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高僧们的他心通

2015/09/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高僧们的他心通

他心通有种种不同,如果是已经证道的圣人,比如澍庵,(清代高僧,扬州人,年少出家,性格狂放不守戒,被住持斥责,决心潜心修持。闭关三年后出关,判若两人,为人谦逊,无人能测度他证得的境界。一次,他在茶馆喝茶,邻座的人在争论佛经,澍庵笑着说,你们都不对。说着,他一面背经文,一面作解释,满座皆惊。任何书籍,他没看过的都能背诵,人们称他为圣僧。)

澍庵从来没有读过书,然而不管别人问他什么书,都能背得清清楚楚,一字不错。原因在哪里?澍庵惑业断尽,彻底放下情执,心地清净犹如明镜,没有人问的时候,心中一个字也没有。倘若有人问的是那人自己曾经读过的书,时间长忘了,然而他的八识田中,已留有这些词句的影子,由于无明障碍,遮盖自性,所以他本人一点没感觉;澍庵有他心通,能在对方心识的影子中,看得明明白白,所以问什么答什么,一点不会错。即使问的人确实从未见过那本书,澍庵也能从其他见过那本书的人的心识中看到,然后为来者背诵。这就是把他人的心识作为自己的心用,不是他的心里真能记住这么多经书。凡夫不明白,觉得非常奇特,其实是业障消尽,智慧圆朗才能做到的。

《宋高僧传》记载高僧缄到王处厚家,王处厚正在很得意地读文章。问他读什么,王处厚说:“这是我考中进士所写的文章。”缄和尚不信,问:“考试的时候那么紧张,你哪能写得这么从容整齐?”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册子问:“这是你写的吗?”王处厚一看,正是自己当初考试时写的原稿,于是不好意思地解释:“我现在看的是后来修正过的稿子。”缄和尚说:“我就知道这不是你的原稿。”

王处厚心里纳闷:“师父口袋里怎么会有我的文章呢?”缄和尚神秘地一笑:“我非但有这一篇,从你读书以来写的所有文字,包括信手涂鸦的,我口袋里全都有。”王处厚吓得不轻,不敢再问下去了。澍庵有他心通,但还没显示神通;缄和尚不但有他心通,还有大神通,能把对方心识中所显现的书,现出形象来给对方看,并不是真的在自己口袋里放了那么多东西。

《印光法师文钞增广卷一-复永嘉某居士书四》

《释门法戒录译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中国高僧列传故事

摩腾法兰 精通经典 摄摩腾原本是中天竺(中印度)人,...

明代四大高僧之莲池大师

莲池大师明朝圣僧,杭州人,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

道宣律祖传记

代有觉人,为如来使。龙鬼归降,天神奉事。声飞五天,...

120岁传奇高僧虚云老和尚一生的十大劫难

一难生为肉球 老和尚是在清道光二十年(岁次庚子)七月...

莲宗九祖蕅益大师画传

一、持咒祈子,大士授生 蕅益大师,名智旭,号西有,...

明学长老的「佛事道影」

明学长老92岁,而体型瘦削,风范淡定。2012年5月19日到...

怎样才可以了生死出轮回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学佛的目的是出轮回,了生死,这是...

玄琬和尚的故事

贞观年间的某一天,在长安城的皇宫内,正要举行一个盛...

波斯匿王减肥记

有一天,波斯匿王来到只树给孤独园,他顶礼佛陀后便坐...

佛陀的四种弟子

随着佛陀教化的弘传,皈依佛陀的弟子不可胜数,僧团份...

邪淫果报的真实案例

央视12套的《法律讲堂》讲述了一个真实案例,其中包含...

一位医生在长期行医中看到这样的无常观

掐指算来,我从九六年考上医学院至今已经十余年了,从...

有病就应该好好去看

佛法与生活息息相关,并非学了佛之后,什么都要放弃。...

佛陀与阿难的往昔因缘

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欢喜或满腹烦恼,需看过去是否和对...

疑人窃斧

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走的,于是...

善良是一剂药,可以治病,可以诞生奇迹

还记得我小时候的一件事,我家有一个街坊,姓周,与母...

浊乱恶世成就易往却非易

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

做好事没得好报?

有时候表面上看是做好事没好报,做坏事反而好处多多,...

不承认自己是佛祖

南阳慧忠国师感念侍者为他服务了三十年,想有所报答他...

学着体会别人的心

假如幼稚园的小朋友要学佛法,七八十岁的老人也要学佛...

极乐世界的人死后又去哪里呢

问: 西方世界的人有些也是有生命界限的,那么他们在西...

为何出家人每半个月要布萨诵戒

昨夜说的黑月白月诵两重戒法,这是世尊金口所宣。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