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正确的助念心态

2013/12/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正确的助念心态

凡人即将死亡,乃生命中最为微弱时刻,许多临终者面对死亡不知所措,此时助其正念,指引其焦虑迷茫的心灵回归本来清净快乐的西方家园。帮助一个即将堕落六道的人出离生死苦海,化短暂为永恒,找到他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归宿,使其一期的生命圆满而无憾。我们北京莲华助念团在多年的助念实践中,深感佛法真实不虚、弥陀悲愿广大,实为沉沦六道的众生最可靠依怙之处。现将我们在助念活动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广大莲友交流分享,以期互相勉励策进,共蒙法益。

根据我们助念团北京地区2010年全年的统计,助念亡者总计80余例,病人临终关怀5例。其余有抢救后助念的,已入冰柜里拉来助念的,还有横死的,最小的亡者十五天大,最大的亡者一百岁。各种癌症比例高达80%以上。大部分临终者在死亡的前后,遭受了外力的极大干扰。24小时探试约70余例腹部热,一例膝盖热,三例胸口热,三例头顶温热。试问五浊恶世众生临终时无人帮助,都去了哪里?印光大师云:“临终助念,譬如怯夫上山,自力不足,幸有前牵后推,左右扶掖之力,合可登峰造极。”可见,助念是何等的重要。

参加助念的利益

《华严经》言:“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吾人发心行助念之善因,必得助念之善果。临终助念,不但利益亡者与其眷属,而且利己。

一、现在利益:为人助念,当下即是培己福德,增长善根,盖弥陀名号即是多善根福德,是故称之,获益匪浅。又为人助念,当下即是弘通六字洪名,令未闻者得闻,已闻者熏习,必得弥陀如来放光加持。又藉由助念因缘,明解临终之种种利弊得失,增长阅历,累积经验,以为自身将来临终前所防患。又为人助念,最能切身体悟世间虚幻,人命无常,藉此激发道心,精进用功念佛。又为人助念,亲眼目睹亡者脸色红润,遗容安详,身软如绵,瑞相显著,必然法喜充满,增上念佛信心,将来自身面临死亡,不会恐惧不安。故为人助念,助人生西,是感报弥陀恩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二、当来利益:今日我为人助念,将来临终之时,自然也会有人为我助念,因果使然。印光大师开示:“肯助人净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报。”又因我助念而往生西方之菩萨,必定感恩图报,他日我临终时,此诸菩萨亦侍佛前来迎接我。又为人助念,结缘法宝,伺机方便引导家属入门学佛,施行佛事,冥阳两利,功德无量。

既有此等现当利益,是故若闻有人临终垂危,应当暂放世务,发心前往,安慰劝勉,为其助念。助念之殊胜,乃在名号之德用,能利济一切凡愚,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平生念佛为业者,虽然临终病苦缠身,正念难起,但有善友助念之缘,扶持之力,自可一心称念佛名,蒙佛慈悲摄受,莲登九品。即令素未修净业者,众人异口同音,一句佛号,充塞于耳,随念于心,亦得往生。乃至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地狱相现,若生怖苦忏悔心,一心专念佛号,亦得蒙佛接引,回归莲邦。

助念时常见之错误心态

一、求临终亦得人助念:许多参与助念莲友,皆期待自身临终也能得人助念,此是有求之心,对待之法,以自利为出发点,应当舍弃。

二、不敢探视亡者遗容:初参与助念之莲友,大多不敢瞻仰亡者,深怕被吓到,此因视亡者为鬼魂,故内心产生恐惧。若将亡者视为自己亲生父母,则惧怕之心自然消失。

三、深怕孤魂野鬼冲煞:不明佛号威神力之人,虽口称洪名,心中仍怕被鬼冲煞,此为不解名号真义,故信心薄弱,若能体悟名号本原义,自然无所顾忌。

四、要替亡者担当罪业:不识佛法之人,妄言:“为人助念,使亡者往生西方,助念者要担其未了罪业。”此种邪知,障人行道,危言甚深。其破除之道,乃依法不依人。

此外,担心冤亲债主找上,或亡者跟随回家等,皆是对阿弥陀佛没信心所致。

助念应具的正确心态

一、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菩萨道行者,无非上求下化,发心帮助亡者念佛,使其得到弥陀的救度,此是菩提心之流露,亦是修行方法之一。

二、观想自己就是亡者。古诗云:“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试问自己若是亡者,能接受开示否?能随大众念佛否?能生净土否?

