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

界诠法师  2020/06/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

凡要出家先应知道,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我为何要出家?

一、出家的动机

是因世俗烦杂?事业挫败?感情失落?家庭变故?还是认为僧家清闲?寺院清净?或感悟人生,无常厌世,追求真理,信仰佛法,了脱生死?

出家不仅出世俗之家,更应是出生死家,出烦恼家,出三界家。为报恩,为度生,为成佛之远大目标而出家。

唐玄奘大师之宏誓:“近光遗法,远绍如来”之壮志。

出家非为衣食,非为安逸,非为消极,更不是一时冲动感情用事。既舍世间之名闻利养以及父母亲属,应为修道、弘法、护教而献身。

二、出家的安住

出家将身住寺院,心安道上。

世俗生活是五欲自在,放纵率性,愚痴贡高,刚愎自用。出家则改为少欲知足,进退有度,三业严谨和调柔谦下。

从世俗的喧闹到寂寞平淡,朝夕伴随钟鼓,孤灯独影。

从丰富多彩到重复单调;从为所欲为到种种约束;从家人的依赖到单身独立;从信仰单纯到法义繁杂。

出家能承受一切,诸如称、讥、苦、乐、利、衰、毁、誉。

律中所说,所谓“三常不足”,少吃、少衣、少睡眠。令知无常之苦,知苦、厌苦、离苦。

三、出家为何事

先修福行:为众执劳,以学经教,为长智慧。切勿早早去住山、闭关,更不要未知而讲法、收徒、接寺院、当住持,也不要应付经忏佛事。

学会吃苦、吃亏、耐劳、谦卑、忍让,集积资粮。

偷闲偷安,莫攀比,莫悲观,依僧团,明因果。

沙弥学处中,应具五德:发心出家,怀佩道故;

毁其形好,应法服故;永割亲爱,无适莫故;

委弃身形,遵崇道故;志求大乘,为度人故。

四、出家的种类

出家分身出与心出。有身出心不出,有心出身不出,有身心俱出。

出家有学教弘法,有专事修行,有执事住持,有应付经忏,有随缘参游。

未出家前从影视或从书本上认知的佛教,到现实身边的佛教,从做居士到身为僧人,有一定差距。

五、出家择师

有择师之名闻、业绩,分享光彩荣耀;有择师之名大却师无暇教导法义;有择师之无名却又教不了。律中要求:十夏以上,知法知律,能勤教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我今天在过堂的时候,看见各人吃饭,渐渐有些散乱。吃...

明海法师自述出家的心路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缘,看了一本介绍弘一...

人不可貌相,有很多和尚是异相

人家说聪明不过衲子,衲子,就是指出家人说的。你不要...

出家人穿着衲衣有多种功德

衲衣,就是用世人丢弃在粪堆上或者野外的朽坏破碎的衣...

印光大师为何对女众出家甚是反对

问: 弟子在《印光法师文钞》中读到印祖对女众出家甚...

遁入空门的四位女明星

一、陈晓旭 只要提到林妹妹,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陈...

如何择法择师

问: 如何择法择师? 智慧法师答: 《瑜伽师地论》里...

讥呵僧众过失,说僧团是非,将自失善利

若见是非之事,不得讥诃。若发言嫌责者,自失善利,非...

坐禅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

坐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不断地放下...

了幻法师《超越情爱好修行》

自笔者的《佛法与婚姻》一书2005年流通以来,收到不少...

同样是动物,为何不同命

现在有些人爱狗如命。许多种狗的食品都是进口的。心爱...

【推荐】是爱,还是交易?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

阿育王造塔供养胜缘

有一天,阿育王派遣使者前往觐见优波崛多尊者,告知国...

化解嗔心的方法

以前曾简单地讲过贪、嗔、痴的嗔;嗔的害处是何其的多...

六祖禅法之三句口诀

简略地介绍六祖禅法,有三句口诀,这三句口诀,就是在...

佛说戒德香经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贤者阿难闲居...

不要错解「恒顺众生」

关于吃素有违缘的问题,有人说:如果坚决不吃肉使父母...

圣严法师《先接纳别人才能沟通》

一般人所认为的沟通协调,就是让别人接受自己,往往忘...

一边念佛还杀蚊子,可以往生吗

问: 一边念佛,还有杀蚊子,还可以往生吗? 大安法师...

精进努力是一切成功的载体

我们已经知道了拜佛菩萨与拜神的区别。佛菩萨没有分别...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

婚葬酒席会杀害许多生命该怎么办

问: 按照农村习俗,婚葬要置办酒席,会杀害许多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