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日常实修的要径

黄念祖老居士  2018/04/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日常实修的要径

一、出离心

虽然在世间,我们不很贪恋。既有这些缘,我们就随缘。有许多责任,夫妇之间,有夫妇的责任;父母对孩子,有父母的责任,都要尽我们的责任。现在和过去不一样。到了末法,女的比男的容易成功,都是倒过来了。所以现在女居士,要把握住这个机会。确实,女的比男的好修,男的不大容易信,事情也繁忙。你看看,一个家庭,女的信的多,男的信的比较少。女的总之可以抓住点时间,多修一点,多生一点信心。我们现在是在家人,但是对于佛法,同样要担重担。现在,因为你们年纪轻,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应把它看淡,一切惹人心醉的男欢女爱、家庭幸福、轻歌妙舞、酒绿灯红、权势富贵,种种的花花绿绿,都是肥皂泡,都只随缘而已,不留恋不执着。所以有个出离心,把它看淡,才能自由,不受缠缚。

二、慈悲心

慈悲心是我们的根本。释迦牟尼佛看见鸟吃虫子,他就舍弃自己一切去修道。是为利他,不是为自己。慈悲心是我们的根本。我们修行,一个是慈悲,一个是智慧。如鸟的两个翅膀。所以我们要有慈悲心,就像《谷响集》里说的,我们要利他,不是老为个人打算,处处为自己。我们是利他,最大的利益是让他觉悟,所以我们要觉他。要使别人觉悟,首先自己要觉悟,就须自觉。刚才已经说过了,觉悟是最大的利益,自己觉悟,自己就得到了最大的利益。所以为利他,就觉他,为觉他而自觉,也就是自利。这都是从慈悲心出发的。所以我们老要护持自己的慈悲心,从慈悲心出发。诺那祖师说:“每一年的年底都要自己结结账,自己看看,我这一年的修持结果,是不是更慈悲了一点,更明白了一点。”这话再好没有了,又简单又明白。我们学佛为的什么?就是为大家都慈悲一点,明白一点。刚才讲的智慧跟慈悲,就像鸟的两个翅膀,鸟剩了一个翅膀就飞不起来了。人生又不慈悲,又不明白,只是个活死尸。我们就是要慈悲一点对人有利益,明白一点才能给大家谋利益。有个笑话:妈妈脑袋上有个苍蝇,愚痴的儿子拿着斧子劈苍蝇,把妈妈劈死了,糊涂虫啊!这个孝顺有什么用!给妈妈赶苍蝇是好事,但拿斧子劈苍蝇,就劈死母亲。只有好心,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要有智慧,才能真实为他人拔苦得乐,但慈悲心是根本,所以必须有慈悲心。

三、正信

正信非常重要,我们信佛,要生的是正信。截流大师讲得最深刻。你若不是正信,念佛、修福,则来生富贵,富贵就生活享受,作恶、造孽。富贵人造种种孽,鱼都吃完了,鱼的眼睛还在动。吃炝虾,虾米在人嘴里还会动,残酷啊!杀生、淫乱,祸害别人,造恶多端,剥削穷人,以强凌弱,种种造孽。命终之后,堕入地狱。问题在于不是正信,正信就是截流大师所说的:要相信我们和阿弥陀佛本体完全一样,没有分别。就是我们的法身和阿弥陀佛的法身,我们的本心和阿弥陀佛的本心,是没有分别的,这是第一。第二、我们要相信,虽然没有分别,可是阿弥陀佛是已经觉悟的佛,我们是还没有觉悟的众生,彼此有天渊之别。

无分别之中就有了分别了,这是第二点。第三、虽然是天渊之别,可是咱们念佛的时候,阿弥陀佛就在我心里头,我就在阿弥陀佛心里头。就像两盏灯,大的灯光在小灯的光里头(阿弥陀佛就在我心里头),小的灯光就在大灯的光里头(我在阿弥陀佛心中),就是如此。因此,我们的起心动念,我们的念佛,跟佛一点隔离都没有。这个灯的光和那个灯的光有什么间隔,就是如此,真是如此。因此,我们念佛,就必定如来悉知悉见,必定最后蒙佛接引,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这是由于正信。我们要坚持这个正信。正信和不是正信的差别如同天渊。正信是往生,不正信的人,今生念佛,来生享福,第三生入地狱。同时就有一个人五逆十恶,杀父杀母,他死后就入地狱。不正信的人和那个五逆十恶只差一步。五逆十恶是死后立即入地狱,不正信的人来生享了一辈子福,再入地狱,前后只差一步。所以我们信佛,应该是正信。

