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常行堪忍者,于当来世无多怨敌有多喜乐

永能法师  2013/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常行堪忍者,于当来世无多怨敌有多喜乐

世人都知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可是真正在境界现前时,往往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失去理智,造就遗憾终身的事。在上课期间,往往有同学说这道理我们明白,可是在实际生活当中却用不上,更何况我不忍辱也可以,为什么要忍辱呢?其实是我们平时没有串习修忍辱,缺乏闻思修学,不明白忍辱的胜利和不忍的过患。要想修忍辱,就要知道忍辱的胜利。如《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所说:“谓诸菩萨,先於其忍见诸胜利,谓能堪忍有情,於当来世,无多怨敌,无多乖离,有多喜乐,临终无悔,於身坏后当生善趣天世中。”可见忍辱有如此大的好处。

由于修忍辱,我们的敌人就没有了,朋友会越来越多,也不会背叛我们。整天生活在欢喜快乐当中,临命终时也不会有忧悔,死后还会生在善趣当中享福。这跟起嗔心生恶趣受苦成明显对比,所以不管对自己还是别人都应该修习忍辱。所以,一个能时刻忍让的人,首先他的朋友会很多,人气也很旺,在家能受父母亲人喜爱,在外能得到街坊邻里的赞赏,事业上也能得到上师的欣赏和重用,名利事业双丰收,为什么不欢喜去做呢?

做为大乘修行人,既然发愿要承办自他两利的事业,那就更应该勤加修习忍辱才对。《入行论》说:“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过忍,故应以此理,努力修安忍。”是说最大的过失莫过于起嗔心,最难行的也是忍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要努力的修忍辱。因为修忍辱是自他两利最好的方法,世间最圆满的受用和福报,都是从修忍辱得来。如《舍波罗蜜多论》说:“若有弃捨利他意,佛说忍为最方便。世间圆满诸善事,由忍救护忿过失。”修行人为什么会放弃利他行,是因为他不修习忍辱。

所以,对付二乘心的生起,最好的方法就是修忍辱。又说“是具力者妙庄严,是难行者最胜力,能息害心野火雨,现后众害由忍除,诸胜丈夫堪忍铠。恶人粗语箭难透,反成赞叹微妙华,名称花鬘极悦意.”这是说修忍辱是大乘行者最好的庄严具,也是最难行的修行方法,但他是能熄灭伤害有情“火”的“甘露雨”,也能免除现在和将来伤害有情。只要披上这样的“堪忍铠”别人的粗语恶言,都不会“穿透”它。因此还会迎来别人的称扬和赞叹。这是得到好名称和让自己高兴的最好方法,所以应该欢喜去做才对。又说“忍为巧处成色身,功德端彦相好饰。”忍辱还可以让我们得到相貌端严的色身,是积攒功德法财最好的方法,那何乐而不为呢。

综上所述,世间一切善妙好处都从忍辱柔和得来,一切灾难痛苦都和不忍辱有关。忍辱有如此大的好处,因此我们唯有勤修忍辱这一条路,才能得到世出世间一切快乐,否则只有享受痛苦和不如意了。所以为了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就必须勤加修习忍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对比别人,才知自己是多么的幸运

每次挫折都会对人产生影响,是产生积极的影响,还是产...

生死苦海六道轮回

众生由于妄想执著,起惑造业,岂但障蔽了本有的佛性,...

苦瓜变甜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 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

人生最大的「爱别离」

在恒河边,释迦牟尼佛与几个弟子一起散步的时候,他突...

【推荐】善忍者绝非懦夫,乃是豪杰丈夫

世人以为,忍耐等同怯懦,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将违逆...

忍还不够,要吞下去消化掉

修行,不离一个「忍」字;待人处事如果忍不下一口气,...

聪明的理发师

很久以前,有一个智慧大臣请一个理发师修面。理发师给...

烦恼太重,是你想太多了

我们看第三段的烦恼浊。烦恼浊是由想阴引生的。想的意...

欲望适度则为利,过度则为害

如果生活是海,那么欲望如潮。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

对孕妇带来危害的六种调味品

很多孕妇在孕期总是偏好某一种味道,百吃不厌,总是会...

念佛如果心力不够,还需要加些净观

《莫到老来方修道》,今天我们讲第九行持门的净观门。...

无视生命的苦痛 源于心灵的麻木不仁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宰我问孔子:爹妈死了,非...

谁没有熬过

初中毕业后,他开始自谋生路,第一份工作是做建筑工,...

八种世间法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出跃经》...

如何为自己卜得一只上上签

明朝憨山德清禅师说:抛却身心见法王,前程不必问行藏...

净土法门的至简至易

净土法门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这跟之...

佛教徒可以经营佛具店及佛像买卖吗

皈依了佛宝的人,应视一切金、银、铜乃至纸造佛像为真...

维摩诘患病示苦

佛陀率众游化至毘耶离城,城中有一长者名维摩诘,虽身...

拜88佛和拜阿弥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问: 请问师父,师父说忏悔业障要拜八十八佛,不过我...

你快乐吗

你快乐吗?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别把般若妙法转为世间福报

《楞严经》里面说,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就是说你这个...

佛教的婚姻观

男婚女嫁 宿世因缘 俗语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