三、观照无常,了悟生死。助念之时,容易启发生必有死、会必有离之真理,此为亡者对助念者无常理趣之开示,应感谢亡者之教化警示。

四、称佛本怀,感报佛恩。为亡者称念六字洪名,开示名号意义,劝勉回归西方,即是随顺佛陀教诲、践行教法之最佳时机,亦是感报佛陀救度之恩的最好方法。

五、协助丧家,料理后事。一般而言,丧家失去亲人,皆悲恸万分,手足失措。藉由助念因缘,可以协助眷属遵依佛制,如法处理后事,此对丧家安定身心有莫大帮助。

总之,发心助念者,应以感恩亡者的心态来参加助念,自可去我慢我执,发菩提大心,与道感通,与佛感应。助念乃真实功德,也是自己将来往生西方的重要资粮,调整好心态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助念过程能否如理如法地进行,亡者家属的配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家属配合,时间也可有保证,我们助念到亡者身体柔软,皮肤有光泽,最后浑身凉透,有解脱相现就可以结束助念了。然后告知家属,依经记载,七七四十九天内如何做功德回向亡者。《地藏经》云:“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或供养经像,或造佛菩萨形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灯,或施常住。如是三白病人,遣令闻知。假令诸识分散,至气尽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来。但高声白,高声读经。是人命终之后,宿殃重罪,至于五无间罪,永得解脱。所受生处,常知宿命。”

助念过程中的回向、开示,应该安排专人负责,其余人员静下心来,止语,一心念佛。共同发心求佛力加持,摄受亡者往生极乐。如此即可,剩下的事完全交给阿弥陀佛。

助念(临终关怀)现在越来越普遍,但是现状也不容乐观,一些不如法的现象也很常见。助念是人在临终时,有善知识助其提起正念(信愿),以六字洪名助其往生西方。净土宗是二力法门,佛力为主,自力为辅,我们只是助缘,而现在有一些助念团体却错误地认为是自己把亡者送往西方极乐世界,这不仅与净土往生教理不符,也反映了助念者自心中的我执、我慢。

我们总结了三句话作为自己助念的理念:

一、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事情!

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亡者自己的事情!

三、依照经典如理如法地助念是我们助念团的事情!

总之,切记助念要以亡者的利益为最大,我们不要成为亡者的冤亲债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何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那么去佛不远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真相:阿弥陀佛离我...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具足了信愿

问: 弟子听您讲经已经几年的时间了,在您的教导中越...

圣严法师《有聚有散才能成长》

俗话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见爱情、友情、亲情虽...

念佛法门,他力易行,横超生死

凭自力修戒定慧的通途八万四千法门判为难行道。念佛法...

人死后为何要为亡者做功德

问:人死了以后,家属在七七四十九天内还要吃素念佛,...

宏海法师:弥陀要解

第一讲 好,各位,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莲宗十一祖省庵大师画传

一、父亲早亡,少年出家 省庵大师(公元1686-1734年)...

宣化上人:临终念佛忏悔灭罪

在临命终的时候,这暖、息、识将要断的时候:暖、息、...

日常实修的要径

一、出离心 虽然在世间,我们不很贪恋。既有这些缘,我...

太虚大师:以佛教的道理来使人类进步

导语: 不明佛教真相的群众心理建设人间佛教,要先从...

牛过窗棂,为何尾巴过不得

禅宗公案中有一则牛过窗棂的著名典故。五祖法演禅师说...

证悟无我时,痛苦才会消失

佛经上有一个绳子和蛇的比喻:某人在黑暗中走进一间房...

对待孩子的八个策略

朋友带着一岁多的女儿来玩,小家伙有个癖好:摔东西,...

如何劝说父母皈依三宝

问: 如何劝说父母皈依三宝? 大安法师答: 三皈依是...

煽风止沸

古人说:以德伏人者昌,以力伏人者亡。世间大多都是以...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来求法不施予

《集颂》:1、他来求法怀嫌恨,恚恼嫉妒不施法。或作变...

是否只要至诚了教理就会透彻

问: 印祖在一篇文钞中这样开示:倘有余力,诸大乘经...

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到的工作不想做

道德首要做人基,学是成就功德地,耐得人事多历练,心...

恶行可以掩盖一时,却不可能掩盖一世

离开青青草原的灰太狼一身的轻松,我一定不会回来的!...

法师,请问我能出家吗

时常有人问我:法师,请问我能出家吗? 虽然每次我的...

为官无功便有过,为僧无德便有罪

清朝才子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古时有一官...

唐代中原著名高僧一行和尚

一千二百六十年多前的唐开元年间,一位身披袈裟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