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在加法中成长 在减法中成熟

2013/06/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在加法中成长 在减法中成熟

许多人快到生命终结的时候,为什么总是懊悔虚度了一生,总是假设如果再给他一次生命,他将如何如何?觉得自己不该失去很多,觉得人生还有潜力,只是加法做得不够。可生命是一次单程不归的旅程,没有后悔药!

那么人生的“加法”是什么呢?是追求知识、成功、富贵、名利?生活仿佛是一个容器,人们总想放很多东西进去来丰富自己的人生,这并没有错,关键是要放什么进去,要怎么放。记得有一篇叫《生命中的大石头》的文章,讲了一个如何管理时间的小测验:先把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放进广口瓶,直到再也放不下。其实,还可以放砾石来填满石块的间隙:还可以倒沙子来填充砾石的间隙:甚至还可以把水倒进玻璃瓶……

可见时间是挤出来的,而人的潜力也是挖掘出来的,所以人生需要加法。只要你努力,不自满,不自卑,给自己定个高一点的目标,跳起来就能完成。信仰、学识、技能、事业,都是生命中的大石头,趁着年轻力壮,早早地放进自己的瓶里,然后再从容地去享受去游玩去消遣。如果把这个顺序颠倒过来,那么想装大石头就晚了。只能“老大徒伤悲”了。

但仔细想想,如果一辈子只是拼命地做“加法”,有了金钱,又要美女:有了豪宅,又要名车;有了地位,还要名声。生怕自己的东西比别人少,没完没了。岂能不累?结果可能生活失调,精神崩溃,并不幸福。

读过一篇随笔《生活的篓子》,很受启发:一个生活沉重的人去见智者,智者给他个篓子背在肩上,要他走一步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等那人走到终点时,已累得趴下。智者说,这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沉重的道理。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而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往自己的篓子里放东西的过程。如果有了,就想更多,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只做加法就很悲哀。明智的选择就是做“减法”人生了。远离名利、看淡成败、安于淡泊就是减法。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节制、感恩、惜福、避祸,说的就是人生需要减法。

张良当年历尽艰辛帮刘邦夺天下,功高盖世,可他却毅然辞官不做,归隐山林,享受淡泊的人生乐趣,得以安度晚年。而韩信也是战功赫赫,但他对人生的期望值很高,拼搏于官场,最终却丢了性命。可见减法使人消灾。

生命是一道算术题,人的一生不过3万个日子,活一天就会减少一天。功名和财富却随时间推移做着加法。可是有一天当这两条曲线交叉时,生命的显示屏上就会出现零,零乘以任何数都等于零,再多的也都带不走。这就是生命的算术公式,残酷而真实。

人生的加法,给我们加入智慧的光芒,加人品格的力量,加人财富的积累,加入亲情的温馨,使人生更加丰盈。而人生的减法,为我们减去多余的物质,减去奢侈的欲望,减去心灵的负担,减去环境的纷扰,合理安排人生的进退取舍,使人生更健康。

因此,加法是一种成长,减法是一种成熟。

它们是生命中的两个轮子,不可或缺。一个是孔子孟子“兼济天下”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一个是庄子老子“顺乎自然”的内在修养和自我完善。加法减法并用,两个轮子齐转,生命之旅才会风光无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何摆脱不幸的人生

问: 工作处处受挫,感情上也不顺利,全世界都不理解...

【推荐】做好这些就会有奇迹

远离抱怨: 总是挂在嘴上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人总是...

享受人生的过程

旅游人常常会陷入这样一种误区,以为美丽的风景只在某...

四句话揭示人生精辟而深刻的哲理

这四句话,揭示的人生哲理精辟而深刻,令人掩卷深思。...

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

咸丰八年,曾国藩给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

生老病死与成住坏空,促长了众生的出离心

长养六心,守道始终。 学佛求道者,六心当具。这六心指...

静水深流

久经人生的考验,可以让人变得越来越世故;历经岁月的...

齐秦:信佛让我对人生明了许多

齐秦,祖籍山东,籍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母亲为满...

假借生灭的因缘,成就不生灭的清净功德

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其实真妄是不二的。 佛陀刚开始是把...

百八首诗胜楚歌,闻者厌离娑婆

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1686~1734年),活动于清朝的...

感情重的人应该看哪部经

问: 师父好,刚才师父说,四谛、十二因缘是对重感情的...

让家庭幸福的七秘诀

秘诀一:我们家都是坏人 一户人家有钱但经常吵架,苦...

坎坷命运如何才能得到改变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人都想平平安安...

【推荐】电视和电脑的危害

科学的进步和物质的便利,对人来说,其实并不是好处。...

剩菜的故事

剩菜的故事是说:一个小康家庭,父母生了三个儿女,丈...

如何平衡生存与金钱的关系呢

问: 师父,都说追求金钱就是欲望,但世间的生存我们...

七个皇帝的国师--澄观法师

澄观法师(清凉国师),讳澄观,字大休,唐朝越州会稽夏...

安太岁、点光明灯在科学年代还有价值吗

问: 您怎么看安太岁、点光明灯这类民俗?在这个科学...

猕猴与猎人

过去在一座深山里,住着一只猕猴,这只猕猴不但有过人...

谁拉你走向了平庸

有这样一个试验: 一个长跑运动员参加一个5人小组的比...

佛教中的财神是谁

在佛教中,虽然没有专门称呼财神的说法的。但是佛和大...

鹿头梵志的得度因缘

佛陀在罗阅城的时候,有五百位大比丘跟随用功学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