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维摩诘经》的净土观及修行方式

东初长老  2012/06/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二十世纪的现在,杀人利器发达的今日,来提倡修行净土,正合着“何处桃源好避秦”观念的人们,虽日厌世,谁说不宜?!况且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一心不乱,即得往生,谁不好吃个便宜!

佛教是讲慈悲的,其目的,乃在救度一切众生。现在的世界是如此的危险,现代的人民是如此的困苦,正需要我们大展“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假使我们贪着“临命终时,佛及圣众,来迎接我”那种专求“西方”仗“他力”的便利包子吃,这未免对不起释迦老子的一番苦心!难怪维摩居士呵我们是焦芽败种——其实我们那里有资格被维摩居士呵为焦芽败种——不明白“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是什么! 

维摩居士是位创造净土的大菩萨,是位净佛国土摄化众生的实践者,故绝对不赞成我们“生西方仗他力”的那种自昧的心理,是要从吾人自性上揭扬唯心凈土的旗帜——维摩的净土,是人间的净土! 

这里我们且看维摩经佛国品中,佛为宝积长者说净佛国土的因果,这法不是维摩居士说的,但维摩居士室中六品,却以此为摄化众生的方针。 

佛言宝积!众生之类,是菩萨净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维摩诘所说经卷一五。

苦恼的众生、薄地的凡夫,自私的人们,都是“望果行因”的为着个人的解脱;那里顾念到他人,“饶益诸众生”,更谈不到了。这就是不明白佛成佛的宗旨,菩萨取净土的悲愿;佛不是为享受而成佛,菩萨不是为个人的解脱取净土。为的谁?一切众生也。求生西方的人,为的是谁?化生罢-无众生可化。鸣呼!难怪社会上误嫌修西方凈土者、说个个生西方,中国无人矣! 

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深心是菩萨净土……菩提心是菩萨净土……六度是菩萨净土……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四摄法是菩萨净土……方便是菩萨净土……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回向心是菩萨净土……说除八难是菩萨净土……自守戒行,不识彼阙,是菩萨净土……十善是菩萨净土。——维摩诘所说经卷一五。

这是菩萨修行净土的因,现在我们的秽土,就是往昔少修其因,故感到如此“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的世界。

如是宝积!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其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维摩诘所说经卷一五

我认为这一段文,是给修西方净土的人一针清血针,果尔,这我太不仁了!不过我们现在也该抚胸自问:我们但求生西方,然我们对于生净土的资粮有没有准备?我们的心还直吗?我们的心还深吗?佛所制的戒,我们还持吗?厄难中的众生,我们取的是何种的态度?老实说,我们的一颗心还净吗?要是我们的一颗心还是污秽不堪,而心里拼命的想着“生西方仗佛方”,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佛虽然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但佛也不能够将我们这些污秽不堪的众生接引到最清净的世界中去。同时,我们虽然不能同六祖大师说:“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则西方人造罪求生何方”的那种说法,但我们至少也该审问一下,究竟我们的心里有没有净,是否就是凭我们这伙心来判定如来的净土?其实佛有净土,我们何曾能够见?这就是同合利弗一样的见解来认识佛的国土。何曾有舍利弗的见解?

智慧浅薄的舍利弗,以为佛说心净则佛国土净,就有疑惑“若菩萨心净,则佛国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三觉圆满的释迦尼佛,就知道舍利弗心中的妄念,于是为舍利弗说一比量。舍利弗!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这是谁的罪过呢?是日月耶?舍利弗答道,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舍利弗!汝既明此——就该知道,众生罪故,不见如来国土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比土净,而汝不见。世尊说得舍利弗没口开,世尊以为这话虽是说得舍利弗无言可道,但恐这话只能伏人之口不能伏人之心,故佛即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佛告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明白了这段经,也就知道了世尊国土净秽了。世尊的国土常净若此,而我们拼命不能见,这因缘在那儿?第一,就是我们的心没有净的缘故。我们要见如来净土,不是到“西方仗佛力”能够见的,是要我们修行自性净土的功行的心净,也就是从我们心地上实现如来的净土!

若以净土宗思想来观察维摩经,则一部经十四品当中几乎没有一品不是阐明净土的。若就修行净土资粮的方面说;则方便品,即是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弟子品、菩萨品,即是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菩萨行品、见阿閦佛品,即是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若依修净土的因果方面说;则方便品,即是观察世间苦闻佛法面而发心也;弟子品菩萨品,即是直心的净土;室中六品,即是深心的净土;菩萨行品、见阿閦佛品即是菩提心的净土。佛所说净土因果虽多,但能此三心为净土根本的行门,也就是正显出维摩居士是修净佛国土成就众生的实践者,同时,也就是本经的宗趣的实现。本经的宗趣,即是以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为宗,以证入不思议解脱为趣。故本经的净土,不同于法藏的净土。故无西方可生,无他力可仗,全在吾人自心上实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的旗帜。同时,也就是尊重各人自心中的净土的主权,促现人间的净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诸佛称名赞叹愿

第十七愿诸佛称名赞叹愿: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

临终神识昏迷,给此人念佛能不堕落三恶道吗

问: 《地藏经》中云,临终人能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

念地藏观音圣号和念弥陀名号有什么区别

问: 念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名号有什么区别...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何以见得呢? 我们把古人说的五...

法照大师劝念佛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不简贫穷将富贵,不...

修习净土法门是最上的福报

念佛人称之谓净土行人,净土行人必须要把我们净土这一...

顺境逆境都不能忘记求生西方

谛法师专修净业,予料其必得大利益。以彼撑持道场种种...

享受五欲的快乐,求生信愿就不真切

佛一代时教所说的大乘经典,特别是般若系经典都是要让...

六种不良情绪让健康亮红灯

负面情绪一:承受压力 经常承受压力,也就是忍受慢性...

曾国藩的修身十二法

一、主敬: 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

地藏法门里面一个重要的内容

地藏法门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教我们(认识)...

合掌的功德和意义

曲躬合掌低头弯腰,虔诚问讯,表示内心的恭敬。合掌有...

常见的禅病及其调治

所谓禅病,是指由禅修方法不当直接引发的身心疾病或显...

宣化上人:万事忍为贵

修行的秘诀,就是要少吃。为什么?因为少吃少生欲念,...

如何平衡生存与金钱的关系呢

问: 师父,都说追求金钱就是欲望,但世间的生存我们...

《善生经》对幸福人生的启示

家庭有四种伦理,一种是父母与子女的伦理,一种是夫妻...

吾人之身体,不但今生关系密切,还会影响来世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佛法说: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

这样的罪恶凡夫,还在弥陀救度范围中吗

问: 末法时期众生的根基很低劣,尤其是我们这些上班...

希求解脱者,莫被名闻利养所缚

一、利养等无常: 应当坚信解,彼性本应舍。 我们应当...

斋僧获福

佛陀时代,有一位长者子,年纪很小时便失去了双亲,一...

什么人才有资格出家

去年,学院安排我负责2013年秋季招生工作,把我的名字...

佛为什么要说《阿弥陀经》

佛当时为什么要说《佛说阿弥陀经》?我们从八个意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