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证严法师:发挥自己的功能才是人生

证严法师  2011/05/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要能发挥功能,才是“人生”;人若没有发挥功能就是“众生”。“众生”才需要“佛”救济;“人生”就能自救救人了,何需“佛”救济。

知道反省过去才是正确的人生,若只是随着日子消逝,而纸醉金迷,这叫做颠倒众生。

诚即是发自内心的一份自动自发的精神。有这份自动自发的精神,再辛劳都不会感觉得苦。

人生在世,不能无所事事,懵懵懂懂,虚度一生,应发挥我们的良知良能,以佛菩萨的精神,造福人间。

人活在世间,不说脱离人群,有人难免就会有不同的见解、是非,有是非就会有坎坷困难的环境,这些都是必须去克服的。要克服难关就必须忍,有句话说忍一口气、退让一步,就会海阔天空了,这就是菩萨宽阔宁静的境地。

做人需要的就是一份平常的心,—份平凡的念。如果大家都自觉平凡,人生就平安了。

人生在世,有些人的生命重于泰山,但也有人轻如鸿毛?同样的生命生活在人间,为什么有如此轻重的差别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生命对人生的作为。

如果一个人在人间,每天无所事事,只为自己的生活及爱欲在追求,这种个已的目标,的确是渺如鸿毛了;反之,能发挥生命力,造福人群,如此这个世界就少不了他,他的生命也就重如泰山。

天下事一个人是做不成的。何况我们生活在人间,必须要依靠别人才能生存。

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我们要穿衣服,衣服是否自己能做的呢?即使自己能做衣服,但也需要布啊!而布是不是自己能织呢?纵使自己能织布,但原料的来源,是不是自己可以生产呢?总而言之,一条纱、一条线,都是来自群众,我们也都要抱着感恩的心,因为它得之不易啊!所以应时时抱着感恩心。

人一旦“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精神就会萎靡不振,失去生命的意义。

活在天地之间,若只是随波逐流,让形体随着时间而生老病死,那实在是没有意义的人生;所以应配合社会环境的教育,及古今圣贤对我们的引导,好好探究“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乃至人生意义何在的问题。

人生的生老病死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与其烦恼它,倒不如每天都快乐的过日子。

闲人无乐趣,忙人无是非。吃饱饭没事做的闲人,一定不快乐。然而反观现今社会各个角落,到处人潮,无不都是匆匆忙忙,一副忙碌状,但他们忙得大都不快乐。

为什么呢?因为活得很无聊啊!人如若正事不做,却忙着应酬、打麻将、观光旅游;这种“无所事事忙”,在饱乐之后,一定是疲倦与空虚。

不可为自己的利益,而用甘饴甜蜜的口舌迷惑人,到头来也只是伤身败德,害了自己。

美满的人生,不在于物质、权势、名利及地位;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情谊。 所谓看开人生,绝不是悲观,而是积极乐观;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彻;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及时去做;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什么都知足。

人生最踏实的事,是今日此时有多少力量就尽快付出去做利益人群、造福社会的工作。

肯付出心力为别人服务的人,因抱持义务的精神,能够心甘情愿,任劳任怨;所以无论再怎么忙碌,也会感到无限快乐喜悦。

人生在世,假若欠缺了爱,日子将了无生趣,毫无意义。但如果只是局限于染着的小爱,则容易损人毁已,造成伤害;所以应该发挥无色彩的清净大爱,只有付出不求回报,让被我们爱的人没有压力,欢喜自在。

人生的真、善、美,是在我们的形态中表现出来的。形态的修养能美化人生;慈心不能缺乏亲善的态度,智慧不能缺乏谦虚,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所以,智慧和谦虚二项,一定要平行。

人生是个舞台,有些人一生劳苦,有些人先苦后甘,也有些人先甘后苦,所以说人生是无常的。谁又能下断论说谁是幸福呢?只有爱的精神最可靠。人生最坚固的爱,就是宽大慈悲心,无我的精神,真正的教育;这就是无形的财产,也是人生最幸福的财富。

佛陀训练弟子要有一份宽阔的心胸,如能以他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他人的富有为自己的富有,能这样就是永远最满足的人生,也是永远最富有的人生。

人无时无刻不处在无常的流动中,也常常处在无明风雨交加中,唯能时时自我警惕才可以过一个平安的人生。

人生犹如一场戏,种种的人事烦恼,要随着幕升幕落,不要执着于心上;若能时时刻刻清除内心的烦恼,化为一股清凉的悲懈怠的人是一定会堕落的,人生必须要上进积极,不因境遇的得失而丧失生存的斗志。

人,生在世间,本来就是苦,任凭你说是人中最幸福的人,同样地,也逃不出这大自然的寒暑所带来的苦恼。人间虽有寒暑之苦,但还不致像阴间地狱中,连续不断地炙灼煎熬的痛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八句古言,开悟今人

1、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 --出处:《战...

人生的修养

一、大事难事看担当 人的行为是事。事在人为,有什么...

求一份心安,坦然以对人生路

无相禅师行脚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这时看到有一...

人身到底「难得」到什么程度呢

佛教里有一句大家都听惯了的话:人身难得。到底难得到...

到底什么需要放下,什么需要继续努力

放下,不是禁止,而是努力之后的释然。为了满足欲望,...

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钱上

快乐家园 在这个中国经济增长的初步阶段,人们把所有希...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人一定都会做梦。世界上不做梦的只有两种人:一是至人...

在加法中成长 在减法中成熟

许多人快到生命终结的时候,为什么总是懊悔虚度了一生...

贫贱富贵二法,富含深刻的道理

富,就是要付出;贵,就是赞叹他人,成就好事。贫就是...

证严法师:珍惜食物,挽救未来

全球各地频传粮荒,然而富裕地区的人们似乎毫无所觉,...

一切烦恼都在五蕴中累积

学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识」五蕴,因为,我...

证严法师:生活,淡泊简单就好

△ 有的人不仅图享受,还追逐时尚流行、虚荣、奢侈,...

佛敕目连度度化梵志

(上)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诸菩萨、四众弟...

【推荐】勤则不病,不勤则病

示耳之曰:勤则不病,不勤则病,勿谓夙业,其报甚近。...

星云大师《六根互用》

我们必须引导自己的六根,超越五欲六尘的业恶,来达到...

神通不是辨别正法与邪法的标准

神通,根据佛经上讲,有妖通、报通、证通。证通就是一...

爱心的良药

现在人类社会的经济、科技发展虽然日新月异,但我们也...

明白佛法的人会谨慎言说举止

明白佛法的人会谨慎言说举止,害怕造恶因、误导人,故...

素食打造不长癌的碱性体质

善养生者和,无寝食,后医药。清黄凯钧《友渔斋医话一...

善巧导净土,妙验西方路

沈中旭。字启白,江苏吴县人,年少时个性豪放不拘小节...

学佛要实修实证

《大庄严经》里有这么一段记载:从前有兄弟二人同时出...

同样一句话,就有着不同的结果

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因为父母、师长、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