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净界法师  2020/10/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生命中一直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常常说“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那么这个业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么变化的?这个主题,我们需要探讨探讨。

我们先看第一科的业果自性。什么是业?什么是果?它的体性是什么?定义是什么?

《俱舍论》云:“造作名业。”又《成唯识论》云:“能感后有诸业为业。”是故“业”者,即吾人身口意所起之造作行为。此诸行为于现起时,能熏习第八识成善恶等诸种子,摄藏于第八识中,相续不断,待因缘成熟,能令有情众生,招感当来三界六道轮回之果报,是名为“业”。

这一段,我们把它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业的总说。

什么是业呢?在《俱舍论》上说,“造作名业。”简单地说,就是身口意的一种活动。只要我们是在静止的状态,就不能造业,但是只要你身体一个活动或者嘴巴讲一句话,乃至你念头一动,就形成一个业力了。身口意的一种造作的活动,就形成一种业的体性。

再看《成唯识论》。《成唯识论》是就着业的一种作用功能来安立。当业形成以后,有什么作用呢?它有一种力量来引导我们去招感“后有”,这个“后有”就是来世的果报。这种业力叫作业。

就是说,当我们创造一个身口意,比方说你拜八十八佛时,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意业的皈依,这个都是生灭法。可能你四十五分钟、一个小时,这个行为就消失了。但它真的消失了吗?没有消失,它以一种能量的方式、一种种子的方式储藏起来。所以它虽然有生灭无常相的空性相,但是它也有相续的功能。这种功能能够招感来生的果报,这个叫作业。

所以,业就是我们身口意所造作的一种行为,这个行为对我们生命会产生两个影响。就是从一种初期的影响形成一种种子,最终的影响就是显现果报。

我们先看,当我们做了一件事情在初期所产生的影响。

这个身口意的行为,在现起时即熏习第八识。这个第八识叫作业识或叫异熟识。就着它保存业力的角度叫“业识”;就着它显现果报这一块,我们叫“异熟识”。它有两种功能:储藏业力,显现果报。它能够把第八识熏习以后,形成善恶的种子,把它保存在第八识的仓库中,而且尽未来际,除非你忏悔,否则生生世世跟着你。

所以我们今天念了一句佛号,这个佛号不能马上表现出来。你说,欸,无量光,无量寿,但是我苦恼依旧。是的,因为业要变成果报,它第一道程序是先储藏起来。假设你临命终没有往生,这句佛号进入到你心中也不会失掉。

你到天上,它跟你到天上去;你到人间,它也跟你到人间;你到三恶道,它跟你到三恶道。所以即便你变成一个畜生,变成一只蚂蚁,你跟其他蚂蚁不一样,你是带有佛号种子的蚂蚁。以后从解脱的角度,你会比一般人更有机会解脱,因为你那句佛号是一种无量光、无量寿。

只要有因缘触动,你这只蚂蚁可能跑到一个地方去,听到佛号,触动你佛号的力量,你就马上跳出畜生道来。

所以这个业只要你作了,就永远不会消失掉。“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除非你证得空性,才能够把有漏的种子全部消灭掉。只要你还在凡夫位,只要你还没有了生死,这个业就生生世世跟着你了,这个就是业。因为它不是马上变成果报,它是形成一个种子、一种潜在的功能,保存在我们内心的深处。这是第一个,从初期来说它形成种子。

就着最终的作用来说,等到因缘成熟了,这个业力成熟了,被激发出来了,就使令我们去招感当来三界六道的果报,这个叫作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很简单,就是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

我们再看第七意识蕅祖的批注: 此之意根,从无始来,内...

梵天劝请佛陀说法的因缘

三千多年前的印度摩竭陀国,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善胜...

少一个念头,则少一个业,多一个解脱

对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功夫。平常就对任何事不挂...

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

一切佛法的基本原理缘起性空,或者叫性空缘起,也可以...

【推荐】每一句佛号都产生一种不退转的力量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

愿力可以超越业力

学佛是在心里,修行也是在心里。有违缘有障碍了,是因...

宣化上人:地狱是谁造成的呢

什么叫地狱呢?地狱是谁造成的呢?人间有监狱;地府里...

明海法师自述出家的心路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缘,看了一本介绍弘一...

善业和善念哪个重要

你们觉得善念比较重要还是善业比较重要?对你来生的影...

【推荐】人性总是十好不敌一缺

人性总是十好不敌一缺。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

宏海法师:佛法的时间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

人值得学习的十一种水特质

我们做人应该向水学习,因为水具备人类值得学习的十一...

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

为什么邪见的过失,比散动还严重

丑三、治失坏因 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随释此因...

好脸色是最难做到的孝道

《论语》里有个小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

南怀瑾: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

我学佛几十年,这里的同学都知道,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

只要念佛仰凭佛力,这块业障大石头就解决了

首先看第一愿 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

涅盘如熄火

古印度是个外道林立,思想发达的国家。有一天,一位异...

【推荐】12个经典禅意故事

【一】 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

心外有法,生死轮回;心外无法,生死永弃

夫不体道本。没溺生死。处胎卵湿化横竖飞沈之类。于中...

改变你一生的一百句至理明言

1.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2...

了解并管理这颗心

心既是痛苦的源泉,也是快乐的源泉。 我想大家应该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