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弥陀经中的「行此难事」是否指持佛名号

大安法师  2017/10/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如何理解弥陀经上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此难事是否指持佛名号?

大安法师答:对,这个《阿弥陀经》最后讲到十方诸佛都在称扬赞叹,不仅称扬赞叹阿弥陀佛,也称扬赞叹释迦牟尼佛,他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在佛菩萨的眼里来观照这个世间,是非常苦难的。我们这个世间人寿两万岁的时候,就进入到五浊恶世的这样的形态,人寿百岁的时候,五浊恶世的情况就更为严重,劫浊、命浊、烦恼浊、众生浊,这些种种的恶法,所以叫恶世。恶世是由恶人所感召的一个世间,所以在这个世间,行此难事,确实就是信愿持名念佛。

藕益大师对这个解释非常精要,也是发前人之未发,它就是释迦牟尼佛示现在这个世间,来行念佛法门,来现量亲证。如果没有释迦牟尼佛来修行这个法门,证到这个法门的功德,而且又宣传这个念佛法门,那么娑婆世界是万古如长夜,我们没有一个众生能听闻到这个法门。所以释迦牟尼佛行持难事。

从两个层面说,首先是他自己,要在这个世间,这个世间有个特点,众生怀疑心特强,这种与生俱来的贪嗔痴慢疑,疑的烦恼非常强。他很难对一种出世间法产生信心,甚至连世间的人与人之间各种东西都是信心越来越不足,所以为什么现在坑蒙拐骗这么多?为什么要加强警察、法律这些强制的东西?就是大家信心的德性越来越薄弱了,在越来越薄弱,也就是没有智慧的情况下,他要相信这个非常超越的,至圆顿、至简易,得到的利益又最高的法门,是非常难以相信的。

那么释迦牟尼佛示现在这个世间,他就示现了对这个难信之法的相信,而且去行持它,而且就用这六字洪名,来证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后,以他平等的慈悲心又对五浊恶世的众生去宣说这个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所以这两种都很难,在这个世间成佛很难,成佛以后为众生讲这个难信之法更难,是难上加难,无过此难。那么十方诸佛赞叹释迦牟尼佛,就赞叹他这两点,难能可贵,在这个世间还竟然可以念佛成佛,还竟能可以为那些罪恶的众生,来说这样的一个清净、超越、圆顿的念佛往生之法,这就叫“行此难事,是为甚难”呀!佛都说“难上加难,无过此难”,《无量寿经》“无过此难”,在这个世间没有比这个更难的事情了。

所以我们现在能闻到《阿弥陀经》,闻到念佛往生一法,要感恩释迦牟尼佛行此难行之事,要感恩阿弥陀佛还以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为救度我们这些众生,他由大悲心故,来宣说这个法门。那么佛是这样的悲心,知道很多众生不会相信,但是只要这个地球上还有一个众生相信,他都会宣说。所以我们也不要奢望这个法门,很多人一听就能相信。

但是只要有一部份相信,哪怕只要有一个人相信,我们都可以去做一些弘法的工作,这叫在生死苦海捞辘,捞起一些众生,哪怕捞一个众生出来,这个众生也成佛了,成佛了他又能够捞很多众生。我们也要向释迦牟尼佛一样行此难事,自己好好念佛求往生,同时随份随力,做阿弥陀佛的使者,劝进行者,行此难事,难能可贵,难能可敬哪,可贵呀,就能够得佛加持,增长往生的品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极乐世界为何又称安乐国

安乐国是极乐世界的另一个称呼。极乐世界又被称作安乐...

什么是轮回的因果相

问: 什么是众生轮回的因相、果相? 济群法师答: 因...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才能专心

这是正常情况,不能说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乱,这是...

执持名号有三个次第

一、执持名号:一句弥陀念诵听--专注力 二、一心不乱:...

学佛后是否要放弃世间的人际关系和感情

问: 学佛后,是否需要尽量放弃世间的人际关系和感情...

大安法师:持名念佛的方法

问:念佛法门下手易而得效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持...

如何迅速断除自己的执着心

问: 如何迅速断除自己顽固的执著心? 索达吉堪布答:...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

《经》: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

佛教徒的低碳生活

现在好像很风行低碳,人们在介绍低碳的时候会说你要少...

【推荐】怀的是畸形胎儿,要不要生下来呢

问: 如已经怀了一个孩子,有百分之五十可能是残障的...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可通入路

原文: 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若教赴时机,易...

只要老实下来,就能得到利益

【都言念佛是愚夫,得作愚夫亦已夫。龙树辩才还拙否,...

在修行的路上,要学会自我激励

外面的天气很冷,有很多人在寒风中为生计奋斗我们到高...

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问: 面对这缤纷的世界,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大安法师...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人一定都会做梦。世界上不做梦的只有两种人:一是至人...

积小善可成大德,积小成可成大功

世间有许多人虽然满怀壮志的准备着做一番大事业,却不...

心强业重,得果报时那个势力就不同

讲一个例子给大家参考。佛在世时,另外一个护法叫作波...

南怀瑾11岁家遭匪劫醒悟福报

福报,是佛家用语。福报是果,因在于修。福报不是凭空...

吴伯雄:四代人与佛教的渊源

吴伯雄谈全家都和大师结缘 鉴真大师之后,扬州又出了...

活着不孝,死了乱叫

古人有云: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就是说祭祀无论多么...

佛也要受前世的业报

佛教认为,即使是佛也难以免除前世所招感的苦报。 《...

为何「富不过三代」

天定胜人,人定亦能胜天。这句话是千古不变的事实。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