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你怎样看待收获

2013/0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我们做什么事,总会问自己这样做会得到什么,我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和目标。其实,人生得到的所有东西,本来都是属于你自己的。

目标和收获其实是立在我们面前的一堵墙,如果我们觉得做一件事什么都得不到,与达成我的目标毫无关系,就会没精打彩。佛则要我们做一个推倒这面墙的人,因为墙外面是一片辽远和广阔。

佛说:“凡是可以用得失来形容的,都是身外之物,是迷失自性。”

一个人是否快乐,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怎样看待自己的收获。每天早晨醒来不问收获,满怀信心地去迎接新的一天,然后在工作、生活中享受这个过程,当你安心地躺下来,今天已然成为昨天,明天还很遥远,享受你的睡眠。

“不问收获”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一种心灵的满足程度。一个人如果能不问收获,而从日常平凡生活中寻找快乐,就会找到幸福。

不问收获的人,能把平凡的日子变得富有情趣,能把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活泼,能把苦难的光阴变得甜美珍贵,能把繁琐的事变得简单可行。

去工作而不要光以挣钱为目的;去爱而忘记所有别人对我们的贬低;去给予而不要计较能否得到超值的收获;“不问收获”地去生活,去感觉,去释放自己的内在,把整个的人放松,让你心思集中在你做的事上,而不必在意外在的一切,让自我的内在得到彻底地展现。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少很多无谓的痛苦,而充满无限的快乐。

不要为生命设目标,耕耘时不要问收获。要知道,你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命运。想收获什么,就要问自己播下了什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积极而不紧张

通常我们认为一个积极的人,应该就是乐观、开朗、进取...

刺激消费不如鼓励耕读传家

现代的经济学家很多观点都是有问题的,凯恩斯说以消费...

宣化上人:地狱五条根

人贪著色声香味触五欲之境,即财色名食睡;此为地狱五...

圣严法师《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文明过度蓬勃、结构变化太快,造成人...

为富不仁待人刻薄者的悲惨果报

笔者有一位家住南部的教授朋友(姑隐其名)有一次告诉...

不是路到尽头,而是该转弯了

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得与失,这恐怕是千百年来许多人苦苦...

在物欲之流中冷静一下

关于金钱,周国平的一种观念值得赞赏:小康胜大富。...

因为有贪心,所以才会上当受骗

来到极乐寺,都是有缘人,佛说缘起甚深甚深!为什么说...

念佛为何常出现不念自念的状态

问: 有个居士以前很精进念佛念了二十年,到了九十岁...

外在的世界究竟从何而来

简单地讲就是我们一念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当中,个人的...

救度恶人的药师七佛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是最可怜的人,这种人就是恶人...

宗舜法师:佛教相信2012会到来吗

凤凰网: 刚才宗舜法师也解释了在从佛教当中如何来去...

降伏烦恼应从少欲知足做起

1、降伏烦恼应从少欲知足做起,过度的欲望会导向贪婪...

真修行人要过的钱财关

很多修行人会发现,怎么自己这两年突然的运气不顺了,...

转五浊为五清

蕅益大师曾经有个感慨,就是这五浊正好要把它转换成五...

助念是往生最大的增上缘

弘一大师在《人生之最后》当中说道:吾人临命终时,乃...

心力跟佛力之间的桥梁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

宣化上人:佛教徒的本份

我们不幸生在末法时代,去佛已远,虽然做了佛弟子,也...

灵祐禅师开山记

灵祐禅师在百丈怀海禅师座下开悟后,在寺院里担任典座...

如何做好临命终时的准备

从唯识的角度来观察人生,我们知道唯识的整个生命的因...

楞严咒的功德

佛说《楞严经》,其因缘为阿难被摩登伽女用邪咒所迷,...

永觉元贤禅师:示净土社诸善友七首

一 琉璃宝地黄金相 不在西方不在东 妄想尽销归一佛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