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了解并管理这颗心

济群法师  2017/06/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了解并管理这颗心

心既是痛苦的源泉,也是快乐的源泉。

我想大家应该有这样的体会,当内心贪婪、仇恨、焦虑、恐惧、嫉妒、自私等负面心理产生活动时,不仅会使心痛苦纠结,甚至会使身体产生不良反应。只要这些心理得不到解决,问题将接踵而至,永无宁日。

同样还是这颗心,当它没有烦恼时,我们很容易开心。这个开心从哪里来?很多时候和物质条件没什么关系。就像佛菩萨的举身微笑,那种发自内心、遍布全身的欢喜,并不是因为得到什么,而是来自觉醒的心。佛法告诉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觉悟潜质,这个觉性会源源不断地带来快乐。

我曾说过佛教关于人生苦乐的认识。学佛者都知道,佛教说人生是苦。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完整,而是有特定对象的。也就是说,凡夫以迷惑和烦恼为基础的生命才是痛苦的。但对觉悟者来说,生命也是自由而欢喜的。因为惑业的背后还有觉性,一旦开启这个层面,生命就是无限的自在,无限的宁静,无限的喜悦。

这是生命的两个层面,是由内心两大阵营造就的。其中,良性心理是我们的朋友,会让生命得到提升,给人生带来幸福,给社会带来和谐。而负面心理则是我们的敌人,会不断制造痛苦和麻烦。

佛法认为,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这个自己,正是内心的烦恼。生活中一切痛苦,从自我折磨,到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乃至杀盗淫妄等犯罪现象,都是这个敌人造成的。从根本上说,人的两面性就是佛性和魔性。开启佛性,能让我们成就圆满的智慧和慈悲;而放任魔性,只能堕落恶道,长劫受苦。

所以,了解并管理这颗心,才是人生的头等大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看看这个苦难的人生,都觉悟念佛回归极乐吧

最近才慢慢的又体会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头所...

高登极乐,方为最上脱苦之道

原文: 然在凡夫地,未断惑业,纵生人天,终非究竟安隐...

离心之外,无别有法

问:世间染法,有贪瞋痴为所治;出世净法,有戒定慧为...

快乐健康常伴,穷一点又何妨

天堂的路有多远,我不知道。但我明白,我们每一个人都...

哥哥搜狐当老总,弟弟出家当和尚

哥哥张朝阳在美国读到博士,创建搜狐,在名利成功中迷...

弥勒菩萨的乐观精神

宽却肚皮需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需依分,纵...

圣严法师:随时要有面对无常的心里准备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有面对无常的心理准备,走完第一...

佛告诉你为何心静后智慧就来了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如何处理学佛与未学佛人之间的生活矛盾

问: 学佛与未学佛,生活观念有很大差别,甚至会出现...

济群法师《学佛释疑》

问:内心皈依三宝却不举行仪式,可以吗? 答:有些人...

济群法师:敢于审视传统佛教中的陈规陋习

核心提示: 济群法师出生于闽东,父母都是虔诚的佛教徒...

心,人生的导演

在人生舞台上,每个人都投入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起先...

李炳南老居士《当生成就之佛法》

甲、要觉悟现在的环境及将来的去路 一、人生逆境多 那...

白居易《八渐偈》

唐贞元十九年秋八月,有大师曰凝公,迁化于东部圣善寺...

辛苦操劳一辈子,到头来还是不快乐

很多人的问题都在于永远对自己不满意,不满意自己目前...

传喜法师:心灵之美伴终身

我们做人就像我们前面讲的,没有人邀请懵懵懂懂就来了...

改命不是靠捷径,而是修善因

他是善心,修的善业,才感得这个善的境界。如果生到非...

橘子皮的17种神奇用途

导语: 橘子好吃且营养丰富这你肯定知道,但是橘子皮...

行门宜专,解门宜广

我们中国佛教在二千多年的时间当中,的确是出了很多有...

该如何建立新的亲子关系和观念

问: 在这个变化的时代里,我们可否用佛教的义理和智...

如何布施给乞丐才能更完满

问: 说到财布施,我们到路边给乞丐布施,朋友说到那...

慧律法师《佛心慧语》

(一)自觉篇 ◆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