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宗舜法师:佛教相信2012会到来吗

宗舜法师  2011/09/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凤凰网:刚才宗舜法师也解释了在从佛教当中如何来去理解灾难,一个劫这个词语,刚才也说到近期发生的日本大地震,让人又想起了很多我们经常熟知的一些电影,包括《后天》,包括《2012》,尤其是现在在媒体当中。我也想问一下崔老师,您认为2012会来吗?因为自从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很多的连锁反应让人们又再次想起了2012是否要到来?

崔明晨:该来的都会来,我觉得是这样的,就是人类的历史,它其实就是一个对抗灾难的历史,人的一生也就是在对抗痛苦的一生。

宗舜法师:不过我跟崔老师的理解略有不同,该来的确实会来,但是什么时间来,这个比较重要,大家现在比较热的一个话题就是2012年。明年就是,而且那个时间就只剩下一年多了,一年半的样子,对于这个的这种恐惧,影响大家现在的一些正常生活,这个有必要从佛教的角度做一些解释。

我们刚才讲到了劫波,这个劫波确实是事件它会有一个坏的时间,但是这个时间是非常长的,而且并不是马上就会达到,我们佛教讲末法是要有一万年的时间,一万年,我们今天才刚刚过去1000多年,就连两千年都还没有,所以说如果从佛教的角度来讲,离末法时代的那个劫坏出现毁灭的那个年代,这个时间还有好几千年,起码有8000年以上。

所以大家第一个不用这么着急,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们也要明白,所有的劫难它是相对于个人或者说少数人,乃至于少数生命而言的。比如说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在劫难这个水灾、火灾、风灾发生的时候,四禅天,就是天人,四禅天所居的这个天界是不会受影响的,所以如果我们真要有一张所谓的船票,我们肯定不是逃往什么喜马拉雅山或者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他一听笑,升到天界,那达天界有没有船票呢?还真有,这个船票不是我们今天拿什么去买或者是换,它靠的是修十善业道,就我们讲说去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等等。就是从身口意这三个去达到,去努力的去做。

如果你修到这样的话,你就能够最起码升到天道,甚至假如说你认真好好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就更不会受这种劫波、劫难的这种影响。所以我们觉得在今天这个时代里,我们要警惕各种妖言惑众,在《楞严经》说这叫祸乱世间,如果从儒家讲,这叫怪力乱神,这种论调在今天这个时候,它不会对我们建立信仰有任何的帮助,相反,如果我们热衷去找,某些人能够帮你,帮你度过这个劫难,可能我们会投到邪师的门下,我们热衷去找所谓的一个避难的场所,可能我们会变相的被某些人去利用。

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时候去宣传这种所谓的劫难就要来了,有的人甚至会觉得这个是宗教得力的一个好的机会,我觉得这个发心,存在这样的心,就是有问题的。

凤凰网: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一期节目最大的功用,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可以让大家先把这颗心放下来。

宗舜法师:是,就像崔老师说的,是该来,是可能会来的,但肯定不是现在。

崔明晨:对,因为我指的这什么意思呢?就是所有的东西,它都会如期而至,包括死亡,包括疾病,包括年老,都是一样的。那么大自然它有一定的规律,地球什么时候毁灭,那肯定是有它的自然规律在里面的。

宗舜法师:对,从长的观念来说,肯定会这样的。

崔明晨:生老病死都是一样的。

宗舜法师:是,没有永恒的。

崔明晨:对,就是最主要的是你在警惕危险来临的时候,你做了哪些准备,你在临界点的时候,是不是很自在,这个是不是能解脱,这个是我们需要去探讨的问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诸有为法如幻化,亦如聚沫非坚牢

诸有为法如幻化,亦如聚沫非坚牢,如空注雨起浮泡,自...

变化的只是我们的心

我们常常无意中把世界过于美化,或者把世界过于丑化,...

善根深厚的人,不会投生在这个世间

念佛不是要等的,这个因循等待可能就耽误了我们自己。...

不为富贵贫贱而转移

历代禅师写诗者为数不少,往往禅境颇高,超凡入圣,成...

幸得人身,幸闻净土法门

我们造什么业,就一定要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又叫业报,这...

出家人为何要穿粪扫衣

修行在声闻缘觉修法的时候,要常住尸陀林,尸陀林就是...

人生有两个账户

人生有两个账户,一个是金钱,一个是时间。金钱的账户...

这是我们修行的第一个心态

信的四种内涵。首先是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

真正令我们受尽折磨的,是自己内在的魔王

在佛陀的教言里,经常会提到四魔中的天魔。通常,人们...

咸也好,淡也好

一个青年为着情感离别的苦痛来向我倾诉,气息哀怨,令...

一位出家僧人写给父亲的信

尊敬的父亲大人慈鉴: 出家两年余未亲闻您的慈音,12月...

素菜的6个优点

1、鲜嫩淡雅,赋味随意 素菜制作原料,主要有植物油、...

海涛法师《寻求解脱之法》

◎一个人如果想寻求解脱和证取一切智佛位,首先他应该...

【推荐】把快乐的果报回向净土

我们讲到实相的义理。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

学佛信佛需具备哪几种心

修行者的发心可谓千差万别,每一个人的学佛目的不同,...

印光大师临终助念的解读

临终念佛不可怕死,也不能求病好  况求生西方者,不可...

恶人要如何改恶向善

问: 本人是社会上的一个恶人,如何改恶向善? 大安法...

几则有关往生征验的莲宗故事

这次我要讲的专题是《莲宗故事》。首先讲清朝彭二林(...

星云大师《聪明的争议》

聪明好不好?聪明人人希望,人人所求,怎可以说聪明不...

人生短暂,善待自己

人的一生,来去匆匆。我们在亲人的欢声笑语中诞生,又...

人生的三条主线和一个目标

末学障重福薄,无缘出家,烦恼深重,无有智慧。不过靠...

以至诚念佛为正事,别存见佛见境界之心

所说的甚深利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应当在往生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