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念佛法门的五个要诀

益西彭措堪布  2017/0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念佛法门的五个要诀

憨山大师:此种法门:第一要决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三要随得缘,随缘即安命也;第四要认得真,即不惑也;第五要厌苦切,厌苦心切,则欲念自除,不退屈也。以此五诀,单持一念。

净土的念佛法门有五个要诀:

一是要决定志,一旦立定了往生净土的志愿后,再不改变。无论是什么境缘,什么法门,什么说法都无法改变,无论别人说得怎么天花乱坠,我此生往生净土的志愿是不会改变的,这个叫决定志。

其次要放得下,世间法、出世间法全部都放得下,然后这个心就安了,能够一心念阿弥陀佛。哪怕死,也是念这一句阿弥陀佛走的,放得下身家、活计、事业、名誉,什么都放得下。

第三要随得缘,这一世知道都是命里安排,业里注定,多少心里不计较的,总觉得应该的、自然的,就是如此的,这样不去强求,那就一念接一念念佛,很安心,很安乐的。

这一世就是随缘,有多吃多,有少吃少,有什么境缘都是自然的,不去勉强它,那么自己的心就全部安了,你命里该有财就有财,没有财就没有财,今天该吃什么,该做什么,都能随缘不勉强,这样心就安了,在这随缘安心中一句佛号就念得起。如果不随缘不安分,那一碰到境缘的时候,心就开始安不住了,因为感觉自己会失去吧,会得不到吧,要求什么吧等等,心就不安了,心不安,跑到境缘上,佛号就丢掉了。

第四要认得真,就是不迷惑,就是这一句佛号明明朗朗,认得这是真事,那心就不会被其它妄念所迷惑。这个就是真心。你真心念佛,心在佛上就不迷惑了,你要知道除了这句佛其它都靠不住,全是虚假的,无非是自己被妄想的幻影所骗,它指使着自己时喜时忧,患得患失,这就很可怜。所以一句佛号清清醒醒,不会颠倒迷惑,不会被现前的事缘、境相所迷惑,这就是认得真、不迷惑。

第五要厌苦切,想到这个轮回实在可怕,特别想脱离这里,到安乐之处。那么有这样的厌苦心,世间的境缘就诱惑不了你,没办法使你退屈,只有一心坚持求生净土。就像受苦深的人一心要出离苦一样,厌苦心切,欲念就能除掉,这样心就不退屈,会一直往西方的路线走。

如果保得这五个要诀,你再单提一句阿弥陀佛,那就即生超出生死,非常地简易平实,没有什么其它想法或计较分别,就这样平平实实,一念接一念。它就是无上法门,就能够念到业尽情空,念到心佛相应,念到自得心开,念到身心安稳、喜悦、清净、解脱、消业等等,因为一句佛里面无所不具,无德不含,所以念一句佛就能召来万德。如果自己的心真正铁了,一心一意靠定,那的确这一生就太幸福了,再没什么苦恼了,也没有什么前途的忧虑,那就准保稳稳当当地进入佛国净土,即生登不退,超凡入圣,之后圆成普贤行愿,决定是做佛去了。就像这样,真能够信受得了,用上这五个要点,就决定成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益西彭措堪布文章列表

修学净土法门要有大丈夫的气概

闻信净土来念佛的人真的很少,即便闻到了净土,念念佛...

大安法师:念佛就具足了六度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

【推荐】道证法师:六度总修?六度总休?

上广下钦老和尚有一句开示,很耐得我们去体会。他说:...

修净土法门勿废金刚经

勿废金刚经。 就是《金刚经》的诵持不可废止,意思是,...

达照法师:忆佛念佛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好的人品是无价的,是金钱买不到的

1982年,美国印第安纳州阿历山德亚市的比尔先生喜得贵...

念佛须发长远心决定心

念佛法门,最圆满最方便,大家要真信切愿修持念佛,不...

圣严法师《温柔对待亲爱的人》

对待家人,我们习惯成自然地不懂礼貌,不会温柔,不是...

以生死大事为急

省庵祖师曾经写一封信给茅静远居士,师对茅静远居士这...

在家居士修学佛法的必备资粮

在家居士在修学佛法的历程中,有一些必备的资粮,而首...

福能空罪,慧能破愚

每有久住丛林之人,未开佛法知识,未阅佛祖经典,一向...

念经总走神,如何克制不断升起的念头

问: 请问师父,念经时,比如念《金刚经》总会走神,...

大安法师:只拜西方三圣就行吗

问: 我的佛堂供有西方三圣外,还有药师佛和地藏菩萨...

生活中怎样做到闻思修并行

问: 在当下的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闻思修并行? 希阿荣...

修行不能离开善知识

有一次,尊者阿难从禅修中起来,去见佛陀报告他的心得...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原文】 有诵六祖偈云: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

如何忏悔以前的过失

问: 如何忏悔以前的过失? 慧律法师答: 你就记得,佛...

纵大祸临头,又有何畏惧

【原文】 当此危险世道,宜放开心胸眼界,努力修持净业...

孝道是什么,该如何弘扬孝道

问: 现在弘扬《弟子规》的朋友们也经常宣扬《二十四...

清明节如何为亡者超度

我们的大多数祖先在世时和临终时没有得到佛法的利益,...

惟贤长老《佛教哲学的现实意义》

一、现实的定义 现实的定义:顾名思义,现,就是现在...

为了自己而利用他人,这种想法特别不好

很多人有时候感到很无聊、很孤独,他们在心里产生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