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人生的三条主线和一个目标

2013/1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生的三条主线和一个目标

末学障重福薄,无缘出家,烦恼深重,无有智慧。不过靠三宝的加持,依止印祖等善知识,自觉渐渐亮堂。现在不揣愚陋,总结成“三条主线和一个目标”,贡献给有缘参考:

人生三条主线就是:内消情虑、外尽人伦、求生净土;一个目标是:安立一切众生。下面分别解释:

1、内消情虑:指断除自己的烦恼、恶习。每天反省一下最近什么烦恼最重,什么习气最影响自己和他人,注意对治。只要留意,就会有好转。心田里面的毒种杂草,不但害自己,还害他人,切不可留。这个功夫可深可浅,浅了可为善人,深了可入圣贤领域。从爱护众生的角度看,情虑消除得好,处世可以避免越位过分,避免众生心生憎恨。

2、外尽人伦,就是按忠孝友悌等次第安立和服务众生。比如,先考虑工作忠诚不忠诚,父母师长方面有无自己需要做的(结婚后包括对方的父母,下同),兄弟姐妹之间有什么需要协助的,(结婚后)爱人孩子有何需求,六亲眷属同学同事朋友同修们有无困难。把这五伦解决好了,有余力,再看和自己有缘的社会公益有无需要尽心尽力之处。特别是作为佛弟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本分应尽,就是护持三宝。除了以身作则弘扬佛法的方式来护持外,观察正知正见的寺院和僧宝加以护持也是非常必要的,尽力尽分流通策励真修的法宝更是相当重要。三宝在,众生解脱就有希望。所以不可不发心。

众生虽然平等需要救度,但却应次第加以安立。次第者:缘熟、缘深、缘浅、缘生(即是我们平常说的轻重缓急,在这里应为急重轻缓)。当前面对的人和事属于缘熟,应耐烦处理慈心对待,以便彼我两安;前述五伦和三宝属于缘深,其他类推。从爱护众生的角度看,依此顺序,各方面能少生怨言。印祖曾开示:越分做功德,虽小有益,会有隐患。

3、求生净土。这是修行的保险绳,不可不拴牢。不然的话,生死到来,隔阴昏迷,前功尽弃,岂不可惜?而求生净土必须行解并进,信愿行具足。只念佛是不行的,不念佛更是万万不行的。信愿行三法,也是因缘所生,必须自己主动培养,才能增进较快。欲加培养,净土经论、净宗祖师著作、往生故事是不可不读,不可不常读的。末学自知有三种书是自己不可离开的:一日不看善书,恶念恶习起而不自知;一日不看净土著作,被其他法门所转而不自知;一日不看往生事迹,留恋娑婆心滋长而不自知。榜样的力量确实是无穷的,末学有条件就看几页《净土圣贤录》,看一个往生故事就心里想:我要如此就好了。如此常常自己注意结西方胜缘,愿临终时这些圣贤同佛一起来迎接我。此外还要有空多念佛号,最好有定课,可以防止懈怠。念佛应如饥似渴地接受佛的功德智慧,愿九品莲花早日成就,愿以后到净土,好好参学,将来成就自己的净土,以无量妙境妙法菩提眷属接引有缘众生。

以上三条主线又是为了什么呢?那就是总目标:要安立一切众生,服务一切众生,使他们都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安乐。因此所作所为,和安立众生相适应的,就要尽力坚持,相违反的,就要设法舍弃。心外无法,众生一家。世间先长大的兄长姊姊还协助父母家长帮助弟弟妹妹们成长。我等已入佛门,自知当来作佛的佛弟子,岂能不辅助诸佛菩萨作些弘法家务、利生事业呢?所以这三条都是本分应为,也是回报诸佛菩萨的抚育之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人生中需要放下的八样东西

1、放下压力 (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心灵的...

一念熏修虽然短暂,但却是真实的力量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

无所事事绝对不是自在

常常听到人们说被工作和日常的琐事困住,没有过上自己...

在人道祈证圆满觉悟

能够投胎到人道,拥有暇满人身,非常难能可贵。人体内...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

百丈怀海禅师(720814)是唐代禅宗高僧,我国禅宗丛林...

胜利了人家就会恨你,落败了则带来愁苦

【胜者招致憎恨,而落败带来愁苦,唯有放弃胜败之心,...

顺境善待别人,逆境善待自己

人生路上,要学会善待他人,也要懂得善待自己。 善待...

念佛人的生活「主心骨」

念佛人很多,却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活得心满意足、欢喜快...

功德最大的就是救命

阿弥陀佛。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这个机缘呢是刚刚...

有什么方法能减少对名利的欲望

网友:师父,有什么方法能减少对名利的欲望? 学诚法师...

太虚大师:楞严经大意

楞严是经名,今由楞严寺发起讲经,故讲楞严大意。本人...

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主

吾人多在学地,其用力之功,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

无明的产生

一个禅师在讲禅:禅可以断除人的无明烦恼。 这时有一...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如人说食终不得饱

过去有一位大富人家的儿子,与许多商人一起入海采宝。...

念佛人很少往生的原因

在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听到...

我们的生命大都是历史不断的重演

佛陀说我们的生命就像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它不是一个...

佛法宇宙观之四土

我想每一位学佛的人,最初走入佛教,一定要有一个定位...

只过几年你且看他

刚开始学佛想要改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听到有人说,你...

庸医治偻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经是庸医了,医病增病,越医越...

化解嗔心的方法

以前曾简单地讲过贪、嗔、痴的嗔;嗔的害处是何其的多...

怎样对待别人的过失

凡夫之人,那能无过。除非入正定聚的圣人,就不会有过...

佛说戒德香经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贤者阿难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