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如何对治妄想和外界干扰

2014/05/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对治妄想和外界干扰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便不会妄上生妄。譬如小人撒赖,若主人不理,彼即无势可乘。若用刚法抵制,彼亦以刚法从事。若以柔法安慰,彼必谓主人怕他,又必益加决烈。二者皆损多而益少。只置之不见不闻,彼既无势可乘,只得逡巡而去。”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三·复温光熹居士书一》

这一段主要阐明了对治妄想之法,印祖以“小人撒赖”为喻,一语双关,为我等对治妄想和应对世事提供了良方。

于外境来看,修行人烦恼的导火线就是他人的干扰。若心生抵触之意,就会更加恼怒。印祖在这里开示的“只置之不见不闻”,实是最好的应对之法。

从前,《净土圣贤录》里有一则案例,有一位修行人在房间念佛的时候,不想被人打扰,他就经常把门反锁。外人来敲门时,发现门锁了,以为主人不在就自然会离去。久之,外界的干扰日渐减少。

若环境不允许,亦不能执著寂静之境,宜随遇而安。

“有习静者,独居一室,稍有人声,便以为碍。夫人声可禁也,鸦鹊噪于庭,则如之何?鸦鹊可驱也,虎豹啸于林,则如之何?虎豹犹可使猎人捕之也,风响水流、雷轰雨骤,则如之何?故曰:‘愚人除境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境。’欲除境,而境卒不可除,则道终不可学矣!或曰:‘世尊不知五百车声,盖禅定中事,非凡夫所能。’然则高凤读书,不知骤雨漂麦,当是时凤所入何定?不咎志之不坚,而嫌境之不寂,亦谬矣哉!”

---莲池大师《竹窗二笔》

于自心而言,很多念佛人最大的困扰就是妄念纷飞,其实有妄念是正常的,最大的障碍不是妄念,而是我们去执著它。要知,妄念是客,来无影,去无踪。放下念佛印光大师开示:“念佛极愿寂静,颇不合宜。有此厌喧之病,现已发现病相。若仍如此,久后则无可救药矣。当静闹一如。在静亦不怕闹来,在闹时我心仍静,而不生憎恶,则无惊厌魔事发生。”,即是回心转意之捷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

原文: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

对境炼心才是真修行

问: 弟子听过一个公案,有位修行人一直在山上闭关修...

执着时再来对治,已经太晚了

这个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

【推荐】不要被第二支毒箭所伤

昨晚正在给家里的花花草草重新安置一个小家,只听得客...

把一切想法都归到念佛当中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妄想杂念总是要琢磨,啊,我下...

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

观宗寺,除平常在讲课的时候,修一小时的止观外,每到...

只要话头得力,不拘动静,自然不被他转

问:古人云:参究,在搬柴运水行脚处参。今之学者,要...

妄念是业障重的一种表象

人如果业障重,妄念(杂念)就多,平时心浮气躁,不得...

惟贤长老《净土教与庄严国土》

一、净土教与净土宗 净土教的阐扬源自释迦牟尼佛。根...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

七种食物常吃不生病

一、莓 根据美国农业部研究表明,蓝莓是含抗氧化物质...

外在的困难是历练成长的助缘

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能离苦得乐...

是什么让中国人一脸愁容

中国人好像总是不快乐,学生抱怨作业多,白领抱怨工作...

只因众生有生死,佛才讲涅槃

华严五祖宗密大师在《圆觉经大疏》中说:以一切种智释...

没有钱也可以积累大福报

每个人,都想圆满自己的资粮,获得大的福报,可以做更...

有十种行持,可远离魔业的障碍和困扰

《八十华严》中说: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也就是...

朝山拜佛要达到两种作用

首先表扬一下小众,今天行堂的时候没有听到像昨天那样...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不同杂粮的滋补作用

我们都知道健康饮食不能长期只吃精粮,要适当搭配杂粮...

学佛越久,离佛就会越远吗

经常听说:信佛一年,佛在眼前;信佛两年,佛在身边,...

以何心称念观音菩萨可得感应

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中阿弥陀佛的二大胁侍菩萨之一,...

克林顿的「健康饮食经」

不久前,文汇报整版报道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如何通过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