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享受五欲的快乐,求生信愿就不真切

大安法师  2017/06/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享受五欲的快乐,求生信愿就不真切

佛一代时教所说的大乘经典,特别是般若系经典都是要让我们厌离五欲,因为众生常常一生就是为财、色、名、食、睡这五欲去奋斗,被这五欲所困厄,从而在娑婆世界轮回不休。

无量劫以来我们习惯了在五欲六尘中打滚,因此,能够对五欲六尘通体放下,这是需要大丈夫气概的,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就像有些人虽然也念佛,修行还算精进,但却是心恋尘境,贪著五欲。

这个五欲一般有两种理解,除了财、色、名、食、睡以外,另一种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尘境。因为这五种尘境,不是欲本身,但它能够引发人的占有之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叫五欲。

我们的六根追逐六尘,如果把意根放下,就是五根追逐五尘,它是本能的,十二因缘当中就讲六入,六根就自然要入到六尘里面去,追求那种快感、快乐。

要使六根不追逐六尘的快乐,这不是一般浅显的智慧所能做到的,唯有有甚深的空慧和坚固的为生死之心,才能把这种趋向五欲的心降伏下来。

很多人一辈子都是在追求五欲,得到了欣喜若狂,得不到就懊恼万分;得到了,还会更猛利地去追求,永远不会有满足的时候。有个成语“欲壑难填”,就是形容人们这种心理的。

但这个五欲,当你一旦得到的时候,细细去思惟,它是没有什么味道的,就像狗咬骨头,咬来咬去虽然没有什么肉,但它又不放弃。

五欲本质上没有真实性,就好像梦中所得。但追逐五欲,就会增加斗争,就像鸟儿为追逐食物而相互厮杀;追求五欲如果不能得到,就会内心焦灼,就像我们逆风拿着火把来烧自己。

五欲害人,就像我们脚踩在毒蛇上,随时有被咬噬的危险。

所以大乘经典都在教我们怎么远离、厌离五欲,但世间人迷惑颠倒,就贪恋执著这个五欲,到死亡的时候都不舍弃。

比如说这个色欲,即使到死亡的时候,哪怕有一点精力,有一点力气,他都会思念这个东西。这就是我们轮转不休、受无量痛苦的原因!让我们堕落、让我们不得出离的,就是五欲!

如果一个念佛人对五欲还没有放下来,想享受五欲的快乐,那求往生的信愿就不真切,就很难与阿弥陀佛的接引愿相应,就被五欲所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莹珂法师与自觉法师往生的故事

有的人念佛成就了,就想早点走。比如宋代的莹珂法师。...

如何理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问: 如何理解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到了极乐世界后,绝不可能再堕三恶道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光近来得一摄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须此。若未成...

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

今人研究佛法,多多皆欲作一通家。拟于一切大众前,清...

凡有愿者,终必能满

净土法门,是以信愿行三资粮作为往生的条件。这三者是...

在凡夫层面上,有病还是要到医院看

问: 有重病不吃药,不看医生,仅专注在阿弥陀佛佛号就...

念佛十法

(一)高声念:若神志昏沉,或妄想纷起时,即振作精神...

精力专注念佛时为何昏沉

问: 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

念佛法门是可以验证的

我们体会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不可思议,吾人的心性功德...

诸事不顺,是有冤亲债主障碍吗

问: 有时候我们修行不得力,有障碍,诸事不顺,是因...

舍报自杀念佛,可以往生吗

问: 舍报自杀念着佛号,又有人助念,可以往生吗? 大...

通过茶去领悟禅的义理

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喝茶讲禅,茶道又...

海涛法师《种福田》

相传,在印度的穷人们会供奉「功德天」这位女神以祈求...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

我们讲慈悲,有三种慈:众生缘慈、法缘慈和无缘慈。 众...

贤者五福德因缘

一日。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诸比丘宣说贤者五...

【推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国时期,刘备临命终之时,给儿子留下的遗嘱中,有这...

常随佛学

这天,波斯匿王乘着庄严宝车来到舍卫城外的林园游观。...

人是自己观念的奴隶

心能做福,心能做恶,心能做天堂,心能作地狱,心是一...

孝顺父母,回报最根本的恩德

我们的身体来自於父母,包含养育、教育,所以人不孝父...

修慈心禅的方法

以自己为对象 你们也许注意到了这个经文的第一行:愿我...

星云大师《心理的病态》

每个人都有生病的时候,身体有病,就要医生给看。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