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当嗔恨心即将生起时

2013/04/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当嗔恨心即将生起时

当嗔恨心即将生起时,不妨先问问自己,对方引起我嗔恨的原因是什么?若是不守受信用,我自己之前所作所为全部都“言必行,行必果”吗?是否100%守信用呢?若是偷盗,我之前是否做过类似的事情呢?我使用的每一个软件都是正版的吗?我是否没有经过别人许可而使用过别人的物品呢?总之,别人犯过的错误我们之前一丁点都没有犯吗?若犯了,我能原谅自己,为什么不能原谅别人呢?

当嗔恨心即将生起时,其实正是一个修行忍辱的大好机会!据说阿底峡尊者当年被西藏国王恭请入藏弘法。他到西藏后,上至国王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对他恭敬有加,他根本无辱可修。为此他特意买了一只猴子带在身边,他和别人谈话也好,吃饭也好,这只猴子随时随地骑在他头上,挠他脖子,扯他衣服,跳到桌上,撕他刚写好的经书……不管怎样,阿底峡尊者都不动声色,以此修忍辱之功。所以当你实在忍不下去的时候,就把对方当做是阿底峡尊者的猴子好了,看他咆哮好比猴子在吱吱叫,看他捣鬼当做猴子的上串下跳,都是来磨练自己的心性的。

当嗔恨心即将生起时,我们应该立即想到,嗔恨对我们自己的身体会有严重影响。一位美国科学家发现,把人呼出的气体输入一种液体中,人平静时液体无明显变化,伤心时则会产生白色沉淀,而生气时液体会变得浑浊不清。一个人如果生五分钟的气,不亚于两公里长跑所消耗的体能。科学家因此得出结论,人很大程度上不是老死的,而是被气死的,由此可见生气对我们的危害。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应该生气吗?

当嗔恨心即将生起时,我们当立即想到,我们的不如意是不是很多众生都有过呢?我们之前或之后是不是还会遇到类似的不如意呢?我们是否还应该贪恋这个五欲六尘的世界呢?我们是否借此生起一点出离心呢?我们是否应该感谢这些不如意的人不如意的事让我们生起出离心呢?

当嗔恨心即将生起时,我们应该立即思维自己嗔恨的对象究竟是谁。一切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我们为什么不能原谅一次曾经的父母呢?

当嗔恨心即将生起时,恰恰说明我们有所执着,执着于自己的利益或感受。我是真实存在的吗?我执在此时不断何时断呢?

当嗔恨心即将生起时,我们当立即明白,这种引起嗔恨心的不如意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业障,若没有这些逆境和不如意,我们的业障还在潜伏着,未来会伺机出动制造麻烦,我们应该正面积极地去看待这些不如意,转不如意为道用,感恩这些不如意。感恩心生起之时,嗔恨心自会无影无踪。

当嗔恨心即将生起时,我们当立即思维,嗔恨的我,嗔恨的事,嗔恨的对象他们都是永恒不变的吗?其实一切皆无常,我们何必为一个转瞬即逝的小事而耿耿于怀呢?我们何不更阳光更宽容地迎接下一个快乐或幸福呢?

当嗔恨心即将生起时,我们当立即思维,无始劫以来的“业力”和“习气”早已把我们灌得酩酊大醉,在清醒者看来,相互之间的矛盾、怨恨、纠纷和两个醉汉之间的胡言乱语、胡作非为有什么区别呢?因为我们都是贪嗔痴的受害者,每个人都不会故意犯错误,当同情和怜悯之心生起时,嗔恨心必定消失。

当嗔恨心即将生起时,只要我们立即生起上述任何一种思维,即可不偏离修行正道,将嗔恨转化为道用,从而使嗔恨产生功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阿修罗的生命状态与投胎业因

在地狱、畜生、饿鬼、人、阿修罗、天等六道轮回的众生...

什么时候可以面露金刚怒目之相

问: 师父曾于说法时开示:必要的时候可以面露金刚怒...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在此世间,每一个众生都在追求着安乐,为什么会不期而...

蔡礼旭老师:不接受孩子坏脾气的威胁

在家庭里谁当黑脸好,谁当白脸好?现在我以自己亲身的...

生气有用吗

某法师有一天由某一处所,正要开门出来,不料,迎面撞...

经云: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

嗔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

什么叫杀呢?断有情命,以嗔恨之心,来断绝有情众生的...

如何使情绪不被环境影响

问: 我平时看了很多佛教的哲学,对四法印也有一些了...

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

问: 请问师父,何谓一心归命,我们修行净土的行者,...

心量有多大,获得的能量就有多大

以宽容与忍让接纳对方的攻击,以微笑回应俗人的讽刺与...

平凡和平淡都是一种幸福

人生的路上,一路走来会遇上各种各样的人,真正能陪自...

寿刹那欺,身犹须臾质

我们的暇满人身确实非常难得,不管从闲暇还是圆满来进...

一心不乱须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往生

问: 为何忏公师父常常在佛七法会的时候,鼓励大家要证...

三种层次的念佛人

我们可以这样讲,从一种愿力来取代业力的角度,我们可...

圣严法师《为什么要生气》

佛法认为,「贪、瞋、痴」是我们人类的三种根本烦恼,...

【推荐】我们并没有比别人高多少

修慈悲忍辱的善行。瞋恚心有两种人,一种是放逸的人,...

佛教中的禁忌有哪些

佛陀临逝世时教导弟子们,在他去世以后要以戒为师。佛...

信愿的力量要敌过贪恋尘劳的爱力

只要将猛,不怕贼强。若果希求心切,系念心专,则贪恋...

找幸福快乐是向前走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幸福、快乐,没有...

《观无量寿佛经》图文解说

灵山嘉会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

为什么邪见的过失,比散动还严重

丑三、治失坏因 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随释此因...

佛陀时代在家学佛女众的模范人物

佛陀在世的时代,女子学佛而成为解脱圣者的,为数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