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圣严法师《话头是什么?》

圣严法师  2010/10/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话头禅的修行,是以一句话头来达成下列目的:第一、话头能治散乱与除昏沉;第二、话头能使我们的心集中、安定;第三、话头能使我们的心统一和入定;第四、话头能使我们开悟。

话头又被称为‘不死之药’、‘甘露’或是‘金刚王宝剑’。金刚已是非常坚固,金刚王更是金刚之中最好的,所以金刚王宝剑是宝剑之中最锋利的,能破除一切坚硬的物体,而不被任何东西所破。

金刚王宝剑的作用是‘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此处所说的‘佛’,指的是好境界、好现象或好念头;‘魔’则是指不好的境界、不好的现象,以及不好的念头。心中有好境界、好现象,要提话头;心中生起杂念、妄想、烦恼、冲突,或是身体出现任何障碍,也要提话头。无论遇到身心、环境的任何状况,都要提起一句话头,斩断所有一切好的和坏的状况。金刚王宝剑不仅能将妄想、杂念一扫而尽,还能摧破烦恼魔、生死魔、五蕴魔或天魔等一切魔障,如此强大的威力,若是不知运用,实在很可惜。

心无挂碍 真智慧现前

禅宗有一则公案说:文殊菩萨曾经拿着宝剑要追杀释迦牟尼佛。诸位也许会想,菩萨是要造反了吗?不是!这则公案寓意着众生的愚痴。有些人修行修得相当执着,常常希望能见到、听到佛菩萨的显现,或是能得到神秘经验、感应,这都是一种执着的心态。烦恼是一种执着,贪恋生死是一种执着,将佛菩萨、神秘感应当作冀求的对象,也是一种执着。

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文殊杀佛’是譬喻以智慧宝剑断除一切执着,因此禅宗祖师们才会说:‘逢佛杀佛,逢魔杀魔。’将魔和佛一起杀,心中无一丝挂碍,才是真正的不执着,否则无论执着什么,都是一种烦恼心。《维摩经》说:‘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僧)求。’意即不求佛、不求法、不求僧,智慧才能真正现前,才是真的运用禅法。在临济宗义玄禅师的《临济录》里也说:‘逢着便杀。’这个‘着’是执着的着。有人会觉得似乎祖师们的杀心很重,怎么见到什么就杀什么,杀气腾腾满可怕的。其实,这都是要修行者决心放下一切,不执着任何一样东西,真智慧才会现前。

开悟之后 用话头保任

一般人通常会执着哪些东西?一种是执着身体,叫做‘身见’,另一种是执着和身体相关的事物,乃至于观念、名位、经验等,所以禅宗的祖师们发明话头,要以话头将所有执着心赶尽杀绝;若是舍不得杀、舍不得赶,将是个烦恼鬼,会为四种魔所困扰,其中,遭受天魔困扰的人,就是因为心中有执着。有些人能放下一切,但却相当执着于自己的修行经验,并且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修得很好,这种人虽然信心坚固,慢心却也同样坚固。会执着自己的经验,就是因为没有处理自我的魔障。

话头是金刚王宝剑,这把宝剑是在有散乱心、烦恼心出现的时候用,并且在开悟之前用,开悟之后继续用。为什么开悟之后仍然要用?若是开悟之后执着自己的悟,就成了执迷不悟,所以悟后仍然需要继续用话头,这是‘保任’。悟前悟后都能用,所以话头是一种非常好、非常干净俐落,而无一丝牵挂的禅修方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佛教与生活之三》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我们已经讲过了两次的佛教与生...

【推荐】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我们这一生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想要...

为什么学佛后会遇到不如意的事

最近有一些同修来信,发贴,诉说在念诵《地藏菩萨本愿...

习气刚形成时怎样对治

问: 习气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当习气刚刚形成时,怎...

参禅琐语

1、二六时中不间断的看取本来面目。看到心路绝,妄情消...

佛弟子如何看待婚外情

问: 作为佛弟子,该如何看待婚外情? 大安法师答:...

当别人冤枉我们,要解释吗

问: 当别人冤枉我们,或者对我们不了解,我们要解释...

海涛法师《关于皈依与律仪的问答》

1.三皈依以后,若有响应五戒的承诺,是不是代表已经受...

虚心接受别人的责骂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意思是说,善良...

圣严法师:消融自我

自我的消融,是要从自我肯定及自我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完...

如何帮助自卑的人

自卑的人除了会带给自己烦恼,往往也会有自大的心态。...

圣严法师:如何看待堕胎

问: 最近有一个年轻的妈妈,把生下来的孩子掐死后,...

开过光的东西就有了灵性了吗

我们常常听到他人说,这件佛珠是开过光的,那个貔貅是...

学佛人常犯的三个毛病

第一个就是佛呆子,在生活中间不知道运用佛陀的智慧,...

百千万劫难遭遇——人身难得

那么有没有的来的话,我们这里再给大家点及一下。首先...

佛陀的三十二相从何而来

有很多人都听说过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是说佛...

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 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

在娑婆打滚得越久,要出去就越困难

有了信心以后要发愿,净土的愿是二个:第一个厌离娑婆...

河潭和尚念佛成就的不凡事迹

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位在韩国佛教界不太出名的老和尚...

正确的助念心态

凡人即将死亡,乃生命中最为微弱时刻,许多临终者面对...

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

各位尊敬的护法居士大德,每年的九月份,也就是水陆法...

十奢王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阎浮提有个国王,名叫十奢王。国王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