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真如自性如如不动,为何强调断恶修善

大安法师  2013/03/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末学有一个问题,请慈悲开示。真如自性,如如不动,离四句,绝百非,言语道断,为什么我们修行却更强调断恶修善,强调行善顺乎自性,行恶违逆自性?而有些法门强调可以通过饮苦食毒的方法,于烦恼中证入自性。这种说法是否有其合理性,请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现在有些学佛人,刚学一点,就喜欢谈玄说妙。佛经里面是理事双备,有时候是从理上讲,有时是从事上讲,理和事两方面都要兼顾。

在理上讲,我们都是有如如不动的真如自性,所谓我们每天念“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稀有”,这确实就是禅宗讲的向上一路,指归本分的,这里面是离开事、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世间的语言都是用不上的,这叫做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染一尘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一切众生本具。但是我们一念无明妄动,在心意识层面,我们全体都在无明的心意识里面,我们对真如自性是贴近不了的。

佛在《楞严经》讲:“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我们众生只要举心动念,五欲六尘的念头就起来了。不像佛,真如自性,念念都跟一切种智相应,我们是念念都跟无明烦恼相应的,所以我们要了解,虽然具有如如不动的自性,但是我们的内心的五蕴,行蕴的妄念就像激流水,就像湍急的旋流、漩涡,是这么个情况。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我们要从事相上下手,怎么从事相上下手呢?就是要持戒。持戒是从事相上下手的,规范自己的身业,口业。先制身,然后再制心,来规范清静自己的意业,行为上不要谈玄说妙。

今天中午有一位同修来我这里说请法,我说请什么法,回答说持戒。我让他持戒,修行从持戒开始。他还问是持有相戒,还是持无相戒?我回答:你能持无相戒么?所以我们持戒要从有相戒下手,谈玄说妙不是我们现在的水平。

《梵网经》讲很多人就是 “口口谈空,步步行有”,口里面都是谈“空”的,步里面都是行在“有”里面,都在造恶业,所以我们一定要从规范自己烦恼重重的身业和口业开始。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首先要从这里做起。所以我们一定要强调断一切恶,修一切善。

行一切善,是我们自性本具的法的规则,我们的烦恼就违逆了这种清静的自性,就会颠倒行事,迷惑颠倒。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法门强调饮苦食毒,可能是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就像是治病,有的是用正常的药物治病,有的病得很重,像奇症、绝症,有时候可能下毒药。砒霜可以毒死人,但砒霜有时候也可以把人治活,以毒攻毒,这是各种不相同的手法。所以不是说法是否有合理性,而是原则、理念,与道相应,但是让大家证悟到真如自性,不二的体性当中的方法,那是非常多变的。

像禅宗种种手法,比如丹霞禅师劈佛烧佛,归宗禅师斩蛇,这些都是非常别具一格的,就是格外的一种方法来断除对方的执着,但是不应该把这种格外的方法当做一个常法去推广。所以用一种饮苦食毒的方法,是不是能断除烦恼,证入自性,这种格外拈提的方法,无论禅宗、密宗,或者其他法门,可能会有这些,但一定不能把它当作一种普遍的常法去理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做早晚课时念头散乱要怎么办

问: 做早晚课,心能够安住、进入状态的时候,特别轻...

大安法师:内心有挂念,无法一心念佛怎么办

问: 我是一个初学佛的人,应该放下万缘念佛,但总是...

内心总有诅咒别人的念头,是否会障碍往生

问: 学人心内有诅咒人的妄念、业障,不论凡圣,对于弥...

带有妄想的佛号,是否也算净土资粮

问: 如果说身口意念佛号,但都不能打住妄想,这样带...

绝食求往生这样可以吗

问: 有一位女居士,因为婚姻失败,十分痛苦,不想活...

念佛感通清净实相

什么叫清净实相呢?清净就是断除一切烦恼、习气;实相...

「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有什么区别

问: 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有什么区别? 大安法师答:...

见别人杀生无法救护,该怎么办

问: 见别人杀生,虽想救护,但力不从心,该怎么办?...

如何找到出世与入世的平衡点

问: 末学如何来找到解行并重,世界法物质的累加与出...

规范身口意三业

敬畏因果就要规范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身业不能去杀生,...

回向给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利益

还有人问,这个回向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往生时都是阿弥陀佛亲自接引吗

问: 请问法师,往生的人都是阿弥陀佛亲自来接引吗?...

到处结缘施食累积大功德

在《金光明经》有讲到两种长寿无病的方法,第一种是戒...

苦难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富

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很多烦恼。但是,痛苦...

世间的事务,永远了不了

修行要务,立愿为先,建立大愿为当务之急。菩萨又向众弟...

《维摩诘经》的净土观及修行方式

二十世纪的现在,杀人利器发达的今日,来提倡修行净土...

实际修行过程中间要防止四种病

《圆觉经》上面说过: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

摩尼宝珠其实就在你内心当中

这个直下承当在禅宗里面是很强调的。因为我们习惯跟妄...

圣严法师:没有自我私心的贪

今天我接受新闻的采访,记者问我:「人的贪心从那里来...

心中的石头

雪斋禅师去拜访藏门禅师。要告辞时,藏门送他到门外。...

人生的真正价值

这里在座大多是青年学子。二十年或三十年前,我们来到...

以无我的智慧观察正报身心

就着我们正报的身心来观察,在正报的身心当中,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