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阿育王造塔供养胜缘

2016/04/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阿育王造塔供养胜缘

有一天,阿育王派遣使者前往觐见优波崛多尊者,告知国王即将率众前去请法。尊者听到消息后思惟,如果阿育王浩浩荡荡率众前来,劳师动众对国力便有所损减。于是,尊者告知使者:“我会亲自拜访阿育王,请大王不须前来。”接获消息后,阿育王立刻造船迎接尊者,并于全国各地修整道路。为了摄受阿育王,尊者带领了一万八千位阿罗汉抵达摩偷罗国。”

当阿育王一听到众圣僧们已经踏上国土,生大欢喜,立刻取下价值千万的璎珞准备供养尊者。阿育王于是率领大臣与眷属们前往尊者之处,五体投地做最敬礼,并长跪合掌说道:“比起本王统理阎浮提,都没有今日见到尊者这样地欢喜!看到如来的弟子尊者您,就如同亲睹佛陀一样!”当时,阿育王恭请尊者一行入城,备妥座位恭请尊者入坐,随行的罗汉僧众们则先前往鸡雀精舍。阿育王对尊者说:“尊者相貌端正,威仪庄严,身体柔软,反观本王却是皮肤粗涩,长相丑陋啊!”尊者于是为大王说此偈子:“我行布施时,净心好财物,不如王行施,以沙施于佛。”

此时阿育王告诉大臣们:“我过去生捧一沙土供养佛陀,就能获得今生为王的果报,你们为何还不对世尊生起恭敬之心呢?阿育王于是请求尊者:“恳请尊者引领我朝礼佛陀曾经说法弘化之处,本王当前往供养礼拜。”于是,阿育王率领四兵军众,带着种种香花、幡幢、伎乐等供养具,在优波崛多尊者的带领下,前往朝礼圣地。

当一行人抵达蓝毗尼园时,尊者说:“这是如来出生的地方。”阿育王立刻五体投地供养礼拜,并下令在此处建造佛塔。接着朝礼菩萨六年苦行、接受牧羊女供养乳糜之处。一行又来到菩提伽耶佛陀成道的菩提树下,尊者告诉阿育王:“这里就是菩萨以慈悲三昧之力降伏众魔的扰乱,最后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圣地。”阿育王即以无量珍宝供养,并在此处建造宏伟的塔庙。

后来,尊者带领阿育王抵达拘尸那竭国,说道:“如来弘法度众圆满后,就是在此处示寂,入无余涅槃。”听闻此语后,阿育王顿时忧恼迷闷仆倒在地,啼泣泪流。于是决定在此地供养种种宝物,并建筑庄严的塔寺。当时,阿育王再度祈请尊者:“我非常希望能够见到佛陀,而世尊的诸大弟子们皆为其所授记,也希望供养诸大弟子们的舍利,请尊者引领我参礼。”尊者赞叹阿育王:“善哉!大王能够发起如此殊妙之心,真是太好了!”

于是尊者继续带领阿育王来到舍卫国的祇桓精舍,指着前方的塔说:“这是舍利弗尊者之舍利塔,大王应当供养。”阿育王问道:“舍利弗尊者有什么功德?”尊者回答:“舍利弗尊者是如来座下的第二法王,常随如来大转法轮。”阿育王生大欢喜心,布施十万两珍宝供养舍利弗尊者的舍利塔。

接着来到大目犍连尊者的舍利塔前,尊者说道:“大王应当供养这座舍利塔。”阿育王请问:“大目犍连尊者有何功德?”尊者答覆:“大目犍连尊者是如来座下神足第一的弟子,他用脚触地,地即震动上达天宫,此外,尊者还曾经降伏难陀龙王和跋难陀龙王。”阿育王随即布施十万两珍宝,供养大目犍连尊者的舍利塔。

紧接着参礼大迦叶尊者的舍利塔,尊者说:“此处是大迦叶尊者用功的禅窟,大王应当恭敬供养。”王问:“大迦叶尊者有何殊胜功德?”尊者答:“大迦叶尊者少欲知足,是修苦行头陀第一的弟子,如来曾经分半座礼遇尊者,并将衣钵传授予尊者,尊者愍念众生,于如来灭后住持正法。”阿育王即刻布施十万两珍宝,供养大迦叶尊者的舍利塔。

接下来朝礼薄拘罗尊者的舍利塔,尊者说:“此处是薄拘罗尊者的舍利塔,大王应该供养。”王问:“薄拘罗尊者有何功德?”尊者答:“薄拘罗尊者是佛陀无病第一的弟子,他一生寂默无言,甚至不曾为人说过一句佛法。”阿育王一听,只供养此舍利塔一钱银子。随行大臣请示阿育王:“诸位尊者都是如来座下的大弟子,功德一样殊胜,为何大王只供养薄拘罗尊者舍利塔一钱银子呢?”

