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一位出家僧人写给父亲的信

2016/05/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位出家僧人写给父亲的信

尊敬的父亲大人慈鉴:

出家两年余未亲闻您的慈音,12月28日路经福州与您通话,悉知家中一切安好,又因父亲能想通并接受我走出家修行之路,而非常高兴,非常欢喜。您的支持与慈允即给我很大的鼓励,我若不能修行成就,将拿什么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明代佛教高僧莲池大师曾说:“父母恩重如山丘,三牲五鼎未能酬。双亲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意思是说,父母恩重如山,即便是用三牲五鼎这种侍候皇帝的供养,也难报答,唯有助双亲解脱烦恼的尘垢,作为儿子应尽的孝道才算完成。

此次去信,一是因春节将近,故写信向父亲、姐姐以及众亲人问好、祝福,二是报平安,免去父亲对出家儿子担心挂念之情,随信寄去两张近期相片,愿父亲见信、见相如见人,一切放心,儿子自会照顾自己,更何况我身边还有很多良师诤友,常常关心、帮助,犹如父母,犹如亲兄弟一般。我将现在的生活、学修状况向父亲启白如下:

今在北方一寺院中,冬天和山东老家差不多,都比较寒冷,至今已下了两场雪,但住宿的房间,以及学习的教室都有暖气,不太冷。穿的衣服、盖的被子等都是寺院统一采购的,在这里衣、食、住、行一切合理开销都是寺院给报销。我们个人基本上可以不畜钱财,“利和同均,按需分配”,基本实现共产主义,这种做法在其他寺院或社会上的公司、单位都比较少有,我们寺院这样做的原因,是要真正培养一群优秀的佛教僧伽,让我们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地修学佛法,乃至每个人的父母都有可能被接到寺院办的慈善敬老院中养老,安享晚年。佛教的振兴和弘扬,靠的是真正有内涵的出家人,所以从最初的剃度、受戒,到平日的学修都尽量做到如法如律。

我来到僧团之后,学会了很多事情,比如包包子、炒菜、做饭等等。在一个团体中生活,依众靠众,互帮互助,尊重接纳,善良慈悲,与社会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欺上瞒下、鱼死网破截然不同。我们营造的是如孔子说的大同世界,佛陀说的十善社会,乃至人间净土那样的纯善环境,这是一份崇高的人生宗旨,为利益一切人而去努力,这种发心是最珍贵的。

我时常在思考、抉择,人生的价值意义何在?财、色、名利、地位都是短暂的快乐,而且一生就忙碌于此,我觉得这样毫无意义,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出家前的两三年就是对这个问题想得透彻、明白,才有舍弃世间的一切、割爱辞亲、进入佛门的决断无畏,即使如泰山大的困难,也要踏平它;大海挡路,也要舀干它。

那时的心情的确是如铁石一般。出了家,也是不断思考这个问题,使我的修学不断增上。不曾因为衣食无忧,生活安逸就悠悠卒世。父母养育,师长教导,善友护持的恩德,成就了我坚定的人生目标,此恩难忘!

我们寺院,以及师长,不仅有“食”(物质方面),更具有“法”(佛法内涵),我住在这里,身安心亦安,能如法修行办道,所以我们不像世人眼中的出家人是避世、消极,“青灯伴古佛”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我们是三学增上的佛教僧伽,看透了五欲六尘的真相毫无意义。

世间人永远被虚幻的苦乐所蒙蔽,一生忙碌,终归梦幻;进而感受到佛法带给人的启示,是极具真实意义的。两年的修学生活,更是证明佛法真实不虚,所以这条路我必定是要走到底。

非常希望父亲您也能和我一样,亲自体会到佛法之真实不虚。在家中,闲时无事,就看一看我曾给您寄去的佛学书籍,乃至有精力,各方面允许的情况下,到寺院看一看出家人的生活,也可当作是一次旅游,至少了解一下您的儿子为什么为了佛法而如此“痴迷”?

佛教到底有什么吸引力?使得从古至今千千万万的人,上至皇亲国戚、士人大夫,乃至学者、儒士、平民老百姓,都至诚恭敬顶礼在佛陀的座前。现在的佛教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可以说佛法已普遍为世人所接受,他们难道都是失去生活勇气的懦夫吗?

数亿人信仰佛教,绝对说明,佛教有真实内涵,世界上的聪明人都已认识到佛法真实不虚,而深入佛法的大海,受益无穷。

希望父亲多多保重,能有一个好的身体,这是一切的本钱。您年轻力壮时,为了我们一家四口人,付出了很多很多,您流的汗,都是为儿女而流;您的腰肌劳损也是因为我们劳累过度而致,每忆及此,往往泪沾衣襟。

古人讲,忠孝不能两全,我何偿不想亲自奉侍于慈父膝前,寒暖儿问,心话子听,但今既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己任,暂辞慈亲,为的是在净土成为永恒的菩提眷属。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千古美谈。“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是出家人的本份。

尽书千言,不能表达一片赤子之心;纵笔万语,不能表达对慈父的感恩与思念,就此搁笔吧!

祝愿慈父:

佛光注照,菩萨护佑,身心康泰,六时吉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孙红雷:母亲靠捡垃圾把我养大

小学四年级时,孙红雷得知,家里要推迟两个小时吃晚饭...

有一众生未得度,诸佛终宵泪不干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其实就像我出家了,也依然走...

大安法师:如何拯救已过世的父母

问: 师父,我有个问题,就是对我们已经过世的父母。...

慈学长老尼:出生与出家之难

出生难 我的名字叫慈学,是出家的时候师父赐的。俗名林...

居士着僧衣,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

【原文】 圆顶方袍,则知三衣,僧服也。发其首而僧其衣...

守戒的僧人

释尊在舍卫国祗园精舍传法的时候。一天,许多化缘归来...

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

凡要出家先应知道,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我为...

父母的无尽深恩大德

因为父母有此无尽之深恩大德,所以我们必须尽此生中,...

四种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起,万虑顿消。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重要。心中唯...

没有比修空性更重要的事情了

无明的力量很强大,它不仅在这辈子欺骗了我们,而是生...

坦荡面对挫折,从容迎接失败

从记事开始。我们便在得意与失意之间生活。 求学时,...

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我们曾经看到一段格言说到,竭忠尽孝,谓之人;治国经...

念佛好,还是念观音好

昨接来书,不胜慨叹。既知其病,又知其药,不肯即服,...

同样是动物,为何不同命

现在有些人爱狗如命。许多种狗的食品都是进口的。心爱...

佛弟子做买卖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佛教徒的品行开始被人认同。起码在社会...

海涛法师:如何消灾解厄呢

问: 因为胰脏癌症指数偏高,在做全身的检查,等待医...

【推荐】是爱,还是交易?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

七大原因偷走幸福

什么是幸福?时下流行一种诙谐的回答这样说:幸福就是...

梦参老和尚30句法语开示

01、想调伏无量劫的烦恼,我们要以善止恶。用善念来对...

让生活小习惯优化你的生活

1、坚持早起。 你有没有聆听过清晨第一声婉转的鸟鸣,...

纪念本焕长老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好好修行

眼里要有大众的影子,耳里要有大众的声音,心里要有大...

人生郁郁寡欢,该如何摆脱这种状态

问: 我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不知不觉中总觉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