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四句话揭示人生精辟而深刻的哲理

2011/12/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这四句话,揭示的人生哲理精辟而深刻,令人掩卷深思。每每咀嚼都会有心得和收获。就像冬日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一、健康是最大的利益

人有时候,真不知要谋求什么?往往把最值得维护和珍贵的东西忽视了,却不知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现在好多人都在透支健康,燃烧生命,经常借口工作忙、应酬多,不注意生活方式,不重视锻炼和爱惜自己,过早处于亚健康状态。一般都是撑不住了才去看医生,身体有毛病了和退休了才去保养和锻炼。往往都是等到健康状况不行了,才想起去珍惜和维护。其实,如果我们过早地把自己身体都搞垮了,要再多的身外之物又有何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世界上再富有的人,往往也无法买回自己的健康。

我觉得无论干什么,干多大的事业,健康毕竟还是第一位需要维护的利益。我们连生命都没了,还会有什么?

二、满足是最好的财产

人性的孽根性就在于不知足。不是有句话就欲壑难填吧。现在一些人,吃了地上吃天上,几乎活的东西都想品尝一下。还有一些人,贪了百万想千万,贪了千万想万万,到了嗜钱如命的地步了。殊不知,钱到一定地步,就只是一堆数字,而且变成心惊肉跳、寝食不安的数字了。还有一些人,没有多大的领导才能和水平,也没为老百姓干下多少实实在在的政绩,一心直想往上爬,对岗位经常是挑肥拣瘦,对自己也没有正确认识,还觉得谁都对不起他。

当然,“满足”要怎么去理解。往大理由说,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不应该满足;往小理由说,个人的修养和提高,也不应当满足。

这里说的满足,我想应该是知足,知足常乐吧。就是说,正确认识自己,合理把握度和分寸。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我们只能尽力干好力所能及的事。人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凡事要适可而止。不是自己的或不该碰得东西不要去碰,碰了一定烫手,碰多了灼伤的还是自己。

三、信赖是最佳的缘分

现如今,我们这个社会好像到了信任危机的时代。“不信任”的情绪四处蔓延。不仅人与人之间存在不信任的情况,而且,一系列食品安全等公共事件,使政府的公信力正在遭到社会的质疑和挑战。老百姓对过去崇拜和迷信的专家、明星、知名企业,也开始将信将疑。也难怪,当人们一日三餐,吃的喝的都不知、不敢相信是什么的时候,这个社会还会有多少信任呢?人们还有多少幸福指数?现在,邻里之间一般是老死不相往来,就是亲朋之间、夫妻之间也因为不信任导致反目为仇的比比皆是。

这个世上,人与人相遇、相识、相知,无论是血脉的还是非血脉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缘分。如果连最起码的信任都失去了,这个社会、这个世道和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美好可言。

只有重构社会信任的氛围和文化土壤,人与人之间多一点亲情、少一点私利,多一点真诚、少一点猜疑,我们才能享受来到人世因相遇、相识、相知而得到的这份缘分,以及这份缘分带给我们的那份美好和温馨。

四、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俗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这就叫心安理得。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康有为说:人为一己私欲所系缚,被外物颠倒役使,成天患得患失。刚从这件东西的追求中解脱出来,又跌入到那件事的营求中,就没有一刻可以安宁。现实中,凡做了亏心事,干了缺德勾当,强取豪夺、贪得无厌者,哪一个不是整天提心吊胆,吃不香饭、睡不了安稳觉。你说,这样的人,即使有权有势,有钱有财,表面上看很风光、很气派,内心里他能感到幸福吗?能享受幸福的真正滋味吗?

幸福不是别人的感觉,而是自己的内心体验。幸福不在钱多少、官有多大,也不再住得房子有多大、开得车子有多好。其实,幸福并不昂贵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在我们平常生活的点滴中。

只要行得端,走得正,没有害人之心,不做亏心之事,就会活得踏实、坦荡。即使生活并不富裕、无权无势,我们也会在这份心安中享受别人难以体验的那种幸福,寻常百姓的朴素幸福,真正发自内心的那种幸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得失坦然,进退淡然

得失坦然,进退淡然是我们共同的人生追求。 坦然是一种...

济群法师《心经的人生智慧》

【《心经》者何】 《心经》,具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有三种事可招致社会上对你的怨恨

【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孙叔敖曰...

星云大师:做人处事应有的态度

世间上,最难的是做人和处事。人活了数十载,往往做人...

对来生没有计划,生命就不知道怎么活

修行除了要注意眼前的因缘,更要注意未来的因缘,就是...

人品才是决定我们能走多远的一种标志

修行还有主要的一个,人格的完善是很重要的。一个人人...

星云大师《佛教的人生观》

第一篇 苦乐交集 壹人生之乐 我们常说:人生有酸甜苦...

如何让自己和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

一位历经无数商战感到身心疲惫的企业家到禅寺参拜。企...

修净土的正经和副经

此前,我们把《西方合论》作了一个刹土门,就是各种净...

【推荐】信仰佛教的好处

宗教对于人生的重要,其中的道理是明显易见的,它是人...

转变知见离开痛苦

(一)正知见 佛法指出了苦的事实,目的是要我们远离诸...

离喜爱无忧,一切无恐怖

从喜爱生忧,从喜爱生怖;离喜爱无忧,何处有恐怖。从...

当下的念头若是念佛,就不会犯戒

真正念佛,一定是持戒 信愿行的行就是念佛。先由念佛的...

【推荐】我又没有罪,为什么要修忏悔呢

有一次和居士提及忏悔法门的时候,有居士问:师父,我...

独头意识所感知到的五种法处所摄色

这个独头意识所感知到的法处所摄色有五种,这里只列出...

证严法师:不说是非难

在日常生活中,有两种表达彼此感受的方式,那就是「声...

脾气爆发时,该如何化解

网友:师父,我遇到不欢喜的人、事、物时,瞬间就忘了...

对待坏人应该是嫉恶如仇还是包容随顺

问: 佛弟子对于恶势力、恶现象、坏人坏事应该是嫉恶...

助父母往生西方

一个念佛行人,要把念佛的利益为有缘的众生,尤其是父...

【推荐】同样是布施,但所得果报却不同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因缘生就是说,...

这辈子请为自己而活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活给别人看,也在盯着别人怎么活。...

有七件事可以使功德利益增胜

佛与五百大比丘众在阿逾阇江水边时,一日,大均头在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