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烦恼太重,是你想太多了

净界法师  2018/08/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烦恼太重,是你想太多了

我们看第三段的“烦恼浊”。烦恼浊是由想阴引生的。想的意思就是“于境取相,施设名言”。我们的心跟莲花的境接触的时候,本来这莲花是属于外面的莲花,这个时候我们“于境取相”,心中也出现一个莲花的影像。然后我们说,哦,这个莲花很漂亮啊,它很光明啊,就施设很多的名言。第一个产生相状,第二个施设名言,就带动很多的贪爱、瞋恚的烦恼出来。

我们看经文: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佛陀说,比方说你阿难心中,你这一念心有三种的功能:“忆”,就是回忆过去,你过去曾经做过什么事情;“识”,是对现前境界的分别,是指的现在;“诵习”是指对未来事情的种种想象跟期待。过去、现在、未来都是由“想”来引生的。

“性发知见”,这个六识的了别性要产生明了功能,必须要依托六根才能够产生心识的想象。那么这个想象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容现六尘”,就是这个六识依止六根去攀缘六尘的时候,这个六尘本来是外在的境界,我们内心本来没有六尘,但是经过这个六识的种种想象,它就能够容纳、能够显现六尘的影像在心中,经过想象就能够转外在的尘相而成你内心的尘相。“离尘无相”,就是六识离开了所了别的六尘,六识的了别作用就不能生起了。

“离觉无性”,相同的道理,六尘离开了能了别的六识,那么六尘的尘相也不能显发。所以,它们两个必须“相织妄成”,就是六识的了别跟六尘的境界它们两个要互相地作用,所谓心识攀缘六尘引生想象,这样子才能构成第三重的污浊之相,名为烦恼浊。

我们一个人的烦恼,说你这个人为什么烦恼很重呢?为什么他烦恼很轻?你一天到晚起烦恼而他不起烦恼呢?一个人烦恼很重,就是你想象力很丰富,你想太多了。我们不能够说外境给我烦恼,不能这样讲。如果外境给我们烦恼,那我们大家生活在同一个环境,应该起同样的烦恼才对。我们接触的是同样环境,我们住在同样的地方,吃同样的饭菜,去同样的地方做早晚课,但是每一个人起的烦恼不一样。同样一个环境,这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想象力不一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魔军的这十支队伍

菩萨道里面,特别强调忍的力量超过持戒、精进、禅定一...

该怎样去除内心杂念

问: 上山很希望找到一颗最纯净的心,但是我觉得上山...

人生是苦

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们,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也无论...

有痛苦生命才有意义

生活中不可能存在永远完美的东西,就像你认为自己已经...

人生八苦

无量劫以来,我们一念无明,迷惑颠倒,造诸恶业,轮转...

大安法师:烦恼不断能往生吗

问: 弟子烦恼不断,意恶重重,甚至还造作身口意罪业...

可以有妄想,但是不能随它而转

诸位要知道,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如果你要进步快一点是...

昏散根源,全由迷己作物

做工夫人,每被昏散所扰,久便退悔。不知昏散根源,全...

禅宗历代祖师传法偈

释迦牟尼涅槃说无常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

明学长老:出家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

作为出家人,如来家业的荷担者,不管如何适应社会,发...

打坐静心的要点

第一、看破: 打坐静心要一切放下,放下要看破一切。...

心中无主,便杂念丛生

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心中无主,便杂念丛生...

玄奘法师梦中得诸佛指点:佛经不可随意删减

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十记载,玄奘大师开始...

喝水也有学问,十个喝水的坏习惯

导语: 你会喝水吗?这件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你却未必...

苦难到来时,这时候该怎么办

无论什么人,只要造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恶报就是...

放生要随缘,不要预定

人毕竟也是有情,或多或少会被一些名利蛊惑,从而做一...

佛法对感情的看法是什么

佛法对感情的看法是什么?这个每一个宗教,不是讲爱就...

福报越大,生死业力越大

诸位,我劝大家,你如果你空观的智慧自我意识的这种杂...

圣严法师《现在最重要》

有人把禅修形容作跟自己约会。开始的时候,是有这么一...

忘失眼前生死大事的设想

【原文】 庚午四月,先太夫人病革时,语子孙曰:旧闻地...

真实的唐三藏--玄奘大师

曾经统治古代印度的戒日王向全印度发出敕命,命印度知...

如何才能控制梦境

问: 弟子在受戒后,晚上做梦杀了一条缠在自己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