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朝三暮四」成语的由来

如瑞法师  2015/06/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朝三暮四」成语的由来

给大家讲个“朝三暮四”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有个宋国人,养了一群猴子。猴子们特别聪明,可以帮他干一些活。但遇上饥荒年了,没那么多东西给猴子吃。养猴子的人就对猴子们说:现在闹饥荒,只有榛子给你们吃,每天七颗,早晨四粒,晚上三粒,这样就可以度过饥谨年了。于是来给猴子们分配食物,但猴子们躁动不安,表示抗拒。这个人就想:这样交代不了,但也没更多的东西给它们吃啊。他特别聪明,想了一个办法,说:“这样吧。早晨四粒,晚上三粒满足不了你们,那就早上三粒,晚上四粒。”他这样去分,猴子们就都满意了。

这就是“朝三暮四”这个成语的由来。

从这个寓言当中,我们能体会到:众生都是喜欢加法的,今天有了还不够,明天还希望再增加,一天要比一天增加。但修行人,恰恰相反,我们都是希望减少的。东西越少越好,烦恼越少越好……我们刚出家的时候,老法师就谆谆教诲我们说:“我们修行人,就是要学减法。天天要减少习气毛病的。”所以说到修行,说难也不难,因为我们无非是要去除自己不合理的习气毛病,学会不要被物所转,被境所惑。我们比较钝根一点的,最好立个目标:今年一年,要改掉几条毛病,这一个月要试着对治哪些习气。

佛在《法句经》里说:

不观他人过,不观作不作。

但观自身行,作也与未作。

在《四分比丘尼戒本》七佛略教诫中,拘留孙佛的教诫偈也有说,虽说法略有不同,但意义相同:

譬如蜂采花,不坏色与香。

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

不违逆他事,不观作不作。

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

所以,我经常鼓励那些初学者说:当你勇敢的剃发染衣,搭上袈裟,准备要走这条修道之路的时候,就要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我一定要做一个好佛子,做一个好出家人。不断的纠正自己的习气毛病,让我的身行,要安住于佛法的正道上。让这颗心慢慢得到净化。

我们翻开佛的经典,看看每尊佛的教诫,无非都是告诉我们,修行一定要落实在实处,用佛的法,不断地改变自己。如果只是知道了,不认真的去修是没用的。

就如拘留孙佛的这两首偈,如果我们去认真地思惟,认真地修。慢慢就能让自己的行为和心地纯真。得到修道的利益。

希望各位,好好地检点一番自己,看看我是不是把所学所闻的佛法都落实在修行当中了。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忙碌的在家人应如何修学佛法

问: 法师慈悲,请问对生活忙碌,想发心修行的在家人...

日常修行的七法

自古以来,百姓将每日的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称作开门...

念佛法门的五个要诀

憨山大师:此种法门:第一要决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

找到一切痛苦的根源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批注上说:一个菩萨...

修持佛法的21种徒劳

莲花生大士说:当修持佛法时,有二十一种徒劳: 若你不...

慧律法师《熏染佛心》

念佛人身心性命完全归付于弥陀。 也就是说,人是非常...

明影法师的的学修经历

我学佛20多年了,从1993年的下半年开始,基本上是全身...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更适合个人修行对吗

问: 大家都觉得六祖慧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

遭遇人生逆境后,应该如何度过

问: 一个人遭遇人生逆境后,一般都会怨天尤人,难以...

如何面对人生毁誉得失而不动心

我们每天打开报章、杂志,可见舆论纷纭,人生百态,大...

面相与心态健康有关

人的面相,与心态及健康状态有关: 心情愉快,性格开朗...

禅宗与牛的因缘

在佛教中,牛是十分高贵的动物,具足威仪与德行。《胜...

益西彭措堪布《莲宗故事》

(一) 这次我要讲的专题是《莲宗故事》。首先讲清朝...

人生有无量的可能性

所以蕅益大师他讲一个观念很不错,他说没有实体,你要...

什么是轮回的因果相

问: 什么是众生轮回的因相、果相? 济群法师答: 因...

你不能养我一辈子,为何从小对我那么娇惯?

前些天电视中有一则新闻:一个妈妈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

星云大师《夫妇相处之道》

随着佛教徒人口的增加,近年来有一些年轻的男女,到寺庙...

当嗔恨心即将生起时

当嗔恨心即将生起时,不妨先问问自己,对方引起我嗔恨...

宋代高僧遵式法师

几乎每一位高僧大德,常讲到说他的弘化事业,能够教化...

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习禅宗求得明心见性吗

问: 是不是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习禅宗求得明心见性?...

每天十分钟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总是让许多父母措手不及。其实只要每天都用...

如何才算是真正的供养如来

现在,有不少信佛的人,捐了很多很多钱,给寺院和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