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014/07/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国时期,刘备临命终之时,给儿子留下的遗嘱中,有这么一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年轻时“贩履织席为业”,起于乱世,三分天下得其一,可谓一代豪杰。但他临终对儿子的教导,不是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雄才大略,不是统御四方的权谋之术,而是这么几句平实之极的话。对儿子的遗嘱是他一生心血凝结,可见这两句话是刘备一生成功的最重要的体会。赫赫伟功,成就于细微之处,而细节归于一念善恶之间。

读《曾国藩家书》,常有类似感悟。曾国藩起于乡村草野之间,挽狂澜于既倒,安社稷于倾危,其雄才大略自不待言。但观其家书,对昆弟子侄的教导,却一个字都不是什么成功之道、御人之术,而是反复教育他们在细微之处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家书之中,不外是勤俭、谦恭、早起、清洁……之辞。“老亲旧眷,贫贱族党,不可怠慢,待贫者亦与富者一般”,“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插田萍禾等事,亦时时学之”。再看曾国藩的日记,也不是记述什么的权谋之术、治国兴邦之大计。比比皆是的是反躬自省,对自己行为与德行的审视与检讨。

现在一些从未成功过的人,谈起成功之道起来头头是道,不外是对外的权谋之术、对内的压榨员工的手段、不着边际的心灵鸡汤。若是真把那些听进去了,你的一生就将永远与成功无缘了。我的一个亲戚早几年迷上了陈安之,听了那些传销洗脑式的蛊惑,成天飘在天上,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结果那两年做什么都弄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本来那两年运程很好,但那种行事风格将他的好运毁得干干净净,每次都开头极顺,做到后来弄得人人怨恨、狼狈不堪、收不了场。实际上成功不在手段,而在心念之间。我接触过很多富商大贾,多是儒商风格,待人谦和有礼,孝义有加,处世低调平实。一些人喜欢仇富仇贵,更多的时候是你没有了解他们,或以偏代全,品行不好的人不是没有,但那绝不是主体。富贵中人,整体而言的德行是相对比较好的。没有这种德行,哪来这场富贵?

前几天坐空调大巴出差时,车内刚开空调,气温还没降下来,坐在最后的一个人就将后窗打开,让热风吹着他。他一个人是舒服了一点,但车内的温度骤然升高,全车的人跟着他受罪,让他关上窗子还不干。火车站候车室是一个人流拥堵的地方,经常见到一些人,要么横躺在座椅上,要么将行李放在座椅上,一个人占着好几个位置,而对长久站在旁边的人无动于衷。还有一些人,在公共场所洗手,洗完后水都不关就走人,任由水哗哗地淌着。这些人,也许从没做过大恶,也许他对自己的评价是个好人。但仅从这些事上,就可以看出他们平时的为人,这种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心念决定了他们不幸的人生。

看网上很多的帖子,凡是诉说不幸的帖子,多半通篇在谈“我”,全世界都对不起“我”,碰到事情从来不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一下。你为什么不反观一下自己:是你不喜欢全寨子的人,还是全寨子的人厌恶你?一个两个不喜欢你,也许有对方的问题。但很多人都讨厌你,就要反省自己了。从一些人的诉说中往往就能找出问题所在。凡是瞋恨心重、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人际关系必然紧张,人生必然没有幸福可言。即使衣食丰足也不管用,心上的煎熬让其如处地狱、心上的不知足让其如处饿鬼,幸福与不幸,很多时候在于一念之间。

凡是更多地为别人考虑的人,人际关系就不存在问题,其世界自然一片祥和。人际关系的问题,与自私程度完全成正比。这种事同样离不开因果,欲要人敬我,当须先敬人。若真能从心里敬重对方,珍爱别人,多一点付出,少一点计较,你的世界从此改观。种的是善因,结的必会是善果。

很多次看到有流浪者在垃圾桶里找东西吃,在场的一些女孩子,要么是笑得直不起腰,要么是厌恶地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这种时候,哪怕是一念不忍之心,就是善之所在,人生也就是两重境界。尊贵生于谦恭,卑贱出于骄慢。看不起卑贱的人,就给自己种下了卑贱的种子,当下就在损害自身的尊贵之气,以后就会得到卑贱的果报。世间的尊贵,皆是生于谦和恭敬之处,对处境不如自己之人的尊重,就是在成就自己的尊贵;对弱小生命的怜悯,就是在成就自己的福德。

提起做善事,很多人觉得生活中似乎没有什么善事好做。实际上,一些生活细节上,往往就决定了你自己命运。比如傍晚时分,看到有人守着一小点不太新鲜的菜,你能帮她买了、让她回去吃碗热饭吗?再如在路上看到一些小虫子,将它们拾起来放到安全的地方去,这就是最好的放生方式。还有不要利用别人的难处,买东西时狠杀价钱。我们经常有这种体会,杀价太狠的东西,或买得不高兴的东西,必定不好用。有时候别人落难,卖房卖贵重物品时,本来就叫价很低,还要趁人之危狠敲人家,这就相当于落井下石了。不该挣的钱不能挣,不该省的钱同样不能省。这些细微之处,都在影响你的命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别人的是非善恶与你何干

只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审察自己的过失,是我们最大的无...

开荤餐馆冤气重,赚的钱得不偿失

老实说做荤食餐馆的人,他赚的钱得不偿失的。我有好多...

毁灭福禄的六个日常行为

1 杀生 杀生在一切行为中第一等折福份。买肉吃尚造作...

善恶一念间

良心就是人人心中本具的是非心,只要每个人本著良心做...

剖析现代社会造妄语业之现象

在当今人类的贪欲急剧膨胀的时代,为了获取名利造妄语...

善恶相参,杂受其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有的人看起来其貌不扬,...

微信朋友圈里的善恶因果

在通讯和传媒极其发达的今天,微信给大家带来了信息交...

断恶修善就能趋吉避凶

佛在鹿野苑三转法--轮,为五比丘说法,讲的是四谛法苦...

如何使情绪不被环境影响

问: 我平时看了很多佛教的哲学,对四法印也有一些了...

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

中医如何看素食

随着素食日益普及,人们逐渐知道素食对健康的好处,不...

李嘉诚先生的励志名言

一、关于勤奋: 1、12岁开始做学徒,不到15岁就挑起一...

你怎样看待收获

我们做什么事,总会问自己这样做会得到什么,我要达成...

布施越多福报越多

从佛法的因果关系来讲,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

专访世界记忆冠军 纯素食最聪明

23岁,来自瑞典的约翰内斯(JonasVonEssen)刚刚成为了世...

只要真信切愿必定往生

【原文】 如来悯念众生自力了脱之难,于是特开一信愿念...

网上皈依是否如法

问: 有的寺院开通网上皈依,说是为了方便世间人。世...

【推荐】往生的人要把生死业力降到最低

净土宗要做两件事:第一个离开三界,第二个投生净土。...

进寺庙求姻缘行吗

问: 阿弥陀佛!法师您好,弟子虚度人生37年,姻缘上...

副经中的副经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在讲净土法门的部类门,也就...

宣化上人:毁谤三宝、口犯四恶堕耕舌地狱

有一种地狱,叫耕舌地狱。什么叫耕舌地狱呢?人死了,...

太子刷护经

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与千二百比丘,菩萨万二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