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人死后有三种力量决定他的去向

2015/05/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死后有三种力量决定他的去向

人当在出生的时候,就已决定了死亡的命运。所以,生的情景未必可喜,死的情景也未必可哀。

以佛法来说,若不出离生死,都是可怜悯者!

因此,信佛学佛的人,平日所做的佛事,在临命终时最能得力。

平日修行有素,命终之后,必可出离生死的凡界,往生佛国的净土。

人死之后的去向,有三种力量来决定他的上升或下降:

1、随重,随着各自所造的善恶诸业中的最重大者,先去受报。

2、随习,随着各自平日最难革除的某种习气,先到同类相引的环境中去投生。

3、随念,随着各自临命终时的念头所归,而去受生六道或生佛国净土。

由于如此的原因,佛教主张人们应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应当革除不良的习气,应当着重平日的心念,乃至念念不忘佛法僧三宝,念念要将自己所作的一切功德作为往生佛国净土的资本和道粮。

学佛的工夫,主要是靠平时的修行,归依三宝,受持五戒,供养布施,礼忏诵经,救济贫病,造福社会。

假如平时没有进入佛法,临命终时尚有一个补救之道,那就是根据“随念往生”的道理,劝他一心念佛,劝他万念放下,切切不要怕死,切切不要贪恋家属亲友和产业财物,切切不要心慌意乱,应该一心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若已无力出声念,则在心中默念;他的亲属如果真的爱他,那就不可在他弥留之际放声大哭,那只有使他增加痛苦和下堕的可能;并且要劝大家陪伴念佛,使得临终之人的心念融洽于一片虔敬恳切的念佛声中。若能如此,死后当可往生佛国净土;若其寿数未尽,也能以此念佛功德使他早日康复、福寿增长。

人将命终,或坐或卧,侧卧仰卧,均以他自己感到舒适为宜。若已昏迷而尚未断气时,切勿因他有便溺沾身就给他洗澡或擦拭,以免增加他的痛苦嗔恼而影响到死后的去路。命终之后,鼻息虽断,只要尚存一丝暖气,他的神识仍未脱离肉体,故须经过八小时后才可为他浴身更衣。若用火化,最好是在经过二十四小时后。人死之后,若不超凡入圣,一般说来,便成了亡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接受或者抗拒,生活都会继续

有些事实显而易见,人们却总也认不清,比如说无常。常...

念无常,断烦恼

在另一次的集会中,佛陀勉励比丘们说: 「比丘们!多...

往生者病重时与命终之后助念有何区别

问: 请问助念的问题,往生者病重期间与命终之后助念...

外婆的往生纪实

我的外婆刘秀芝,山东省烟台人,今年93岁。外婆性格好...

【推荐】慧律法师《死亡的艺术》

前言 好生恶死乃人之常情。多数的人忌讳谈死,殊不知...

助念是往生最大的增上缘

弘一大师在《人生之最后》当中说道:吾人临命终时,乃...

识神随业走

《大智度论》里面有个偈子:鸟来入瓶中,以縠掩瓶口,...

感受痛苦和死亡的逼迫

你不能确定何时死去。虽然你拥有宝贵人身,但它全然是...

如何对治妄想和外界干扰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便不会妄上生妄。譬如小人撒赖...

从第八识而起,又汇聚到第八识里

【众生者。色受想行识五阴。众法相集而生也】。由色、...

生活中有哪些简便易行的布施方法呢

阿弥陀佛,大家好!上堂课我们学习到《吉祥经》正宗分...

学佛要先懂得佛教道理

我国有五大宗教,总的说都是劝人为善,大家都做好事。...

圣严法师《感动是化敌为友最好的方法》

在我所提倡的「心五四」运动中,「四感」是与人相处时...

纪念本焕长老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好好修行

眼里要有大众的影子,耳里要有大众的声音,心里要有大...

念佛功夫与往生的关系

一、念佛功夫与往生的关系: 阿弥陀经,所说简略。然生...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

这条讲的是不要张扬别人的短处,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

善导大师念佛偈

渐渐鸡皮鹤发,精神未免枯竭; 可怜老眼昏花,恰似浮云...

曾经的地狱漏网人,如今已是极乐大菩萨

故事根据《净土往生传》和《宋高僧传》整理 绘画:张瑞...

要想彩票中奖应念哪尊佛号

问: 请教您,彩票中五百万以上大奖,念哪尊佛或菩萨...

若能专一其心,感应道交就不可思议

我们拜佛的时候,必须要恭恭敬敬,不可以东看看、西看...

八岁的沙弥

很久以前,当时的印度由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所统治。有一...

淫词小说毒人,烈于蜜饯砒霜

三代而下,世多邪说。而邪说之最足以害人心世道者,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