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证严法师:珍惜食物,挽救未来

证严法师  2011/10/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全球各地频传粮荒,然而富裕地区的人们似乎毫无所觉,眼前所见,无论超商、市场或米店,都是物资丰富,所以感受不到缺粮,甚至觉得事无关己。

有幸生活无虞 则应克己

我们不能短视近利,放眼天下,各地饥荒现象不断地示警,每见厨余都很不忍心,可知多少人没饭吃?如何忍心丢弃食物,应该要懂得惜福。

先前美国量贩商店宣布限量购买粮食,令人想起二次世界大战时,由于粮食的缺乏,米粮采「配给」方式,一家根据人口数配给;倘若等不到配给米,有钱人也许还可以买得到,穷人只能捱饿,现代人实难以想像那种令人担心受怕的景象。

有幸生活无虞,则应克己,学习俭朴殷勤;诸如自己动手料理三餐,吃多少煮多少,不要养成惰性与奢侈浪费,动辄上馆子,吃不完就丢弃。

大地平安 人才能平安

我们提倡做环保,无非是疼惜大地,不要制造垃圾与污染;同时也是挽救人类的未来,因为大家生活在地球上,唯有大地平安,我们才能平安。

人人的生活无不仰赖农业生产,农的重要性不言可喻。现代有农校教育,传统社会是农夫代代相传,什么季节该播种、插秧,如何耕作等等,都是农民的智慧。

倘若社会不尊重农或者不勤于农事,也会产生很大的危机。现今因温室效应等影响而缺水,有段时间有人支持现有耕地废耕,将耕种用水供应工业,类此讯息令人忧心。

目前台湾已有很多田地休耕,若再废耕,一旦遭遇粮荒,一季稻子要三、四个月才能收成,届时想要复耕就来不及了。

「士」需要「农」,才能再谈及「工」与「商」,士农工商能平衡并进,我们应戒慎虔诚,克己、克勤、克俭,才有充足的物资,纾解缺粮危机与暖化现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一息不来,即属后世

一息不来,即属后世。此时纵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亦无...

无为里面有真谛,平淡里面有道味

我们该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及生活方式?要少欲无...

弘一大师弘法的三个约定

1937年5月初,梦参法师持青岛湛山寺倓虚法师之函,到厦...

六种人不宜吃花生

1、痛风患者: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患...

假如生命只有三个月,该怎样珍惜和利用

一天中午,法堂里坐了二百多人听我开示,结束后,大家...

番茄,名符其实的长寿果

番茄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做长寿果。番茄之所以能够获得...

直须日夜常精进,莫教劳劳空过时

世谛纷纷没了期,佛门得入是便宜;直须日夜常精进,莫...

女人补血的最佳时间与食物

月经过后七天内是补血的黄金期 根据中医的说法,女性...

证严法师:惜时惜命

无论是学业、事业、道业,一切是时间的累积;好人活久...

证严法师《净因三要》

净因第一要 一.孝养父母 孝养父母为百行之先 世间之孝...

证严法师:弃婴

做人本来就很苦,一出生就遭人遗弃,更是痛苦。 有一...

人生若没有苦

曾经有一位市长来看我,希望我能到该市演讲。在谈话中...

能守住口业,则成佛一半

九华山有位老尼师,年纪已136岁,身体健朗,从出家至...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韦驮菩萨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到普陀山,不管每一座寺院...

「怨恨恼怒烦」是疾病来源

清末明初的一个老先生认为,一个人如果你在心性里面若...

外道精进的故事

关于精进修行这一点,连外道都很强调。 有一个修仙道的...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

弥陀经中的「行此难事」是否指持佛名号

问: 如何理解弥陀经上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

修行之秘诀--一向专志

一向专志是有成就的菩萨之修行秘诀。大乘经典讲阿鞞跋...

弘一大师《改过实验谈》

今值旧历新年,请观厦门全市之中,新气象充满,门户贴...

春季女性减肥饮食秘籍

减肥并不算新鲜的话题,但每到春天,爱美的女性总忘不...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现在我们在参学方面来讲,总要以规矩法则为尊。常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