四、求生净土

我们修佛,本应无所求,但是在无所求中不妨像圆瑛法师,他有三求:求福、求慧、求生净土。我们现在是众生,没有一点福报,就处处是苦恼,处处有人打击你,多少人找你麻烦,没法修行,所以要有福、有慧。一点福报没有,有道场不能来;一点智慧没有,在道场听不懂。已经有福有慧,仍要让他继续增长。福德、智慧都彻底圆满了,就是成佛。为了能真正自觉觉他,文殊、普贤都求生净土。所以我们在家修行要有出离心、慈悲心,要坚持正信,求生净土。有道场不能来;一点智慧没有,在道场听不懂。已经有福有慧,仍要让他继续增长。福德、智慧都彻底圆满了,就是成佛。为了能真正自觉觉他,文殊、普贤都求生净土。所以我们在家修行要有出离心、慈悲心,要坚持正信,求生净土。

五、定课与散念

在留学期间也要有定课,不要把它压没有了,要坚持,要雷打不动。定课不妨少,但是不许中断。你现在法本中,是莲师观音三个本尊。可以专选一尊,作为自己的本尊,比较简要。拿这一个做为重点,你才能够有一个随时随地能念的咒。定课可以少一点,比方十分钟,但是还有其它很多的时间可以利用。例如排队、坐车、采购、听无聊的发言,等等这些事,占去你多少时间,这些时间本来很烦人,可是利用来念佛念咒,多好!这是废时利用,我最提倡废时利用。

废时利用的天地非常广阔,而且减少烦恼,你不着急了,什么事你也就安稳了。别人占去我的时间,很着急,很不耐烦,现在反正我念着佛呢!我这儿有正用。所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常常都能提起这一句,这是根本的修持。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本尊,你就念佛号,愿意念咒就念咒,这是散念,同样是根本修持。有的时候碰到为难的事,碰到紧张的事,这个时候你越要念。紧张的事情来了,一着急,脑子会有些乱,在这种情形之下,先抢它几句咒,你再考虑,它就不一样。考试、答问题,都可以这么去做,往往有特殊的效果。这句一定要熟。所以在留学期间,要有一个根本的定课,可以再少一点,五分钟也可以,五分钟总是有的。另外,随时随地散念这一句本尊咒。诺那祖师说,心印与本尊咒,至少有一个,你能不忘。若每天只有十来分钟在用功,这是达不到的。所以就要随时随地在散念。你炒菜,照样念咒,利用废时,很好。在炉边炒菜,又热又有烟,本来很苦恼,转为用功,变废为宝就安乐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黄念祖老居士文章列表

佛弟子每日三省吾身的诀窍

1、晨起:为如母众生发菩提心愿 每个人都习惯了一日三...

契悟当下这一念心

现代人总觉得生命很短暂,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

训练心

如果我们有了错误的知见,那么即使是住在一个深暗的洞...

心力跟佛力是不能分开的

回顾中国两千年的佛教历史,我们会发觉中国佛教在这两...

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

问: 请问师父,何谓一心归命,我们修行净土的行者,...

圣严法师《增上缘》

增上缘,增上的意思是帮忙。他已经在做一件事,且做得...

担水的启示

大家住在灵岩山寺,都是来向老和尚学。那你们就要知道...

处理生活中烦恼的方法

生活中必然会有很多的烦恼。学习佛法就是学习如何处理...

佛开示外道与邪师的辨别法

《佛说金刚心总持论》: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

人人都可以役使鬼神

有人问:你们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吗?答:不但出家人能役...

为什么有些人持戒持得很辛苦

持戒要老实相信,不能要信又好像不信 (一)老实人持戒,...

惟贤长老《净土教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一条发家的规律

杨荣,福建建宁人(现在福建建瓯),官职为少师。少师...

恭敬三宝为自己种福田

我们进入佛门来,信佛、学佛,首先要恭敬三宝!三宝是...

找回幸福感

生活中总有些事比忙碌更重要,比如聆听内心的声音,问...

佛的光明随时在我们身边

我再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一篇故事的隔一篇,讲到...

《观无量寿佛经》图文解说

灵山嘉会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

五种修行心态错不得

佛教是个重实践,重自力的宗教。所谓个人吃饭个人饱,...

炷香增福

唐朝裴休宰相,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儿子裴文德...

王者以百姓为天

齐桓公向管仲请教,一个国君最要重视的是什么?这个要...

哪里没有佛

一次,有位禅师在佛殿里随众课诵,忽然咳嗽了一声,就...

心态决定思想

心态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