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在家人是否比出家人更能利益众生

如瑞法师  2016/08/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我认为我们修行实际上是修心的过程,要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去培养自己的心力。心中有佛,自己的心就是修行的道场。把佛法真正地实践于生活,利益于一切可接受我们帮助的众生,实际就是修行的运用。那么,修行人出家和在家有什么区别呢?如果在家修行,不是能更好地利益众生吗?那么,修行人家和在有什么区别呢?如果在家修行,不是能更好的利益众生吗?

如瑞法师答:首先,出家在家的外在形象不同。

在家:印度俗人喜欢穿白色的衣服,在家人通常用“白衣”作为代称。而现代社会,在家人非常自由,可以随国家、民族、身份、场合、性别、 环境等各种因素来着衣,并不单局一种颜色。

出家: 出家佛弟子的形象是剃除须发,身着袈裟。因为所着衣都要染成坏色(青、黑、木兰色),故又称“缁衣”。

无论出家在家都可以成就佛心,但因形象不同,作用也不同。出家是师位,法赖僧弘,可以代表三宝。律中有讲,打犯戒比丘,如同出十万亿佛身的血,罪过是很大的,原因就是通坏三宝。因此,大居士不言僧过。出家人犯戒自有犯戒的果报,但其形象就能亲起大用,这是在家人无法相比的。莲池大师曾说:“最胜儿出家好,出家二字人知少……”

其次,出家在家内在的差别就在于戒律。

因为受持的戒越多、越精严,解脱得就越快。从最初的三归开始,我们作为佛弟子,次第进入,先受五戒,以自调伏。逐渐地,信乐增加,才求出家,增受十戒。继续转深,再受具足戒等。这样,便能次第获得法味,志向坚固,不可毁坏。“如游大海,渐渐深入。入佛法海,亦复如是。”扩而言之,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这也是出家的功德殊胜之处。

佛在《涅槃经》中说:“居家迫窄,犹如牢狱,一切烦恼,因之而生。”

现代人虽然物质生活越来越优越,但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苦恼。从社会到家庭,上下级、同事、父母、夫妻、子女等各种关系,家庭琐事、感情纠缠、情爱烦恼,将人们层层笼罩着,逃不出来,难以解除内心的各种烦恼。因此,若不知修行,生生世世在爱欲苦海中挣扎、轮回,永远被恶法所染污,无法出离。

《涅槃经》中佛又说:“出家宽广,犹如虚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长。” 出家修行的范围极其宽广,所有一切善法,都因为出家修道而得以增长。出家无家处处家,出家无家以大家为家,出家可以说是一种彻底地奉献!出家人辞亲割爱,放下五欲,剃除须发,三衣一钵走天涯,我看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实在需要大丈夫气概!

既然因缘不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有条件舍弃家庭出家修行的,所以世尊种种方便,告诉我们在家修行的方法。出家要承担住持正法的责任,在家要承当护法的责任。佛法的大厦须出家和在家众共同撑持,这就少不了在家菩萨。

现在,约“出家、在家”,望“身、心”,可以作四句:

一、心出家,身不出家

《维摩诘经》中佛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名出家。”因此,身虽在家,但是,能够发出离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这就是身未出家而心出家、在家精进修行的居士。

二、身出家,心不出家

身虽出家,剃除须发、披上袈裟、外现僧相,而心里面仍然想着俗事,每日为了名闻利养奔波劳累,不按世尊的教诲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如此蹉跎岁月,岂非入宝山却空手而回?

三、心未出家、身也未出家

身体与内心都没有出家,就是《大智度论》中佛所呵责的“愚痴人、业障深重人、福薄慧浅人。”不懂利用这宝贵的暇满人身来修出离法。

四、心出家,身亦出家

此等既外现僧相,内发无上菩提道心,对佛说的圣教刻苦精修、自利利他,又能够勇敢荷担如来家业,发心广度众生。“高洁尊严人天师,如来亲子不自弃”,这样的出家人才是最上等的出家人。

出家是一件非常殊胜的事,三世诸佛最后身,都是示现出家相成就佛道。不管我们现在是否具足出家的条件,各位都要发出家的好愿。即使今生不能够如愿出家,也要为来世种下出家修道的因种。

如佛世证得阿罗汉果的莲花色比丘尼,常劝妇女出家。人们害怕出家受戒难持,会破戒堕地狱,她就说:“堕就任他堕,还是比没有出家的人解脱快。想我过去生中,曾为戏女,因为演戏穿袈裟,由此种下善根。到迦叶佛的时候,得以出家修道。虽然因破戒堕落地狱,但现在出离。正值释迦佛出世,可以遇佛闻法出家,终究获得解脱。”

又如佛世时,有一喝醉酒的婆罗门,到佛所求剃度出家。佛就让阿难赶紧给他剃头。当他酒醒以后,就还俗回家了。有的比丘请问世尊:为什么还给这样的人剃度呢?佛就开示出家的殊胜功德,因说偈云:

“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鹄能远飞。在家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佛教僧伽的十无思想》

各位新戒同学们: 我们在俗家时,过的是红尘的生活;...

遁入空门的四位女明星

一、陈晓旭 只要提到林妹妹,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陈...

如何择法择师

问: 如何择法择师? 智慧法师答: 《瑜伽师地论》里...

佛预言出家人容易得两种「恶疮」

《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又出家人有二痈疮,何谓为二...

出家真正的利益在哪里

原文: 古德云:最胜儿,出家好。俗有恒言曰:一子出家...

虚空藏菩萨名号的利益

第一:可以往生净土 第二:可以消灾避难 第三:现获大...

深积善缘,普劝往生

对一切众生跟我们有恩德的,哪怕是给过我们吃一顿饭的...

十念法费时短,而所得功德却无尽大

【原文】 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用之间...

如何把佛法精神用在职场或生活

末法时期,天下灾难频传。天地失调起源于人不断的追求...

我们的人生,一句话就可以说完

我们的人生,只有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了来无所从,去无所...

六种不良情绪让健康亮红灯

负面情绪一:承受压力 经常承受压力,也就是忍受慢性...

百蔬之首——白菜

白菜是中国的特产,古时称菘,到宋代才改称白菜,在我...

所有的殃灾祸福都不是无因的

娑婆世界的众生造作杀、盗、淫、妄、酒等五恶之因,就...

善择正法

当摩竭提国的频婆娑罗王得知佛陀来到善住天寺祠祀林中...

最难的是了生死

我说几个例子。一个例子是:儿子遇到难了,是被冤枉了...

《善生经》对幸福人生的启示

家庭有四种伦理,一种是父母与子女的伦理,一种是夫妻...

他的身业全都倒向了世间的事情

又真实有二种:一者,自利真实;二者,利他真实。言自...

27件会让自己开心的事

引导语: 人们看惯了日升月落,春秋代序;习惯了一年...

什么人才有资格出家

去年,学院安排我负责2013年秋季招生工作,把我的名字...

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

星云大师《如何教育子女》

父母,除了教育子女以外,还要对子女未来前途有一番帮...

具足四种力量才能真正的忏悔

忏悔是我们修行的人自净身心、明心见性的一个最初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