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证严法师:生活,淡泊简单就好

证严法师  2011/0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 有的人不仅图享受,还追逐时尚流行、虚荣、奢侈,这种人生无不就是为了一个“贪”字。可知道,无明烦恼往往就在日常生活中累积,所以每个人应该自我调整好心态,守持简单淡泊的生活,身心才能清净,也是最健康。

△ 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佛典云:“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 一切唯心造。有人出门还随身携带被子、枕头,只因为“不习惯”,这也是执着己有与他有。试想:一个人躺卧能占多少空间?休息只不过为了调养生息、恢复体力,不必有过多的希求与欲念。

△ 曾有则新闻:一位独居洞中数十年的人,媒体称他为“野人”,但他也是普通人,只是住所完全没有现代文明的设备,进出住所仅靠一条铁链上下。洞中鼠虫悠哉来去,他觉得这很自然,人鼠也共处得很好,生活乐在其中。这就是常说的“知足常乐”。

△ 一般人常因虚荣心起,贪着执迷,物质再多也无法满足,心灵实苦;回归淡泊简单的生活,知足者虽贫而富。

△ 古时有个村落背山面海,村中男人都靠打猎捕鱼维持家计,妇女们则卑顺地照顾家庭、服侍丈夫。佛陀觉得他们这样的生活,不但造作恶业不自知,而且毫无生趣,于是便到村落说法。

△ 佛陀一走进村落,无论是卑顺的妇女或自大狂妄的男人,都被佛陀庄严柔和的气度所感化,静静地聆听佛陀演讲杀生的罪业与六道轮回。

△ 佛陀教示众生,不杀为仁,慎言守心,是处不死,所适无患。履仁行慈、博爱济众,福常随身,卧安觉安。天护仁爱,在所得利。

△ 意思是,培养内心仁德的第一步就是不杀生,平时说话要很谨慎,不要动辄粗言鄙语,心中要有爱,若能如此,生活就可以适心如意无烦恼。一切行动以仁德、慈悲、博爱为原则,爱护万物,尊重生命,能博爱济物,这份福永远都在身边,自然睡在何处、住在哪里都一样。上天总是保护具仁爱的人,无论如何,有仁爱的人终能得到利益。

△ 村民都心开意解而欢喜地接受佛陀的教法,弃渔猎而迁居农耕,一样生活安定,而且更加和睦。

△ 现代生活很便利,究竟还要希求多好?有的人不仅图享受,还追逐时尚流行、虚荣、奢侈,这种人生无不就是为了一个“贪”字。可知道,无明烦恼往往就在日常生活中累积,所以每个人应该自我调整好心态,守持简单淡泊的生活,身心才能清净,也是最健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避免有钱就变坏

现在有种说法:人一有钱就变坏。有不少人会问我:如何...

人生的四不与四有

人生要有什么,不要有什么?佛教的五戒约束我们,不要...

一天24小时的使用法

每个人一天都有二十四小时,但是有的人不善于规划、安...

10句人生忠告

1.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

圣严法师:人生的意义是与人分享

活著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人的生活,是为了提升自己的...

做更好的自己

一种花生于深山幽谷,其态,从容优雅,其味,芳香远播...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

天下最难的有两件事:一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放到自己的...

世间的俗务不要用放大镜去看

每天我们经历多少事情?一周呢?一年呢?佛陀要我们放...

生活要合理化

我们平时的生活,除了衣食住行会影响健康情形外,有时...

观念改变,痛苦就能转身

有一位资深的师姐,原本活在幸福美满的家庭中,有一天...

出家是为了什么

问: 我很想出家,又想留在家,应何去何从? 证严法师...

消除苦的妙方

当旭日东升,窗外的一草一木渐渐明朗,鸟声啁啾,万物...

惟贤长老《五戒、忏悔、发愿》

一、五戒十善是基本 菩萨戒,以五戒为基础,什么是戒...

高僧们的他心通

他心通有种种不同,如果是已经证道的圣人,比如澍庵,...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出家人

这是和每一个出家人紧密相关却又常常被忽略的问题。特...

喝腊八粥的因缘

今日诸位啜腊八粥,是何等因缘?须知即是庆祝佛成道的...

破除人我天下亲

一般人最执着,也是诸般烦恼的根源,那就是「我」,凡...

毗舍阇鬼喻

从前,有两个毗舍阇鬼共同拥有一个竹篓、一根木杖和一...

证严法师:要看「透彻」,不要「看破」

常听人说:我看破了!其实遭遇困难时,应该将问题看透...

莲池大师和蜈蚣

大约400年前,有一位叫莲池的高僧。有一回,他看见有个...

圣严法师遗言

一、出生于一九三○年的中国大陆江苏省,俗家姓张。在...

守节而显名

唐朝名相狄仁杰,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年少时,十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