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行门宜专,解门宜广

净界法师  2016/10/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行门宜专,解门宜广

我们中国佛教在二千多年的时间当中,的确是出了很多有修有证的高僧大德,如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华严宗的法藏大师等。这些大师的出现,除了本身善根深厚外,还有一个极重要的影响,就是建立宗派。中国佛教的祖师把这种甚深广大的佛法,把它系统化。

譬如:天台宗有天台宗修学的道,华严宗有它的道。使令这个浩瀚的佛法,一个初学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根机,马上找到自己相应的法门,这当中减少很多摸索的时间。所以中国佛教宗派的建立,对佛教作出重大的贡献。

但是到了末流,特别是在宋朝以后,也出现了过失。而最重要的过失就是,也因为宗派的建立而产生了门户之见,使令后代子孙得少为足、画地自限。从今以后,学唯识的不再看天台的教理,学天台的不屑学唯识的教理,乃至净土宗的所有教理都不看,这样的一个结果,使令一个修学者的思想变得封闭。

我们都知道佛法的重点——行门宜专、解门宜广。你在教理上的封闭,你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很多障碍都没有办法突破。这个障碍就放在那个地方,减损我们很多前进的动力,我们虽然花很多的时间,但是我们的进步非常的少,因为我们的障碍没有消灭。

所以到了宋朝以后,强调宗派互相学习,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永明延寿大师,他提出了禅净双修,他说:“净土宗你是念佛的,你照样念你的佛;但是你可以用禅宗的观心法门,来帮助你破除心中的执取。 如果你心中对三界的执取还很重,你只是念佛,那也是不能往生的,因为那个执取就是一种业力。”

所以从宋朝以后,这些大德们开始冷静地思惟,宗派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也就是说,行门上,你修什么法门,你还是修什么法门,但是在教义上,你应该要去相互融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听经闻法后为什么一下子就忘了

问: 我闻法的时候听得挺认真,但是一出门就忘记了,...

断除闻法六垢

听闻佛法有六垢,尤其是皈依弟子,应该好好比对自己的...

说说信佛拜佛的怪象

日常,我们要发菩提心去听闻佛法,为了利益天下所有一...

阿难的总持因缘

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比丘们兴起这样的疑...

莲池大师为什么一生崇尚念佛,又勤勤恳恳劝人看教

看莲池大师的一个说法。他说予就是莲池大师自称,他说...

月光儿生天的因缘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时,在此城中有一位婆罗...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如人说食终不得饱

过去有一位大富人家的儿子,与许多商人一起入海采宝。...

【推荐】修净土的人可以不研究教理吗

有谬云:年少力强,宜习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这...

什么是异熟果?为什么要加个异熟

好,业力就讲到这个地方,就是善恶的问题、强弱的问题...

五恶业所感的五脏五根病

佛教所说的业病,就是指由宿业而感的疾病,又作业障病...

父母生前,及时尽孝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人母者,十月怀胎、一...

为灵魂沐浴

俗世喧嚣,红尘扰攘,我们在其中摸爬滚打,难免会让灵...

事业的成功与否跟因果有关联性吗

问: 我是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最近一年来,看到身边很...

真如自性如如不动,为何强调断恶修善

问: 末学有一个问题,请慈悲开示。真如自性,如如不...

临终正念不失,显得尤为重要

末法时期的众生,接触的多是念佛法门,比较方便、稳妥...

星云大师《无常的可贵》

人是宗教的动物,人生只要有生死问题,就一定要信仰宗...

如何面对贪心

与过去任何时代的人相比,现代人拥有更优越的物质条件...

星云大师《为消防人员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居住在都市里的人们,不是怕市虎汽...

只要你发愿生极乐世界就一定能生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

念佛是看您的用心而不是资历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后,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

聂光坚的往生故事

聂光坚,乃湖南聂云台居士之侄子。曾留学美国,天资聪...

其实幸福不在远方

其实幸福不在远方,也不在梦里,就在我身边,在我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