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人的命运好比一个杯子

2014/0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的命运好比一个杯子

有人说自己运气非常差,也有人说自己的命不好,也有人说自己天天行善却没有什么改变……

下面我对福报和命运打一个浅显易懂的比方,你就明白原因了:

人的福报好比一个盛水但又有漏洞的杯子。人从一生下来,他的杯子大小和水的量是定好的,而且这时杯子漏水比较少。这时,只有这时,可以说这个人的“命是注定的”。

每个人的命运和福报不同,就是因为杯子的大小不同,水的多少不同。

有的人做了很多的坏事,还活得很好。是因为他的杯子非常大,而且水又多,做坏事是在往外漏水,虽然漏了很多水,由于他水很多,还没有漏完,所以你看他还是活得很好。等他继续行恶,杯子的水漏完了,恶报就现前了。

有些人做了很多善事,情况还是很差。是因为他杯子可能比较小,水又非常少,虽然做善事是往里面加水,但同时也在漏水,杯中的水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量,福报还没有现前。等他坚持行善,减少漏洞,水逐渐增多后,福报就现前了。

任何事情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

这称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以,看一个人不能看表面,不能看一时,不能看一世。

从上面的一个比方大家应该能够理解了:

杯子是指人的心量:心量越大,杯子越大。水是指人的德行(最初的水是由前世累计下来的):行善积德是往杯中加水。漏洞是指人的缺点:缺点越多,做坏事越多,漏洞就越大,流出去的水越多。要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就看你是加的水多还是漏的水多了。

说“人命天注定”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准确的。人的命运和运气随时都在随着你的行为和言语在做小的调整(大善大恶才有大的调整)。

现在非常多的人都不屈服于自己的命运,积极地改命,是非常值得赞叹的。但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就是只注重往水杯中加水,不注重把杯子变大和减小漏洞,加的水还不够漏的,什么时候是个头!

想快速改变命运,你是不是知道采用什么方式了?扩大心量 + 多行善事 + 改正缺点 = 快速改命。

扩大心量就是加大杯子:“量大福大”。量大才能福大,小肚鸡肠的人,永远是没有福报的人,因为他的杯子小,装的水少。“厚德载物”。心量大才能厚德,厚德才能载物,这里的“物”是指你的财富、你的福报、你的官位、你的学历等等。看别人都不顺眼,或者遇到一个不如意的事,或者别人说一句不中听的话就生气,就怨天尤人,也是心量小的表现。如果没有大的心量承载,突然间来一个大的福报,会把你压死。有些人不改变自己的德行,天天去买彩票,期望能中500万。中大奖如果没有厚德来承载,招杀身之祸的人非常多,例子很多,这叫“本末倒置”。

赠给大家一些扩大心量的方法:

1. 吃亏:“吃亏是福”。吃亏就是赚看不到的大便宜,经常吃亏,就能扩大心量。如果吃亏后又后悔,又抱怨,那不算,白吃亏了。

2. 布施:布施对治吝啬、贪心。悭贪的人心量不会大,多做布施,多帮助人能扩大心量。布施是一门大学问,一定要多学习,多布施。

3. 转念:有时候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心里面就会生烦恼。这时就要学会转念。比如你的钱包丢了,马上转念:这肯定是我什么时候偷拿别人东西或者占别人便宜了,现在报应来了,由于我信佛了,就重罪轻受,否则说不定是丢更多的东西。比如别人骂你,马上转念:他骂我是帮我消业,我要感恩他,愿他骂过后能解除我们之间的恩怨,发菩提心,求生净土。你每转一次念,你的心量就扩大一点。

4.放生:随缘并有智慧地放生,不论多少。以慈悲的心,感恩的心,看着众生从自己的手中回到差一点就生离死别的家,你的心会慢慢地融化,心量慢慢地就会扩大。

5. 突破:有时候你特别讨厌某件事,根本无法接受,就要学会突破自己,狠下心来去做一次,在做后你就觉得,这个困难根本就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比如刷马桶,有些人看一眼就恶心,更不用说去刷,甚至直接用手去掏了。这时就要突破心量了,狠下心来,就是用手摸到又能怎么样,能死吗?这些东西不都是从人身上来的吗!做过之后你会发现,其实这个并不算脏,真正脏的是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心。如果这个突破过来了,再去观察其它的事情就不一样了,因为你的心量扩大了。

6. 拜佛:佛就是智慧,就是觉悟,就是慈悲,就是大爱,用你刚强难化的心,傲慢不肯低下的头颅,慢慢地弯下有点肾虚的腰,用心感受佛陀的慈悲,用心接纳佛陀的加持,你的心会变的柔软无比,慈悲无比,你慢慢就能体会什么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你的心量就会慢慢地与佛一样无量无边。

7. 学习经典、开示:每天用心读诵经典,接受佛陀的教育;用心聆听高僧大德的开示,接受他们的智慧;用行动向高僧大德学习,学习他们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你能坚持学着去做,就会发现你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心量无边。

