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爱心的良药

生根仁波切  2012/10/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现在人类社会的经济、科技发展虽然日新月异,但我们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比如说物欲的诱惑、人心的浮躁、环境的污染、道德的沦丧等等,所以,人们已不再有深刻而清晰的感受。一个文明如果专事于理智的追求,必然会麻木无情,一味盲目的崇拜成功人物,他们偏重理智,而却不再重视仁爱与慈爱,因此,他们的所作所为给人类和世间带来了残酷和悲伤。有些人虽然有超人的智慧,聪明才干,但对于人类却缺乏爱心,他们只是妄想着征服世界人类,建筑了许多灭绝人性的集中营,以虐待无辜的战俘为乐事。他们缺乏慈爱,给人类带来了惨绝人寰的浩劫,并且也影响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命运,破坏国家的法律,分裂民族的团结。

很多专家也一样,他们只偏重于感情,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而去制造原子弹等核武器,倘若爆发战争,就注定要伤害无数的人,而他们还自以为这是很成功的武器;还有些专家,只偏重于金钱,缺乏爱心,去昧着良心制造毒品、假药、有毒的食品等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物品。佛教非常强调人一定要有爱心,如果一个人缺乏爱心,他的思想和行为就都会出现瑕疵,这种人很难挽救,因为如果他的观念是自私、偏邪不正,则遗害人类的祸患将更大,解救之道就更难了。所谓的爱心就是仁爱与慈爱。慈爱的观念建立对于我们个人修身立业、社会繁荣进步、世界和平安乐,都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因为,慈爱本身是治人治国的一种特殊良药。

不过专事于理智的人和慈爱的人完全不一样,追求理智的人永远都是在防卫自己,而且他们会为决定的事而执着,更加顽固,使它僵硬乃至迟钝。他们从来不论变或不变,值与不值,理智永远都在自我侵蚀。他们总是说,执着是成功之母,前面是光明之道。但追求慈悲的人却不会防卫自己,而且会顺从他人,因此他们自己决定的事容易改变,真正的慈爱永远都在别人的身上。从佛经的观点来讲,执着本身就是一种病态,慈爱本身就是一种良药, 但是我们必须不断地觉察,才能够了解理智、执着、慈爱等的种种面貌。

据《菩提心性自明杜鹃广释》记载,达拉美巴云:“真正的大智慧来自于大慈大悲,不伤害任何众生,让他们得到欢喜,即是大智大悲的佛。”让别人生起欢乐、欢喜、愉快、安康的理智就是大智慧。做人做事凶恶残忍,丧尽天良,伤天害地,争强斗胜、欺诈、狡猾的理智即使偏智,但却不是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而是背叛自己的良心和自己的职业,与自己的人际关系互相冲突与矛盾,这些都是心理上的一种病态,那么,我们如何能够解脱与医治心理的病呢?我们的良心本身就是有情有爱的,而且是清净的,透明的,但是我们的良心应用的过程之中吸收了外景的因素,因此,我们的良心才变为凶恶残忍。

这个与我们的职业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职业大部分都是因循传统而来,要不就是出于贪婪或野心。在职业上,大家都很无情,争强斗胜、欺诈、极度防卫自己。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在与别人弱肉强食般地竞争、只要我们比别人强,我们就立刻天声夺人,眉笑颜开;如果我们比别人弱,我们便不甘屈居下风。所以我们不得不努力维持这一贪婪和野心的地位。为了那个地位,不停地竞争与挣扎。但是我们的贪婪和野心却永远不会满足,永远都在寻找更大的空间,更高的位子,以便施展身手,从懂事到死亡之前忙忙碌碌追寻着属于自己的空间和位子,但却又找不到足够满意的空间。这种心态从佛教的角度来讲,是个严重的心病,而且缺乏平等之心。

