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心强业重,得果报时那个势力就不同

净界法师  2020/1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心强业重,得果报时那个势力就不同

讲一个例子给大家参考。佛在世时,另外一个护法叫作波斯匿王。波斯匿王有三个公主,其中一个叫善光公主。她长得最庄严、最讨人喜欢、最有德行,也是波斯匿王三个女儿里最有名气的。

因为她长得庄严又善解人意,所以得到波斯匿王的宠爱。波斯匿王经常办完公事后,就到她的花园散散步,善光公主就陪他聊聊天。

有一天,波斯匿王处理完公事后,又到善光公主的花园里和她聊天。波斯匿王就说:“女儿啊!你长得这么庄严,受到别人的赞美,那是因为父王对你的疼爱,父王对你的加持。”

善光公主一般都是很随顺父王,但是突然间,她说了一句话:“父王,您这句话说得不对。我今生的安乐果报,是我过去的善业所感。”波斯匿王就不高兴地走掉了。

第二天他又提起了,他说:“你的善业是我加持你的。”结果善光公主的回答还是一样,她说:“这是我的善业所感。”连续三天都是这样回答,把波斯匿王激怒了。波斯匿王说:“好,我看是你的善业力量大,还是我国王的威德力量大。”

就叫侍从去街上找一个乞丐。找到以后,就跟他说:“我把女儿嫁给你,好不好?”乞丐说:“当然好啊!”善光公主就嫁给这个乞丐了。

嫁给乞丐以后,善光公主知命认命,安住道法的人跟一般人不一样,她对道法的胜解、皈依不会改变认知的。她嫁给乞丐以后,就问乞丐:“你家住哪里?”乞丐说:“我没有家,我做乞丐。”“那你以前小时候住哪里?”

乞丐说:“我们小时候,本来也是大富长者,后来发生了火灾,父母都死了,所以我们兄弟姊妹只好在外面流浪做乞丐了。”善光公主说:“好,那我们去你的老家看看。”乞丐就带了善光公主到他老家去看,一片荒野,那个房子烧得不能用了。善光公主说:“没关系,我们先安顿下来。”两个人就种种菜,种种田,开始过日子。

夫妇两人在种田时,锄头一铲下去,突然间“叩”一声,里面有东西,结果挖到了祖先留下的珍宝。乞丐把珍宝拿出来,盖了一座比善光公主以前住的宫殿还更大的宫殿,里面的设备更豪华。

波斯匿王当然一时赌气啦,气消了以后,就派人去打听一下现在公主过得怎么样。结果那个侍者一看,回来报告说:现在公主住的宫殿比以前的宫殿更漂亮。波斯匿王非常惊讶!领着他的侍从赶过来看。善光公主很欢喜地把她父王请进来。他一看:果然啊!里面的设备比以前更好。

这时波斯匿王就领着善光公主去见佛陀,请佛陀开示是什么因缘造成这个结果。佛陀说,善光公主是生生世世喜欢布施的,这种布施已经形成善根了。这是善念,胜解,对道法的胜解。

佛陀说,她今生的富贵,很重要的是其中一生,就是在释迦牟尼佛的上一尊佛——迦叶佛时代,佛陀有四大弟子,善光公主对四大弟子平均地供养。那时她是一个妇人,没有工作,她先生赚钱。她就把先生的钱,除了日常生活用的以外,拿一点钱去供养迦叶佛的四大弟子。

一开始她先生是反对的,说这个钱我们自己用就好,为什么要去供养修行者呢?但是善光公主再三地劝她先生,说我们应该去供养,来生才有富贵的果报。后来她先生就勉强同意了。

所以她得果报时,有决定跟不决定的差别。做太太的供养这个钱是哪里来的?先生赚的,所以当然她先生有一份。但是为什么得果报时,善光公主的果报是如此地坚定不可破坏?而这位男众乞丐一定要遇到善光公主,他的果报才会激发起来?因为他是被动式的,他布施时心力羸弱,没有强烈的布施心来引导。

所以,虽然他跟善光公主两个人同时布施,果报却不一样。就是两部同样的马车,一个是强壮的马在引导车子,一个是很瘦弱的、走得很慢的马在引导车子,所以业因的业力不一样。

诸位!你们会慢慢知道,明白道理再修习善法,跟没有明白道理是完全不一样。你说,你参加打佛七,会长打电话给你,不好意思才来参加,这也是善业,但是得果报的时候力量薄弱,因为你不好意思才来的。如果你主动积极,开了四五个小时的车来参加佛三,那就不一样了,这个佛号进入到你的心中,那就不一样了。

业力本身的形成是由心念主导的,心强业重,得果报时那个势力就不同。你看,她的父亲身为国王,都不能够障碍她的安乐果报,她的善业到这种程度,没有人可以去抗拒。她父亲把她嫁给了乞丐,她的福报照样显现出来。没有预期的,随便找一个乞丐,她的果报照样出来,谁都挡不了。因为她造业时,其心坚定,金刚不可破坏,她有强大的愿力。

所以,诸位要知道,业力的成就,一定要有心念的引导才能构成业力。你的心念就扮演着重要角色,决定它的强弱、它的方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钱是一味药

《全唐文》中收录了一篇唐人张说的奇文《钱本草》,全...

令心明记不忘为性

二别境五者:言念者,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

富贵虽乐,但一切无常

不管在任何时代,慈禧时代、宋美龄时代或是今天的时代...

为什么因果丝毫不爽,不能抵消

我们看,丝毫不爽。前面我们解释平等流类,佛教的因果...

做好事没得好报?

有时候表面上看是做好事没好报,做坏事反而好处多多,...

让你的生死业缘干干净净

一个清净的比丘跟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在乡间的小路走的...

五种慷慨布施,能得大福报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世尊...

心里只有目标

远在唐朝时期的一个寺院中,有个年轻的和尚因家中贫困...

人有志气,如树之有根

人有志气,如树之有根,它有生命力,它生生不息。而且...

你为什么不快乐

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过,幸福不...

喝豆浆的八大禁忌

1、忌不彻底煮开: 因为生豆浆里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

【推荐】人死后有三种力量决定他的去向

人当在出生的时候,就已决定了死亡的命运。所以,生的...

信佛的功利色彩很浓,该如何引导

问: 如今信佛的功利色彩很浓,该如何引导? 济群法师...

丈夫有婚外情该怎么办,是否可报复

问: 丈夫有了婚外情,妻子该怎么办,是否也可报复?...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信愿行三资粮中,愿是一个中间环节。当这种强烈的愿望...

贪心的代价

在舍卫城里有一名叫须项的婆罗门,十分擅于农事。他总...

改造贫穷为富贵的方法

1、忏悔自己过去身体、语言和心念上所造偷盗的罪业。...

在家居士修学佛法的必备资粮

在家居士在修学佛法的历程中,有一些必备的资粮,而首...

圣严法师:顺境与逆境

工作中难免有顺境、逆境,很多人都怕碰到逆境,觉得挫...

福能空罪,慧能破愚

每有久住丛林之人,未开佛法知识,未阅佛祖经典,一向...

「心与佛合」才是真正的善人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念经总走神,如何克制不断升起的念头

问: 请问师父,念经时,比如念《金刚经》总会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