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把快乐的果报回向净土

净界法师  2014/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把快乐的果报回向净土

我们讲到实相的义理。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

佛陀出世以后,看到我们颠倒众生,我们没办法去改造自己,因为我们心中有盲点。

所以佛陀出世了以后,讲出了三种道法,佛陀先对于众生根机比较低的,先讲安乐道。所以一个人要快乐,你要掌握因果的道理,如果你能够深刻的理解,善业决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决定招感痛苦的果报,你的生命走上了安乐道,因为你已经具足一个正确的思考,慢慢的我们从业果的思想,提升到一种涅槃的思想。

我们再以无常、无我这两个光明,再来照世间。人生的确有一些美妙的快乐,比方说身体健康,身相庄严,财富广大,这个的确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快乐的感受。但是当我们再用无常、无我的光明,再深刻去观这个快乐果报的时候,我们发觉它里面含藏着毒药,这种快乐是有毒药的,因为你要付出代价,从今生来说你享受快乐,你就不得自在。

因为凡夫在享受快乐,一定会执着,你会认为这是我的,你会想要占为己有。但是不幸的是,快乐不是你说了算,你想掌控它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是业力在主导的,不是你主导的,这弄得我们伤痕累累。因为我们一直要掌控快乐,在你的掌控当中,万般皆是业,这是业力的释放。

所以你从无常、无我当中,你慢慢觉悟到,这个快乐你要去尝它,你就有心理准备,你就必须要付出今生的痛苦跟来生的轮回,你要付出两种代价。所以无常、无我就慢慢慢慢知道,我造了善业,我不应该去得快乐的果报,我应该回向净土,回向无上菩提。

所以这无常、无我的智慧的档次,这个人的水平更高了,他从安乐道的跑道转成了解脱道,他的心慢慢寂静下来,他所有的善业,他再也不敢希求把这个善业转成来生的快乐,因为他怕到了,他赶紧把善业,趋向于净土,趋向菩提,这个是解脱道。

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但是这个还不是最圆满的,如果我们想快速成佛,我们要把所有的有相的业果跟无相的涅槃,要把它贯穿起来,吾道一以贯之,就是一念心,贯穿了轮回跟贯穿了涅槃,其实生命只有一个东西,就是现前一念心性,其他什么都没有。当它是真实的时候,它显现出佛的功德庄严,当它是在颠倒的时候,你显现出六道轮回,如此而已。所以离开了一念心性,无有少法可得,这就是佛陀出世,想要告诉我们的真实义,但这个道理很深。

所以佛陀的慈悲,把心本来是不可切割的,但是不得已,不得已,把它切成两块,不得已啦,因为我们凡夫都说我这一念心性,为什么它迷的时候是生死浩然,悟的时候是涅槃寂静,这种不二法门,生死也是它,涅槃也是它,太妙了,所以佛陀不得已把它切成两块,分成体跟用。

他说,体是清净的,这个是通十法界的,不管你过去生打了多少妄想,不管你过去生造了多少业,这个体是通十法界,清净本然,它是本然的,它是不可以改变的。所以体,是大家都一样,你也清净我也清净佛陀也清净,但是作用就不同,如果它是依空体而起的,叫称性起修,它显出的作用是万德庄严;如果它迷失了空体,用贪爱的执着生起的作用,那是六道轮回。

所以我们的心跟佛陀的心,有所相同,有所不同。体相同,但是作用呢,我们迷失了自体,我们向外攀缘。所以我们自己把轮回创造出来,佛陀安住在空性,所以佛陀把涅槃创造出来。所以我们跟佛陀最大的差别,就是作用不同,迷悟的不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永明禅师劝世念佛歌

浮世生身事若何 犹如春燕垒巢窠 波波役役营家计 不如随...

黄庭坚转世的故事

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

宏海法师:净土决疑论

(第一讲) 各位同学,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念佛是二力法门

龙树菩萨乃是现生证得欢喜地(初地)之菩萨,其出世本怀...

圣严法师《念佛法门的层次》

修学念佛法门可分两种层次,第一种是求感应;第二种是...

精进念佛--最殊胜的报恩方法

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过去佛...

持戒布施者易生净土

持戒者容易往生是远离诸染故。 持戒对于我们居士来说至...

不要再问我你的前世是什么

不要想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不要整天为了不确定的事而...

做人的四个基本条件

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

佛为迦叶尊者让半座

凡夫无不好胜好进,不知以退为进也。迦叶愿居人后,不...

禅斌法师:酒肉穿肠过,魔在心中坐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社会上有些人啊,往往会拿这...

佛教如何看待「安乐死」

问: 现代医学常常辩论有关安乐死的道德观念,佛教的...

圣严法师:身残心不残

身体障碍有不同的等级、类别,造成障碍的原因也各有不...

工作要赶不要急

我常说:「工作要赶而不急」,就是工作要有效率,虽然...

7美元买走了一整天的快乐

一位女士开车来到小城加油站,本应到自助加油泵那边加...

蔡礼旭老师:孩子不孝顺要怎么办

家长以身作则教孝 教育孩子孝心最有效、最省力的方法...

如何才能迅速积累福报

各位活在这个世间很重要,你要帮助别人,为了要帮助别...

修药师法门是否比弥陀法门好

问: 有人说弥陀法门是送死的法门,如果修药师法门,...

圣严法师《不住于相而行布施》

不住于相,相的意思在《金刚经》中讲得很清楚,即不住...

浪费时间在世间事,那你没有做到至心信乐

临命终时,用这个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来庄严这句名号,...

女人获得幸福的十大定律

有些人说:佛陀两千五百多年以前说的这个经,现在是不...

宣化上人:为什么没有见到佛?

佛这个身,不是由五蕴所积聚成的,也不是从十二处或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