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拍摄佛像的照片要注意些什么

2020/11/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拍摄佛像的照片要注意些什么

分清是否禁止拍摄

部分佛教寺院会在寺内或佛像附近提示,请勿拍照或请勿使用闪光灯,那么就应该配合相关规定。因为,有些佛像可能属于保护文物,或者为保护佛像的表面或壁画的色彩,而禁止拍摄或使用闪光灯。

以恭敬心来拍摄

对于没有提示禁止拍摄的寺院,在拍照时也应注意,持恭敬心进行拍摄。尤其是对着佛菩萨圣像,应尽量保持佛像的完整,尤其是面部和头部。要完整拍摄进画面中,并注意构图的比例协调,以保持佛像的庄严为原则。

寺院是正规的宗教场所,进入寺院不能高声喧哗,也要举止有礼。如果想和佛菩萨圣像合照,要注意动作的谦恭得体,勿搞笑,勿戏谑。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法师不是模特儿。在寺院的参访和游览时遇到法师,切勿提起相机或手机,正对着法师一顿猛拍,或是拉住法师要求做某些动作配合拍照……

不要对法师抱着猎奇的心态,虽然是出家人的身份,但法师也有肖像权,也可以拒绝被拍摄。这并非法师不慈悲,在被“突然袭击”或随意抓拍的瞬间,法师的表情、动作都可能走样。然而一个出家人的照片,在外界的眼里不仅仅代表他自己,更代表着僧团的整体形象。

佛像不是一般的艺术品

虽然说塑造出来的佛像不等于诸佛菩萨本身,但佛教造像的初衷是为了适应众生的根机和需要,佛陀涅槃后,绝大部分佛弟子还是需要有一个瞻仰的圣像,既是对初学者的方便接引,也有助于巩固修学信心。

历代的能工巧匠和画师们,用他们恭敬、虔诚和高超的技艺,塑造、雕刻、绘画出的佛像的确很美,但是,佛教造像的核心功能并不是为了让人“欣赏”。佛像不是一般的艺术品。因而,不能仅以美观而随意想象,不搞花俏热闹,不追逐流行,不标新立异。

历代的诸佛菩萨塑像、绘画,除历史原因损毁外,造像之时都是全身完整呈现的。在《造像量度经》中,对佛像上半身与下半身的长度比例、面部五官、手部的动作甚至手指长短比例、肩头是否圆满、足底的形态等等,也都有详细的规则。造像出现严重失误,还会产生一些相应的因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竭诚方获实益论讲记

分二:一、世法上竭诚方获实益 二、佛法上竭诚方获实...

有恭敬心与信心才能得佛法利益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善星比丘是佛的侍者,服侍佛二...

女众入寺应注意的事项

梵语优婆夷,中文意译为清信女,即在家学佛的女众。不...

古代高僧的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之一,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论...

佛为迦叶尊者让半座

凡夫无不好胜好进,不知以退为进也。迦叶愿居人后,不...

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

佛教徒为何要跪拜

有些人看到佛教徒顶礼上师和佛、法、僧三宝,会提出问...

能把自身看轻事情看开,办道就容易了

办道这一法,说难也难,说易亦易,难与不难是对待法。...

检验是不是富豪的几个要素

人类更容易发出大愿:我想利益六道一切如母有情众生,...

在生活中感受和体会无常无我

当提起无常时,总会觉得离我们很远,有一些距离感,只...

控制嗔恨心的方法

一、剿灭嗔恨,当务之急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贪、嗔...

别有那么多的怨气

我们学佛后,要慢慢地调服自己的心,学会心平气和去体...

证严法师《生死自在处红尘》

有一次我到慈济医院探视病患时,有位护士小姐跟过来说...

「朝三暮四」成语的由来

给大家讲个朝三暮四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有个宋国人,...

一切皆会舍离

有一天,佛陀和阿难尊者在前往娑扫国城托钵的途中,看...

礼佛三拜之含义

礼佛三拜之含义: (1)折伏骄慢心(2)见贤思齐(3)...

【推荐】身体24小时的使用手册

1:00 人体进入浅睡阶段,易醒。此时头脑较清楚,熬夜...

八万四千法门怎么来的

在你的生活当中要这样锻炼,你的烦恼就会逐渐减轻,待...

大唐慈恩法师《出家箴》

舍家出家何所以,稽首空王求出离。 三师七证定初机,剃...

李连杰:懂得珍惜每一天

秋高气爽,李连杰来到龙泉湖参加慈诚罗珠堪布主持的放...

善生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