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识神随业走

大安法师  2015/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识神随业走

《大智度论》里面有个偈子:鸟来入瓶中,以縠掩瓶口,縠穿鸟飞去,识神随业走。这个偈子用比喻的方式形象表达了“神识随业走”的情形。

瓶子比喻我们地水火风四大构成的色身。縠就是丝织品做的纱布,是瓶子的盖子,比喻我们的命根。命根表现为有呼吸、有暖气、有六识。鸟比喻第八识,也就是我们讲的神识,或者叫心识。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神识首先过来。神识怎么过来呢?是依托着前世的善业或者恶业来受报,感得这个业报的身。当父母交合,神识过来坐胎,这就比喻成鸟雀飞入到瓶子里面了。

入到瓶子里面后,被善恶业所系住,就类似于用罗纱把瓶口盖住了。我们的神识在身体里面,就像鸟关在瓶子里面。到了临命终时,神识就要离开身体。

投生的时候神识先来,死亡的时候神识最后走。神识一脱离开身体,就类似于罗纱被穿破,鸟就飞出来了。飞到哪去了呢?飞到业力最重的地方去,这叫“识神随业走”。

现在西方关于濒临死亡的体验研究,也逐步地跟佛教中关于生命深层次上的陈述接近。

我们中国大陆很多人对死亡一概不知,知识很空白,因此就非常恐惧死亡,不讨论这个问题。即使得了绝症,仍然回避死亡。但如果知道有轮回,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有死亡的,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房子住而已,换了一件衣服,一个皮袋而已。这样一想生命就会非常洒脱。

根据“神识随业走”的原理,我们知道最好的业既不是恶业也不是有漏善业,因为这都是轮回之业,在心理上都要拒绝。一个净业行人就是要以殷重心专修念佛法门,修净业。临命终时,心重业强,就一定能生净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佛以譬喻示比丘

有一天,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譬如有...

离开阿弥陀佛,难靠自力了生死

多生多劫我们负债负了众生的命债、情债、这个钱债,这...

究竟法

佛光禅师向学僧提一则公案道: 古时,人们大多用纸糊...

【推荐】第三世怨的结果

净土宗祖师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修行人没有对净土法门产...

痛苦是暂时的,希望永远存在

很多人都知道,世间是无常的,一切相皆会变化,我们真...

五苦章句经

世尊曰:三界、五道生死不绝,凡有五苦。何谓五苦?一...

宣化上人:六道轮回

我们人为何颠倒?即是无智慧。为何背觉合尘?也是因为...

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生命中一直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常...

可以把往生的希望寄托于临终的助念吗

问: 一些多年的念佛行人,对念佛往生依然没有信心,...

【推荐】做弥陀的使者

大家在劝进行者,做阿弥陀佛使者,帮助众生往生这一点...

生起厌离心,净业才容易成功

信、愿、行是修行净土三资粮,其中愿即厌离娑婆、欣求...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

印祖在讲到永明延寿大师《四料简》中的有禅无净土时,...

海涛法师《净土经典嘉言录》

一 1.阿弥陀佛,即法界藏身;极乐世界,即莲华藏海。...

布施的重点在于改造思想

所有经典的学习,是改造思考模式。我们尽量养成布施的...

我们为什么总会遇到各种不顺

我们为什么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顺利?遇到这样问题的...

佛弟子们都会问的27个问题

1、问:家人不支持,反对我学佛怎么办? 师答:那是你...

出家需要有大福报吗

《明史 太祖本纪》里记载: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

传喜法师:依教奉行是传递佛法最好的方法

请问修行是容易还是困难,是难还是易?难啊,不容易啊...

股市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这一段时间,不管是在微博还是微信,真可谓被这个股市...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古人说,教育,要从最基础的、最早的时候开始。 教妇初...

因果报应是自己的事

大修行者有大福报,大修行者有大功德。比如:一个修行...

洗钵去

唐代时,有参学禅法的僧人不远千里,来到河北赵州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