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忘失眼前生死大事的设想

纪晓岚  2017/04/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忘失眼前生死大事的设想

【原文】

庚午四月,先太夫人病革时,语子孙曰:“旧闻地下眷属,临终时一一相见,今时果然,幸我平生尚无愧色。汝等在世,家庭骨肉,当处处留将来相见地也。”

姚安公曰:“聪明绝特之士,事事皆能知,而独不知人有死。经纶开济之才,事事皆能计,而独不能为死时计。使知人有死,一切作为,必有索然自返者。使能为死时计,一切作为,必有悚然自止者。惜求诸六合之外,失诸眉睫之前也。”

【译文】

庚午(1750)年四月,先母张太夫人病危。临终之前,她对子孙们说:“我听说人在临死之前能和已故的亲属一一相见,现在看来果然如此。幸亏我这辈子还没什么有愧于人的地方。你们活着的时候,家庭骨肉之间要和睦相处,当处处留将来过世后还有相见的余地。”

先父姚安公说:“聪明绝顶的人事事都能知道,唯独不知道人随时会死。怀有治国济世才能的人,事事都能考虑周到,唯独不能为身后的事考虑。假如人们都能知道自己随时会死,有些作为就会觉得索然无味而回心转意。假如人们都能为死后考虑,有些作为就会因有所畏惧而中止。可惜许多人都在追求六合(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以外的事,而忘失了该为自己眼前生死的大事设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人生有三愿就足已

台湾清华大学的赖建成教授曾经教育自己的儿子说人生有...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对死亡

问: 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请开示如何才能坦然...

饬终津梁(临终助念须知)

饬终津梁提要 临命终时,四大分张,众苦毕集。若非三昧...

想要成就,就一定要具足出离心

所有的大乘佛教徒,如果想要成就,就一定要具足出离心...

沩山禅师警策文

夫业系受身,未免形累,禀父母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

净土宗怎样才能做到随念往生

随念往生这是我们净土宗最期待的,就是说,我们今生造...

凡夫众生都有这五大难处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从妄想中走出来

怎么走出妄想呢?大智慧的佛陀,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

别伤害自己

如果你的敌人,在他的势力领域中伤害你;你又何必心中...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呢

曾经有一个小孩他在家里都不扫地,有一位长者进了他家...

【推荐】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认为身心世界是真实的

每一个人的色身,他的感受、想,他的取向--行--造作,...

【推荐】历代祖师大德放生开示

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相传为释迦牟尼佛乘愿再来,随陈时...

修行人要开始忘掉过去

我们今生有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怎么来的呢? 从过...

星云大师:用短暂的生命换无限的价值

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一生也有六七十年岁月。在这一段漫...

临终障碍重重,平时念佛是否白费了呢

问: 有同修吃斋念佛多年,一直辛勤为道场服务,然临终...

慈舟法师:死心念佛

修净土法门,必须切实用功,应该死心念佛。古人所谓打...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现代人物质生活非常进步,但心灵依然空虚烦恼,这是为...

幸福离我们并不远

下班回家的路上,路过一家超市门口,看到一个小男孩正...

佛说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夜深...

正念让我们真正地活着

三十年前,我还是慈孝寺的沙弥,那时,洗碗可不是件惬...

福为善眷属

过去,有一位国王以正法治化国家,深得人民敬仰,却因...

「华严九心」说颜回

在佛法的修学中,寻找善知识并如理依止,成为入门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