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黄庭坚转世的故事

2011/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当时的苏东坡齐名,人称“苏黄”,黄庭坚不止有文名,秉性也至孝,他常亲自为母洗涤溺器(便桶),就是后来做了官,也不改其孝行,由于他的孝行,被后人选入二十四孝中。

相传黄庭坚在中进士后,被朝廷任命为芜湖地方的知州,就任时他才二十六岁。

有一天,当他正在午寐时,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走出州衙大门,直来到处村庄,看见一个老婆婆站在某门外的供案前,手持清香,口中喃喃自语,类似呼喊某人的姓名。黄庭坚趋前一看,看见供桌上摆着一碗煮好的芹菜面,香味飘溢,黄庭坚不自觉的端起来便吃,吃完后就走回衙府,等一觉醒来,梦境仍甚为清晰,尤其奇怪的是,嘴里还留有芹菜的香味。他心中虽然纳闷,但并不以为意,只觉得是做了一场梦。

等到次日午寐时,梦境又和昨日完全相似,而且齿颊还是留有芹香味,黄庭坚不禁甚感讶异。于是他遂起身步出衙门,循着梦中记忆的道路行去,令他诧异的是,一路行来,道路的景致竟然和梦中的情景完全一样,最后终于来到一处人家门前,但门扉紧闭,黄庭坚便前去叩门,一位白发的老婆婆出来应门,黄庭坚问她,这两天是否有人在门外喊人吃面之事。

老婆婆回答说:“昨天是我女儿的忌日,因为她生前非常喜欢吃芹菜面,所以每年在她忌日时,我都会供奉一碗芹菜面,呼喊她来食用!”

黄庭坚问:“你女儿去世多久了?”

老婆婆回答说:“已经二十六年了!”黄庭坚心想,自己不也正是二十六岁吗?而昨天也正好是自己的生辰,于是更进一步问这婆婆,有关她女儿在生时的种种情形。

老婆婆说,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女儿在生时非常喜欢读书,而且信佛茹素,非常孝顺,但就是不肯嫁人,后来在二十六岁时,生了一场病死了,当死的时候,还告诉她说一定会回来看她!

等黄庭坚进到屋里,老婆婆指着一个大木柜告诉他说,她女儿平生所看的书全锁在里头,只是不知锁匙放到哪里去了,所以一直无法打开。

奇怪的是,黄庭坚那时突然记起了放锁匙的位置,依记忆果然找出锁匙,等打开木柜,在里面发现了许多文稿,黄庭坚细阅之下,大吃一惊,原来他每次参加考试所写的文章,竟然全在这些文稿里,而且一字不差。

至此,黄庭坚心中已完全明了,这老婆婆就是他前生的母亲,于是将老婆婆迎回州衙,奉养余年。后来黄庭坚在州衙后园建造一座亭园,亭中有他自己的刻像,并且自题石碑像赞曰:“似僧有发,似俗脱尘,做梦中梦,悟身外身。”

从这首像赞,似乎可以证实这个转世故事,可能确有其事。而明朝的进士袁枚,也在听闻这个故事后,不禁发出“书到今生读已迟”的感叹。当然,袁枚“书到今生读已迟”的感叹,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一个人对事物的兴趣、技艺、才能、才华,如果培养到某一种强烈或优越的程度,在来生,常常能秉持前世的基础,而能有着较为优势的“延续”作用,但如果只是秉持前世的基础,而不再继续学习开发或自我突破,那么,世世大概只有“已迟”的感叹了!

至于,故事中所说,黄庭坚今生所写的文章,和前世“完全一样”或“一字不差”的描述,大概是传闻的言过其实了,只能说,以文章的架构,或思想、观念方面来看,可能有着极为高度的类似性而已罢了!

当然,就像我们之前所说的,不只一个人的兴趣嗜好、才华,如果培养到某种的程度,会延续到来生去,就是一个人的个性、人格特质、观念思想或信仰,如果培养到某种强烈的程度,也同样的会延续到来生去,就像黄庭坚学佛和孝顺的本性,显然就和他的前生有着极大的关联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自我激励,思惟暇满难得

第一个,人道的暇满。 就是说,我们无量劫来在三界当中...

得人身有多难

人身不是谁都能得到的,暇满的人身也不是谁都能得到的...

如何让众生相信轮回

问: 如何让众生相信轮回? 索达吉堪布答: 是否相信...

嗔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

什么叫杀呢?断有情命,以嗔恨之心,来断绝有情众生的...

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只有过程

空性的智慧,它是一心三观的前方便。一个人没有经过空...

为何世俗的快乐会带动生死轮回的痛苦

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在内心的深处都有一种天生的本能...

倓虚法师智斗阎王死而复生

一、到阴间去了 在当时,闹时令症的人最怕闹肚子,只要...

情关难过,欲界难出

佛陀告诉我们:爱不重,不生娑婆。又称我们人类是有情...

佛陀灭火的因缘

失火了!失火了! 盛大的狂欢酒宴中, 全村人从迷醉中...

秘密用功的法门

修学律宗的有源请教大珠慧海禅师说:和尚修道,有没有...

真正的大道不需要任何神通与炫奇

有一次,南泉普愿禅师偶然到达一个村庄,不料见到庄主...

多次拒绝皇帝封赏而被流放的禅师

芙蓉道楷禅师是山东沂水人,参投子义青禅师得悟心法后...

守财狗

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

禅师们面对死亡时,是如何的呢

佛经中说,人死之时,四大分离,如生龟脱壳,痛苦不已...

【推荐】机深祸深,量大福大

古人说机深祸深,量大福大,劝诫世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

为什么要忍

生活难免遭遇各种各样逆境,面对这些人事,人多半会无...

投生到四天王天的因缘

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淫...

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一、...

施戒得名利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法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一...

傲慢障道--阿难的悟道因缘

佛陀在世时,他带着弟子在一池边坐下来,有一位比丘问...

「十方佛」是哪十尊佛

十方,梵语 dasa disah,巴利语 dasa disā。为四方、...

网络学佛人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当今时代网络发达,佛学方面的信息很丰富,现在的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