的时候,有...

【推荐】如何让自己所求之愿能迅速成办

为了让大家能够更方便地、更快速地通过自身地努力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