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不要跟着感受走

净界法师  2014/03/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要跟着感受走

在我们生命当中最麻烦的就是感受的问题,感受问题。那么感受是从什么地方而来呢?就是我们本来是没有感受的。

佛陀说,比方说有一个人,他双手双足非常的安稳快乐,他整个身体也非常调和舒适。他本来没什么感受。但这个时候,忽如妄生,他忘记了整个身体的存在,这个时候心中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这个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问题是我们凡夫的心习惯攀缘,我们不安于自己的本分而产生一念的妄动,所以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我们两个手在虚空当中互相地摩擦,就创造了很多的感受。当然摩擦就包括了业力的造作,就把这个身心世界苦乐的感受给创造出来了。那么有什么感受呢?在两个手掌当中产生四种的感受——涩滑冷热。

澫益大师说,这个苦涩的感受表示三途的果报,就是造了很重的十恶业;滑,这个润滑指的是人天的果报,就是造十善业所招感的人天安乐的果报叫作滑的感受,润滑的感受;寒冷的感受是二乘的偏空涅槃,二乘人修无常无我而进入到偏空寂静的状态,叫作冷;热,这个温暖的感受是菩萨的大悲心所创造的菩萨的功德叫作热。所以整个九法界的感受都是我们一念的心所创造出来的,所以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所以在整个修学当中最麻烦的就是这个感受的问题,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业力的显现。你要把佛号念好,你最好不要老是跟着你的感觉而走,你要训练你自己。因为感受它是跟你的业力有关系的,而临命终的时候正是我们业力表现的时候,百感交集。所以感受在《楞严经》当中,它破六根就是破这个感受。

我们今天要从攀缘的心回到清净的心,第一个要面对的就是你怎么要克服你的一时的感受。这是最粗的,第一关而已哦!

我自己的感觉,我刚出家的时候,我第一个难关就是过午不食的问题。因为晚上习惯去吃东西了,肠胃已经产生一个生理时间。所以到晚上的时候特别饿,非常的饿,那种感受非常强烈。后来有一次我终于把这个感受的真相给看通了。因为你强忍没有用的,你很饿你就是很饿嘛!你忍耐忍个一天两天,但是你迟早是要用智慧来面对它。

后来有一次我把它忍过去了。忍过去以后我发觉一个真相:就是我明明昨天晚上很饿,但忍过以后,早上起来以后,那种饿的感受没有了。那表示什么?这个感受不真实。

照讲,你昨天晚上很饿,你今天早上应该更饿才对嘛,是不是?那个吃饭的时间过去以后,你饿的感觉也没有了。从那一次以后我知道,你吃得很饱,那是一种饱的感受;你很饥饿,也是一个饥饿的感受。它们两个都是感受,如此而已。

问题是你要不要接受这个感受。

它们这个感受只就是一个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的一个水泡嘛。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这样观察,它只是暂时所产生的假名假相假用。所以我们现在要开始训练自己不要跟着感受走,这是最粗的,因为你临命终的时候,我给你保证临命终的时候感受不会是很好的感受,不是很好。

所以我们本来是从没有感受而产生一个因缘的假相的感受。那我们可以做到不受,安住在不生灭心,是这个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门慧开禅师有一首偈,开头两句是:春有百花秋有月,...

在家弟子如何过上安乐的生活

过好生活、获得「现法安乐」,首先须有四种具足: 第一...

持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咒最大的作用就是断除妄想,去除思虑。持咒,要注意三...

千锤百炼,身心皆益

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则心身...

为何每天勤修却进步不大

对自己没有要求,或不希求未来的果德,只是完成眼前的...

慧律法师《追求涅槃的心》

佛教追求的最高原则就叫做涅槃,涅槃翻译成中文叫做不...

一念的回光返照,就能够改变命运

为什么说,知道常住能够远离三恶道,我们举一个例子来...

修行应发三种心

从上诸祖教人参禅,虽有超佛越祖之谈,其实要人成佛作...

触目遇缘无障碍

《五灯会元》卷一七中,祖心禅师有次在堂上讲道:「愚...

【推荐】只管念佛,无不灵验

天灾人祸,随时发生,难以预料,令人不安。若常念佛,...

佛经开头的「一时」到底是哪一时

问: 佛经开篇常常说一时佛在什么什么地方,与多少多少...

无穷的欲望,导致无限的危机

北极的因纽特人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发明了一种独特的...

佛教四众弟子的称呼及含义

佛教徒有四众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

依《地藏经》修行,功德利益无量

我们讲地藏经之前,先讲讲地藏经的大意,还有地藏经修...

昌臻法师法语

○ 佛法就是认识宇宙人生真相的法则。人生就是我们自...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盂兰盆会的由来

佛教盂兰盆节起源于目犍连救母的故事,出自《佛说盂兰...

造恶削减功名,行善增长功名

我们抉择了身心世界的刹那性,就是抉择到一切由因缘造...

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妄想中

有一个母亲她跟她女儿住在一起,那么这个女儿她领薪水...

佛陀说做到这四个标准,你就是「大丈夫」

世尊!怎样才能堪称大丈夫呢? 有一位比丘向佛陀请教:...

迦旃延-论议第一

和哥哥对台演讲 南印度阿槃提国的狝猴食村上,有一个...

二鬼争尸

曾有人远行时,独自夜宿在一空房子。半夜有鬼肩扛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