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修行之秘诀--一向专志

大安法师  2015/09/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行之秘诀--一向专志

“一向专志”是有成就的菩萨之修行秘诀。大乘经典讲阿鞞跋致——不退转菩萨,他有个特点就是常行一法,就是恒常地修行一种法门。

以一法总摄一切的善法,这就是阿鞞跋致菩萨修行的特点。那么相比较凡夫众生,正好相反。凡夫喜欢多元化,喜欢搞很多,心就很散乱。今天张三,明天李四。今天修这个,明天修那个,这正是凡夫众生的一个特点,很难成就。

所以这个“一向专志”,不仅是出世间的佛法,就是修习世间的某个学问,或者做成某个事业,也得要有一向专致的特点,不能搞杂了。每个人都有宿世的一个好乐、特长,要抓住特点去做,才能成功,不能漫天“撒胡椒面”。

有很多企业家也谈他成功的秘诀:就是专门做他擅长的事情;但有的企业家,赚了钱之后就不知所以,到处投资。对不熟悉的地方也投资,搞得越来越大,最后不可收拾。把所有的钱都亏进去了,就失败了。所以要一向专志,不要分散。

我们中国有部上古时候的书,叫《阴符经》。《阴符经》实际上是一部兵书——讲怎么打仗的;但它同时又是一部道书——修道的书。它里面有这样几句话,很有哲理:“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

大家听了可能不知道在讲什么,解释一下。“瞽者”就是瞎眼的人——瞎子。如果一个人眼睛瞎了,那么他耳根的听力马上就会提升,功能也就会增加,

战国时期有个叫师旷的大音乐家。音乐家是需要耳的听力来辨别微细的五音——宫、商、角、徵、羽是不是协调、和谐。师旷为了使耳的听力更为增上,他故意把自己眼睛熏瞎了。等熏瞎之后,他耳根的听力真的马上成倍地增上。甚至得到了神妙的功能作用,就是他听一个人的声音,就能够知道他的命运;听一个国家的主流音乐,就能判断这个国家的兴衰。这叫“瞽者善听”。

“聋者善视”,当耳朵听不到的时候——聋了,眼睛的视力就会加大——明察秋毫。这是我们平时都能感觉到的。

好,那就用这个现象来表达一种哲理,表达什么呢?就是我们不能分散。“绝利一源”,绝就是杜绝一切利益上的引诱——把所有的心力集中在一点上。绝利一源,这样用师十倍。

“用师十倍”就是产生的功能作用增加了十倍。如果会打仗的,可能他就把这引申为“集中兵力打歼灭战”。虽然一分散,不如对方的兵力多,但如果把所有兵力都集中起来攻一个点,就会打胜仗。其他点再个个击破。最后就形成兵力的一种从劣势转为优势的情况。

然后“三反昼夜”,在一昼夜当中精益求精,又在这一点上不断地加大。那功能作用就会呈几何级地增加了一万倍——“用师万倍”。

所以无论是上古的古圣先贤教诲我们的,还是阿弥陀佛因地时完成四十八大愿建立净土,都是要一向专志。我们看经典,就要落实在自己的行动当中,也要做到一向专志。

《佛说无量寿经》中讲三辈往生,就把 “一向专志”表达出来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为什么要一向专念?由于阿弥陀佛完成大愿,完成净土,他是一向专志;现在我们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要相应,我们也要一向专念,要专修。

善导大师他为什么讲五种专修,是符合净土法门理念的:读诵——读诵净土经典;礼拜——礼拜阿弥陀佛;称念——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观想——观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供养——供养西方三圣。

五种专修就是表达“一向专志”,就是跟西方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产生一个密切的关联。

这样你的心力已经倾向那个地方,临命终时无论怎么样你都会去!因为你的心理定势——惯性的力量——就是种子的串习,都指向了西方极乐世界,不会到其它地方去。所以绝对不能散修其他。

阿弥陀佛因地做菩萨时,“一向专志庄严妙土”这种一向专志,不是他一生,而是无量劫生生世世都是一向专志的。

这就正好跟前面世自在王佛给法藏比丘的一个开示相呼应,说你要建立一个殊胜、超胜十方的刹土,这个可以啊,能实现哪!就好像一个人要舀大海的水,只要多生多劫都去舀,终究能把大海的水舀干,见到大海底部的妙宝。你看世自在王佛也是谈“至心精进”的问题,至心也就是一向专志。

所以我们无论修净土法门,还是做世间事业,要把“一向专志”作为我们做事的一个最高原则。我们无论在世间看那些成功者,还是修道看那些成就者,就会发现:其实人和人之间禀赋的差异不是很大。决定成败的一个关键,就是意志力问题、专心致志的问题。

孟子讲弈秋教两个学生,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学下棋成了国手;另外一个学生一边学下棋,一边猜测有天鹅飞过来,就想像:“我能不能把它打下来,做个菜吃。”他老是分心,就被淘汰下去了。

孔子在森林里见的那个老人能够抓知了,竹竿一上去就把它抓下来,像探囊中之物一样。能够达到这个神妙,也就是“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道家也讲九转丹成,丹成要九次的反复。所以我们看这些经典、一些重要的文句,我们要看清楚它的方法论的原则。

我们要做到用志不分——一向专志,念佛的神效才能上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要空,才能有》

佛教讲空,是要空诸执著,空诸两边,空诸假相,空诸对...

如何与佛愿相应

佛,梵语具云佛陀,译为觉者。觉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实相...

富贵修行难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有个弟子,名叫耆婆,医术高明,...

海涛法师《修行笔记》

慈悲 慈悲法语智慧波流 ◎慈怜众生的思想,确实是一种...

放下执着,提升自身品质

初学佛人很不自觉地就犯一种毛病:心很敏感,整天看别...

只要有长远心不怕吃苦的心,日子一久就能得到好处

修行用功一法,只要你能下决心及长远心,便能得到好处...

找到业障的根,才能够真正忏悔

我们出家人要做得像出家人,一切时心要在道上,要防心...

星云大师《怎样做个佛光人》

第一讲 台湾大学的师生,都自称台大人,在中国文化大...

往生的最核心利益--阿鞞跋致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

如何看待某人是菩萨再来

问: 请问法师,接触佛法以来经常听到这个人是法身大...

念佛人与不念佛的人鲜明对比

一谈到西方,就是死亡的代言词,死了就什么都没有,非...

大安法师:不能打骂破戒的出家人

在家居士首先要恭敬僧宝。尤其在佛灭度之后,佛宝法宝...

信佛会让你损失什么

多年前,有个学者在某大会场向人们讲佛祖绝对不可能存在...

星云大师《佛教奇人谭》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我们时常对现代世界中的各...

修行要去掉这二十种错误观念

一、求佛而不修佛 佛法是修行法门,是从内心去参悟自...

五逆十恶

五逆 所谓五逆罪,是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

从累到病只需5步

如果你属于疲劳大军中的一员,经常感到疲乏无力、头昏...

坐禅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

坐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不断地放下...

了幻法师《超越情爱好修行》

自笔者的《佛法与婚姻》一书2005年流通以来,收到不少...

钱反而让他造罪业

如果他品德很好,他多赚一点无所谓嘛。不好的,那你不...

用忍辱换来了和平

印光大师小时候,每年秋收过后,村里都要演戏酬谢神祗...

禅的方法和求生的愿力两者并重

禅宗所说的悟,是摆下万缘、心无执著,既无可求、亦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