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佛的九大象征

2011/06/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印度,是迦毗罗卫国释迦族的王太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立。佛教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传人中国。佛教分北传、.南传两种。北传佛教为大乘佛教。主要流行于印度、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南传佛教为小乘佛教,主要流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尽管世界各国的佛教,因地域不同各具地方民族特色,但却拥有共同的佛的九大象征。

1、塔

梵语为SIupa,原为安置佛菩萨、祖师、高僧遗骨,作为供奉礼拜之用的一种坟墓建筑。现在成了象征佛教的一种建筑物。究其根源,塔的建筑可以溯至佛陀。传说佛陀涅檠后,他的须、发、舍利子等均由国王大臣收取,开建塔供奉。据佛经记载,建造塔有三层意思,一表人胜;二为起信;三为报恩。并为后世佛教徒沿用。建造各种各样的塔,以珍藏大德高僧生身舍利或经卷等。久而久之,塔式建筑就成了佛教建筑的典型象征了。

2、法 轮

法 轮的梵语为Dharmacakra,,是佛教诸多象征物中最有代表性的象征物,它也是佛陀所说教法的象征。所谓 “轮”,原本是古印度的战车,据说能席卷战场之敌,可见其威力之大。佛教取其摧破、圆满等义,象征佛陀教法所具有的窟义:(1)摧破众生之烦恼;(2)辗转不停,不滞于—人一处; (3)圆满无缺。因此,佛教称弘法为“转轮”,的象征,并且,在印度的国旗中至今保留着法 轮图案。

3、莲花

莲花是佛教典型的象征物。莲花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晶质,有香、净、柔软、可爱的四德,故佛教常以莲花来比喻法界的清净。又莲花妙香广布,令见闻者喜悦、吉详,故,诸佛、菩萨大多以莲花为座。如西方极乐世界之王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都坐在宝莲花上;佛教密宗中,以莲花比喻人的肉团心,表示众生本来具足之心莲。经常观想莲花可使人清净光明,所以莲花历来受到佛教徒们的珍视。

4、光相

人们常常在佛、菩萨造像上看到一轮圆环形的美丽光环,这就是光相。它象征着佛、菩萨的智慧之光。这种光明可以遍照一切而无所障碍。光相一般分为头光和身光两种。头光是发自眉间的白毫光,或头顶周围所发的圆光;而身光则是全身周围放出的毫光。

5、卍字

是古印度表示吉祥、圆满、清静的符号,它也是人们最常见的佛教象征之一。印度教中以此象征湿婆神与毗湿奴神胸前的旋毛;在佛教中,是佛陀的胸、手足、头发等处所显现之相,这标记武则天将其定音为“万”;意为太阳光芒四射或燃烧的火。后来作为佛教吉祥的标记,以表示吉祥万德。佛教的标志也往往以法轮表示。因为佛之法论如车轮辗转可摧破众生烦恼。

6、念珠

是佛教徒念佛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之一,今已普遍成为佛教徒表示身份的标志。念珠因其颗粒数目不同,象征的意义也有所不同。如108颗念珠,即象征对治108种烦恼。一般信徒多用18颗手珠,称罗汉珠。

7、菩提树

释迦牟尼当年就是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修行佛道的。于是,菩提树就成下佛教关于“觉悟”、 ”成道”理想境界的象征。因此菩提树被佛教徒尊为圣树,至今许多寺庙仍种植这种树。

8、曼陀罗

是以佛陀跌坐金刚座、菩提座上觉悟为主题所绘画的一种图案,用来表现大乘佛教“一即—切,一切即一”的思想。一般意义上的曼陀罗是“道场”的意思。但在密宗当中,曼陀罗则有多种象征意义:佛觉悟的境界;观想的界;以图像绘出佛菩萨布阵的情形,作为修行密法时观想的对象。

9、六色旗

据佛典记载,释迦牟尼成道时,圣体曾放出红、黄、橙、白、蓝及五色混合色。基于这一佛教界普遍性信仰。1952年在日本召开的世界佛教徒联合会第二次大会,决定将六色旗作为今后世界佛教信仰的一大象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否有联系和区别

问: 请问师父,我们在经典中常常可以读到南无阿弥陀...

释尊舍寿留寿的甚深含义

释尊八十岁时在拘尸那迦入灭,这是历史的事实。然而关...

星云大师《佛陀的教育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感谢佛陀的慈光,十几年来...

「悲」的三种含义

「释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字。「释迦牟尼」...

弘一大师《泉州开元慈儿院讲录》

我到闽南,已有十年,来到贵院,也有好几回,一回到院...

为什么这七尊佛常常被放在一起

我们常会讲到过去七佛。这七尊佛是指现在贤劫已经出现...

佛为生父宣说佛法

有一日,世尊开示说:如来在世间度化众生,有五件事必...

佛陀从他的娶妻生子当中悟到了什么

这一科讲到教主略史,就是我们介绍释迦牟尼佛一生简略...

水陆法会八天七夜在做什么

每逢农历七月,许多佛寺都会举办水陆法会。那么什么是...

五戒表解

杀戒 释名 断命曰杀,有情曰生。...

丛林四十八单执事

丛林中除设方丈和尚作为僧团的首领之外,还设有四大班...

理解劫运的概念

劫是梵文劫波的简略。劫波,翻译成中文叫时分,是一种...

四谛

1、苦谛。 苦是受逼迫苦恼之意,主要指三界生死轮回的...

世间有这四种人

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时,有一...

离四相修一切善法即得菩提

离四相修一切善法即得菩提,成就佛果。佛乃离相修善之...

圆瑛法师:多念几声佛

大凡人之修行与不修行,就在身、口、意三业分别。若身...

说闲话之害

闲话,既曰闲话,有时是一种废话、空话、谎话,甚至是...

学佛就是要出离苦恼

现在常有很多人来找师父开示,我问开示什么?他说他要...

看清内心的种种烦恼

人有种种烦恼,烦就是烦闷、烦扰;恼是恼乱、热恼。烦...

印光大师开示如何面对流行瘟疫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悲...

太虚大师《往生安乐土法门略说》

一、信 念阿弥陀佛往生安乐世界一法门,约之不出信、愿...

证严法师:时时心存善念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一份很清净的本性,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