如果严重的心病不断地发作,连续下去的话,就容易伤害自己体内的五脏六腑,同时也会伤害你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你自己变为无情,那时候,你的野心严重,很难修正自己,因此,内心缺乏热情和慈爱。没有热爱的人,活在世间上是很痛苦的,因为他永远不会接受到别人的爱心与温暖。如果你想要活得快乐,不要想征服什么人;如果你想获得幸福,就去多关心别人、不支配他人、不要只想着控制和占有别人;如果你想要身心安康,那就多爱自己,同时爱别人。

但是,不要欺骗自己,更不要追求虚荣心,要远离虚伪和妄想,不然的话,空虚和恐惧会在人我关系中制造嫉妒和痛苦;身心关联之中引起疾病和伤痕。我们只有做一个感动别人的事情,才能链接人我关系,只有我们的爱心才能感动到天、地和人,因为人人皆喜欢慈爱。我们的慈爱能够治疗一切疾病,因为,慈悲给予我们透明、光明、威严、欢乐、信任。只有动人的爱心才能够给我们自心的大乐,《菩提心性自明杜鹃广释》云:“譬如:天子欢喜天宫,幻化出内外透明、光明、威严与动人的天宫,小天子们就有了住处,由此生起欢乐、高兴、幸福、恭敬与信任。琪美祖普大士的众弟子杜鹃心性如天子所化天宫,是大众聚集的大圣地,有人听闻或意识到天宫能生起欢乐、欢喜、愉快、安康。能彻底证悟真理,也能证悟本不浮动、不增减、不偏袒的自心大乐,证悟如天宫般的心性,获欢喜之心。”

其实,爱心的良药我们每个人都是随时可得的,因为它就在你的自性之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业力要得果报,有两个条件

在整个藏教的《阿含经》,它在处理我们的生死业力这一...

如何让爱情不成为修行的障碍

问: 请问师父如何将男女的小爱、贪爱与成佛路上修行的...

如何面对情和爱,而不为所迷惑

佛教爱不重,不生娑婆一语,直接道出爱欲是人与生俱来...

佛教的婚姻观

男婚女嫁 宿世因缘 俗语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从男...

出家人看到异性还会动心吗

很多居士来寺庙里找师父倾诉,都是因为情爱的烦恼而来...

海涛法师:结婚需要看良辰吉日吗

问: 在佛教来说,男女结婚需要看日子吗? 海涛法师答...

对婚姻损害比较大的几个主要原因

很多人婚姻不幸福,有的是命定的,更多的是自己作出来...

师徒对情人的看法

师徒两人,无事泡茶谈天,因情人节刚过,便聊起这个话...

被心中的锁锁住了

中国古语说:苍蝇不钉没有缝的蛋。也就是说,蛋是自己...

消灾免难应当吃素戒杀

我们还是都讲吃素好、戒杀放生好。祖师说:「千百年来...

对治烦恼有两种选择

我们要对治烦恼时,你有两种选择: 第一个时时勤拂拭,...

不肯忏悔的人,千佛出世都救不了他

一句弥陀,就路还家。 可惜痴人,弃金担麻。-- 彻悟大...

济群法师:内心躁动的解决方法

现代人内心躁动。这种浮躁之气不仅影响到内心,当它表...

信仰是物质存在还是一种理念

问: 佛作为众生的信仰,到底是一种物质存在,还是一...

终极的敌人是人心中的恶

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所有人。我们看不惯的人和事,...

海涛法师《历代祖师大德谈放生》

一、智者大师 1.智者大师相传为释迦牟尼佛乘愿再来,...

婆媳关系中的修行

女人都希望有美满的家庭,关爱自己的丈夫、融洽的婆媳...

早晚课要怎么做才能更有效果

在家做定课的你,也许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坚持。在家如...

甘心忍受消业障,业障就会消失

若当来世佛诸弟子,已占善恶果报得相应者,于五欲众具...

圣严法师《天堂、地狱一念间》

一位太太来到农禅寺,向我抱怨她的孩子难以管教,而引...

什么样的布施能成就广大功德

云何菩萨其施广大?若诸菩萨于惠施中离娑洛想。 前面是...

人的命运好比一个杯子

有人说自己运气非常差,也有人说自己的命不好,也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