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为了自己而利用他人,这种想法特别不好

慈成加参仁波切  2014/09/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为了自己而利用他人,这种想法特别不好

很多人有时候感到很无聊、很孤独,他们在心里产生各种烦恼的时候依靠喝酒、抽烟、开车出去玩的各种方法想解决这些烦恼,但这些方法不能究竟解决内心的问题。我们只会在烦恼出来的时候跟着烦恼走,然后依靠物质来解决问题,这些物质可以暂时解决一点点问题,自己当时觉得很快乐就认为自己已经解脱了,但是下一个问题又出来了,自己又没有办法解决。

所以,不管你是学佛的人还是不学佛的人,你的生活不能缺少智慧、不能缺少慈悲心。不管你是当官的人也好、做生意的人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乞丐也好、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人生中不能缺少的是什么呢?就是智慧和慈悲心,如果具足了这两个条件,我们在这个地球上才活的有意义,很快乐、很自在。

我们有时候有一些爱心、有一些慈悲心,但是它的范围很小很小,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心都是被烦恼所污染的,我们不愿意帮别人做事,不愿意替别人着想,因为我们这个自私自利的想法太强了。我们从无始以来到今天都有这个自私自利的想法,但是到现在还没有得到究竟的快乐,因为自私自利的智慧有限哪!

我们人和动物的差别是什么呢?并不是身体的大小和体力的强弱,而是人有判断能力,有不可思议的智慧,人和旁生的差别就是智慧的差别。

我们的心想要完全依靠物质来满足的话,那是满足不了的,心里的这些烦恼啊、嗔心啊、贪心啊要怎样解决呢?就是要通过佛法的智慧来调服内心的烦恼。内心的自在和快乐需要一个环境,那就是智慧和慈悲的环境。

我们来到这个地球上应该不是为自己活着,我是这么认为的,我觉得为众生活着是更快乐更自在的,这样更有意义。我们说为自己的国家做一点事是很有意义的,同样的,为一切有情众生做一些事,这是最大的智慧,没有智慧的话他不会这么去做,他只会考虑自己一个人。但是不管你怎么考虑自己的快乐和安全,你的这个人身到了该消失的那一天一样会消失。你的人身消失的这一天,你一辈子的劳累衰老,最后的结果什么都没有,你的这些钱财名声什么也带不走,这些在每个人面前都是有证据的,不是我们用佛法来哄大家。

我们已经劳累衰老到这个年龄了,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没有。想想,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啊?我个人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应该为众生多做点事。为了自己考虑得越多,你的亲朋好友就越少,这样你的因缘就越来越减少。如果我们是心有所求地为他做事,这是为了自己而利用他人,这样的心不真,这种想法特别不好,最后的结果是自己什么都得不到。如果我们为他人着想得越多,在为他人做事的过程当中可以开放我们的心。所以,我们可以从各方面来研究佛法的内容,在生活中调服自己的烦恼,增长自己的智慧,增长自己的慈悲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人生的意义何在

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个大问题。人从有生以来,很快的...

人生有三件大事不能等

人生有三不等,是哪三件大事不能等的呢? 一是贫穷不能...

【推荐】品茶

一位屡遭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陀山普济寺,慕名...

【推荐】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必有容,德乃大, 做人一定要心胸开阔,涵容一切,才能...

人生如梦

人生如梦,转眼间就是几十年, 悲剧也好,喜剧也好,...

人生在世,为何当忍

关于忍,古人是很有研究的。譬如,小不忍则乱大谋,戒...

圣严法师《积极的人生观》

何谓积极?时时地生活于现在,不将生命的时光浪费在对...

【推荐】看起来像是在享受,其实并不快乐

我们明白了从自己的念头开始,也要懂得去规画自己的人...

施恩、受恩与报恩

在《佛本生故事》中有一则《樵夫与熊》的故事:有一个...

心强业重,得果报时那个势力就不同

讲一个例子给大家参考。佛在世时,另外一个护法叫作波...

心常觉照、不随妄转,你就成功了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内涵当中,不管你是修什么宗派,都有...

把「失去」当成习惯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

当众生得益的助手

他人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伸出援手给予帮助,使...

道生长老:终身受持法华经

终身受持法华经 道生长老终生受持《妙法莲华经》,并从...

障碍大乘的32种因缘与速得成就菩提的32种因缘

尔时,宝女白佛言:世尊,何障碍故,不令众生疾得大乘...

【推荐】称名供养礼拜地藏菩萨,求诸所愿速得满足

地藏菩萨常以不可思议禅定之力度化无量世界众生,满愿...

如何行走出家路

一、酸甜苦辣荣辱毁誉 要能苦、能乐,修道人要有苦时不...

文珠法师《正见与邪见》

见是见解,人的社会背景不同,民族意识不同,思想观念...

净界法师《佛教的忏悔法门》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阿弥陀佛。好,大家请放掌。 今...

神变月之殊胜

再说一件事,这是密法里有的,记起来就说,一会儿就忘...

道香应自苦修来,法远禅师的修行故事

写这个故事之前,踌躇了一下,因为这种故事不一定有人...

念佛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居士敬问:念佛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黄老居士:就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