8.孝敬父母:父母是你生命的给予者,没有他们就没有你。不孝父母的人,做什么都不会成就。家庭就是一颗大树,父母、祖宗就是树根,浇水浇在正确的地方——树根,这颗树才能枝叶繁茂。再想一下,佛陀以大智慧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是我们过去世的父母,我们的父母皆在遭受苦难,我们怎么能够忍心不管,我们要尽力让我们的众生父母觉悟,学习佛陀正法,才能离苦得乐。但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没有智慧,只能是一心求生净土,去极乐世界深造,有能力了再回娑婆世界度众生父母,一心求生净土就是大菩提心。

行善积德是往杯中加水:行善积德是改变命运和运气的关键之一。生命的种子如果没有德水浇灌,就开不出智慧的花果;生命的水杯如果没有德水注入,就会干涸。行善要注意的是“善欲人知,不是真善”,就是说行善要随缘,不要为了行善而行善,做善事不求回报,这样得到的福报就多。行善过后要放下,就当没有发生一样。

人天福报的善在佛法上称为“有漏”,因为行善过后如果后悔或者生气,你的福报就没有了,漏掉了,所以称为“有漏”。小诀窍是行善后马上回向极乐世界,就变成无漏了。

改正缺点就是减小杯子的漏洞:改正缺点是改变命运和运气的关键之二。漏洞不减小,就会造成漏的比加的多的情况,你做再多的善事,不改正缺点,发一次脾气,水一下子就漏光了,何谈改命,甚至一个小小的恶念也是在漏水。“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念起是病,不续是药”,要想恶念不形成恶业,就要学会快速地觉悟,一个恶念来了,马上觉悟,用念佛代替,不让恶念相续,就不会形成恶业。因此随时随地提起佛号也是一种功夫。

有很多人做错事或者做坏事他不认为是错,因为标准没有了,其实善恶的标准就是五戒十善,不让众生起烦恼,不引起众生的邪念。简单地说:利益众生就是善,利益自己就是恶。所有的朋友都该多看看传统教育方面的材料,看看自己的孝道是不是做的圆满,看看自己的忠义是不是做的圆满,看看自己和圣贤们存在怎样的差距。“命由我造,福自己求”,与别人没关系,与老天没关系。“天道无私”,“行有不得,反求诸已”,“一切皆是你的业力感召来的”,千万不要抱怨,千万不要怨天尤人,千万不要发脾气,忍得住,看得开,放得下,就是功德,多行善事多积福,“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了解日本江本胜博士“水实验”的人都知道,往水杯上贴“阿弥陀佛”,结晶非常美丽。如果你经常念佛、诵经、拜佛,就是把你命运之水,形成完美的结晶,这样“相随心转,境随心转”,不但身体会变好,相貌会变好,周围环境也会变好,难道你不愿意吗?

最后寄语:

愿一切众生行善积德,改命造命,愿世界因你的改变而改变。

愿一切众生信受奉行佛陀正法,往生极乐,早日圆成佛道。

感恩佛菩萨的慈悲加持!

感恩父母的生养之恩!

感恩一切众生的无私奉献!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处境并不是最糟糕的

有一则故事说,一个穷人与妻子,六个孩子,还有女儿女...

莫忘世上苦人多

人生本是一场颠倒歌,河里石头滚上坡,开水锅里结冰花...

凡事适可而止,把握好人生方向

有一个小孩,大家都说他傻,因为如果有人同时给他5毛和...

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思一思

不急不急,安全第一;不急不急,礼让第一;不急不急,...

二块砖的福报

诸位今天能够来佛堂打佛七,住在道场,安坐佛堂里,都...

命运好坏,不需要问别人

有些人觉得自己命运不好,没有钱,贫贱难熬,身体有病...

升官发财梦

其实,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升官发财梦,当你学佛之后,...

触目遇缘无障碍

《五灯会元》卷一七中,祖心禅师有次在堂上讲道:「愚...

每个器官导致癌症的原因

现在患上癌症的人越来越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癌症高...

拜佛的两大误区

我每天住在普济寺,这是普陀山的首刹。那我们自古以来...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这是佛教的根本认知,...

肾脏出问题时会产生的现象

当肾脏出现问题时我们的身体会产生的现象会有: 1、肾...

大安法师:护法与附体

问: 护法能让进道场吗? 大安法师答: 第一天我看到...

一棵摇钱树

一棵摇钱树,这是过去封建时代落伍的社会里,父母想把...

放下身心世界,即是大布施

布施是梵语「檀那」的音译,意译为财施、施颂。即以慈...

文殊菩萨的感应故事

我们都知道文殊菩萨智慧不可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戒定慧

(一)修戒 戒的定义是不当作的不能作,应当作的不能...

一直起烦恼又一直放下,这样有机会突破吗

问: 我现在在修学上好像遇到了一个瓶颈,我们现在一直...

关于死后葬法及其意义

人生世间,直同幻化,纵寿百年,亦弹指顷。其生也随夙...

吕洞宾成道前的十次考试

一,洞宾自外远归,忽见家人皆病死,洞宾心无悔恨,但...

听闻了佛法,你必须去修才有用

我们诸位道友,我们现在要是帮助别人,劝化别人也信,...

不要跟着感受走

在我们生命当中最麻烦的就是感受的问题,感受问题。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