阿育王以偈回答:“虽除无明痴,智慧能鉴察,虽有薄拘罗,于世何所益?”阿育王话声方落,刚才供养薄拘罗尊者的一钱银子竟然从舍利塔中飞出来,回到阿育王身边。众人见状,纷纷异口同声赞叹:“此事稀有!薄拘罗尊者真是少欲知足,连一钱银子都不需要。”最后,一行人来到阿难尊者的舍利塔前。尊者说:“此处是阿难尊者的舍利塔,大王应当至诚供养。”王请问:“阿难尊者有何功德?”尊者答:“阿难尊者是佛陀的侍者,也是佛座下多闻第一的弟子,佛灭度后,尊者于首次经典结集中诵出经藏。”阿育王立即布施百亿两珍宝供养此塔。大臣们又好奇地问阿育王:“请问大王为何供养阿难尊者,胜过前面几位尊者呢?”

阿育王以偈回答:“如来之体身,法身性清净,彼悉能奉持,是故供养胜。法灯常存世,灭此愚痴冥,皆由从彼来,是故供养胜。”

典故摘自:《阿育王经·卷第二》、《释迦谱卷五·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记·第三十一(三)》

省思:

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佛塔或右绕、或礼拜、或供养者,当得授记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转,一切宿障、一切罪业,悉皆消灭。”导师 上惟下觉大和尚亦曾开示:“如果是以恭敬心、清净心、虔诚心、平等心来布施、供养,就是最大的功德。”行者当把握因缘,广修布施,或造塔、或供养、或礼拜,皆植下众善之根,成就生生世世成佛的胜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宣化上人:真正的济贫

美国现在发起济贫运动,而我一到美国,就批评这一件事...

礼佛有无量的功德

如果按照要求如理如法进行顶礼,则有无量的功德。 《佛...

秤锤祖师散财施妻

云南有一位秤锤祖师,明朝人,姓蔡,住昆明小东门外。...

有财有势的人广行布施为何却堕落在恶道

虽然现代有许多有财有势的人广行布施,但不一定就会获...

用钱财可以做的七种功德

佛经中有云:生活中,用钱财可以做的七种功德有:建造...

贫穷的人有七种布施

贫穷布施难。然而,佛陀告诉我们不用财物也能布施。称...

布施越多福报越多

从佛法的因果关系来讲,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

少施获大福报的僧福田

昔日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净住说法,当时城中有九十六...

应不应该教育孩子向善

有位居士和我诉苦:她从小教育孩子要善良,要心存善念...

千辛万苦求佛偈

从前有一位修道人,名字叫做善信。他出生的时候世上已...

垃圾车定律

有一天,打算到机场,因时间来不及,因此,我拜托一位...

野百合也有属于自己的春天

很多朋友都喜欢憨豆先生,该片票房在欧洲突破1亿美元...

精勤修善得梵天之福

佛陀住世时,曾经在古印度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

怎样克服虚荣心

在克服自己的虚荣心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虚荣心到底是...

佛法,一种终极智慧

一 佛,就是觉悟了的你自己,以及给予你启发和帮助的人...

如何才能不被外界的评论所干扰

阿拘拉和他一些朋友来到精舍,想要听闻佛法。他们先去...

自他快乐的八个秘诀

一、秘诀简介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部藏传佛教的论典《...

普贤菩萨和《妙法莲华经》的因缘

中国的菩萨,观音菩萨和众生缘分最足。普贤菩萨的感应...

圣严法师《话头是什么?》

话头禅的修行,是以一句话头来达成下列目的:第一、话...

虽然身体还没往生,但心早已过去

你想凭自己的功夫往生,是不可能的。这样可就不空费了...

证严法师:发挥自己的功能才是人生

人要能发挥功能,才是人生;人若没有发挥功能就是众生...

夏季7种食物清热消暑又养心

1、金针菜 可补气养血、清热去湿、解除忧愁愤怒,也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