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无视生命的苦痛 源于心灵的麻木不仁

2013/07/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无视生命的苦痛 源于心灵的麻木不仁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宰我问孔子:“爹妈死了,非得守孝三年么?”孔子反问说:“不这么做,你安心么?”宰我说:“安心啊。”孔子就无话可说了,宰我走后,孔子说:“宰我不仁!”也是说他很麻木,你小时候爹妈抱了你三年,现在他们死了,你不守孝三年居然能安心,真是没心没肺之人啊!

孟子说人皆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就是仁。综合上面这些,我们可以判定,“仁”就是正常人必须具备的一种敏感,它是身体上的敏感,也是心灵的敏感。身体上的不敏感,轻则神经迟钝,身体局部出现麻木的感觉,重则中风、偏瘫,甚至感觉身体的某部分(如四肢)不存在了。这些都可以说是麻木不仁,这类病正是肝系统病。有人感觉大腿外侧麻了一块,害怕得不得了,生怕要扩散、要瘫痪,赶紧去医院。而心里的麻木呢?难道不是病么?

无视生命的苦痛 源于心灵的麻木不仁
都觉得这样有爱的画面温暖可爱,可是却很少有人把它们与自己餐桌上的肉食联系在一起

有人说,我的心不麻木,敏感着呢!错了,人心不可能完全麻木,不然就是死人了;我们心中不麻木的部位当然敏感,但麻木之处就意味着感觉不到啊。心又不像大腿,麻木不麻木,用手一摸就知道了,心没法摸。怎么才能知道你心的麻木?得依靠他人。“仁”字拆开是“二人”,有人说这表明“仁”是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者爱人”嘛。其实不仅如此,一个人也得仁啊,仁者还要爱物,对一切都有仁爱之心。“二人”之意,还在于表明人心的麻木要靠他人来发现、来启迪。

如何启迪?我有一位师兄,是素食主义者。我问他为什么吃素,他说是因为不忍心动物死去时的痛苦。我听后仔细想想,觉得非常有道理。动物就不怕死?我们杀猪的时候,那猪也怕啊,也会逃命啊,只是它的力量比人小,所以被人抓住按在屠凳上挨刀子。如果有人把你这样弄,你乐意么?一条条生命,就是为了满足我们这点口腹之欲。鱼儿在水里游,多么自在,我们却要去钓它。当鱼儿吞下钓饵,鱼钩便深深地扎进了它的喉咙。试想,那是什么滋味?而我们却把钓鱼当作风雅之事,用鱼儿的生命来休闲取乐!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我们的心在这一块还不够敏感,这就是麻木不仁啊!靠我自己,可能永远执迷不悟,但有师兄一提示,我马上就明白了。

无视生命的苦痛 源于心灵的麻木不仁
当我们面对所谓的“美食”时,又可曾想到杀戮的苦痛与死亡的悲哀

慈悲,不但要对人慈悲,还要对其他动物甚至无生命的物体慈悲。孔子有个学生,在家砍柴的时候,每次只砍那些枯树枝,连活着的树枝都不忍心砍下来,所以孔子很赞赏他,这就是“仁”。仁者爱人,仁者惜物。

有这样的敏感、这样的慈悲,也就不容易发怒了。

《黄帝内经》讲到春季的时候,特别强调:“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春天是万物萌发的季节,草木抽枝、发叶、开花,各种动物也开始长身体、求偶、繁殖。此时将他们杀死,于心何忍?“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啊,你杀死的可能不仅是一条生命。这就是“生而勿杀”。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是一个美好的开端。如果你给谁一斤种子,他可能要拿去播种;如果你给谁一笔钱,他可能要用来作本钱,为全年的经营预算;如果你给谁一次机会,他会用尽全力去做;如果你给谁一些鼓励或奖赏,这可能会成为他全年的动力……此时如果把那些给出去的东西又从人家手里夺回来,或者对人进行刑法,打击人家,那太残忍了!人家一年的希望可能因此而被断送掉!这就是“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就是仁的表现,春天的景象让人产生特殊的敏感,从而容易接受这种观念。所以春天是培养人的慈悲之心和仁爱之心的最佳季节。

无视生命的苦痛 源于心灵的麻木不仁
我们都是地球家园的同胞手足,我们的内心不可以缺了慈悲

0-18岁,是人生的春天,是培养人的慈悲之心的最佳季节。看一个小孩,如何知道他今后有没有出息?不是看他能背多少唐诗、会说多少英语,也不是看他语文数学考多少分,而是看他的慈悲心。家长如果发现小孩性格中有残忍的因素,比如喜欢无故虐待小动物,甚至喜欢打架、喜欢看电影电视中杀人的血腥的场面,一定要非常小心!这都是缺少慈悲之心的表现,这对小孩以后的人格发展是很不利的,对他的健康和事业都有影响。

在人体那么多器官中,唯有心是有灵的,可以唤醒的只有心。我们不能对着偏瘫的大腿或麻木的胳膊说:“你太不像话了,你怎么能这样呢?!”它们听不懂。但不用灰心,心麻木了尚且可以唤醒,何况身体。身体不能直接唤醒,但是可以通过心去唤醒。那么,让我们唤醒心中的慈悲和敏感,让心这个“君主之官”发号施令,去唤醒麻木了的身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薄拘罗尊者的五不死报

薄拘罗是梵语,译为善容,言其这位尊者的相貌非常好;...

达真堪布:如何对待店里的老鼠

问: 家里开小店,招老鼠,已经繁殖很多了。不能杀,...

饮食为止饥渴,莫贪图美味佳肴

蕅益大师在《示养德》中云:衣取蔽形,莫贪齐整;食取...

那只蹒跚行走的无头龟

在这个世界上,死亡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威胁与恐怖,无...

【推荐】吃得不得法,素食不一定能带来好处

素食并不必然成为健康饮食。吃素同样有营养平衡问题,...

小牛救母口吞杀刀 孝心打动屠户养牛到老

能海上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是讲到父母的恩德。同样也...

吃素要从何入手

我知道有不少朋友从心里面觉得吃素才是正确的生活方式...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心性是同...

为什么身体是最大的谎言

为什么说身体是最大的谎言?因为身体仅仅是灵魂的载体...

一念决定往生的信愿,才能感佛接引

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

修行是注重形式还是不注重形式呢

问: 师父,修行是注重形式重要,还是不注重形式重要...

浅说佛教生财及理财之道

中国人近年在海外对奢侈品的购买力惊人,根据汇丰银行...

你不发愿的话,修行就会进进退退

问: 请问一下:师父提到第七意识对过去没有兴趣,对未...

人与人之间要用爱语来摄受

大家在家庭里,夫妻之间、儿女之间、父母之间要互让互...

对逆境的反应和处理方式

快乐的人与忧郁的人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对逆境的反应和...

修行中断的原因何在

一是环境关系中断,假使这个地方打仗了,你要搬了;或...

佛的九大象征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印度,是迦毗罗卫国释迦...

善良不仅是美德,而且是护身符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中...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简析

普贤大士之德集中就体现在他的十大愿王。在《普贤行愿...

净土法门的真实大利

到底这部《阿弥陀经》讲的利,利在什么地方啊?我们有...

你为什么要学佛

说起刘宏来,大家都很羡慕。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银行工作...

在家人是否比出家人更能利益众生

问: 我认为我们修行实际上是修心的过程,要在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