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降伏烦恼应从少欲知足做起

太桥旦曾堪布  2012/08/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1、降伏烦恼应从少欲知足做起,过度的欲望会导向贪婪——一种极度扩张的欲望,根植于不切实际的期盼。想要矫正贪婪,需要从内在的满足开始。若能做到少欲与知足有什么好处呢?保持少欲知足的人不但没有痛苦,无有疲劳,还会获得身心自在。正如《涅槃经》中说:“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

2、真正的英雄,并不是能打败敌人的人,而是能降伏烦恼的行者。打败敌人,只是一时的战胜。降伏烦恼,才是永恒的胜利。打败敌人其实会制造更多的敌人,降伏烦恼等于彻灭一切,也战胜一切。

3、寂天菩萨曾说:“当我们得到一样东西时,一个人想,如果我自己用,那别人用什么?这种为他人着想的心态,是菩萨心态;另一个人想,如果我送给别人,那我自己用什么?这种只为自己着想的心态,是魔鬼心态。”每当我自私的时侯,会采用此窍诀来应对,对我帮助很大,深具加持力!

4、轮回就像战场,我执与烦恼好比敌人,爱心和智慧是我们与我执和烦恼作战的最佳武器,缺一不可。只要我们内心中具备爱心和智慧,人人都可以成为像英雄般的菩萨。谁具备爱心和智慧,谁就能战胜我执与烦恼;谁缺乏爱心和智慧,谁就会输给我执与烦恼。爱心和智慧,是要向内心寻求,而不是往外追寻。

5、人类很多时候为了自己的需求和利益轻易地伤害无辜的生命,就连娱乐时都在捉弄生命。然而对自己的身体却非常珍爱,哪怕只是被蚊子咬都会发怒并将其打死,难道仅仅因为我们是人类就有权利这样做吗?还是因为“我”的存在,就可以伤害一切生命,而其它生命都不可以伤害我呢?

6、快乐,你希望得到,我希望得到,他、她、它也希望得到;痛苦,你不愿承受,我不愿承受,他、她、它也不愿承受。这就是所谓一切众生平等的道理。如果我们能真正体会到这个道理的话,就再也不会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了。

7、我们很多时候做人失败,修行不成功,其原因是我们对自己缺乏智慧的自醒和自察,反而对他人投入了丰富的鉴别和想象。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糊里糊涂;对他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却一清二楚。其实我们应该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能使我们进步和成功。

8、凡夫众生就像照相机:它能记录很多影像,且还可以通过调整焦距和闪光灯等方法拍摄远近大小明暗不同的照片,却唯独拍不到它自己——照相机。同样,凡夫人能感知地球上的信息,也能研究上至太空下至地壳的现象,却唯独不清楚自己,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更不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究竟实相。

9、佛教徒的首要职责,不是传播表面的宗教形式,也不是扩大自宗的影响力,而是降伏自心的烦恼和发挥内在的潜能,在不伤害任何生命的前提下,怀着爱心去传递不变的真理,并力所能及地去完成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和自度度他的伟大事业。

10、我们看世界时,世界如此真实;想世界时,世界仿佛实有。这并不意味着世界不是心的显现,也不表示世界不是如幻如梦、缘起性空,而是以无明的眼睛和迷惑的心所得出的结论。当我们看世界时,只凝视着世界的现象,而不知道五官是无明的产物;当我们想世界时,只观察和分别世界,而体认不到心是迷惑的思想。

11、当有人批评你的时候,若是你自己没有错误,何必为它而生气烦恼?若是你真的有错误,为它生气烦恼又有何意义?他说的是真话呀!正如《萨迦格言》中所说:“聪明人能勇敢地改正自己的错误,傻瓜连缺点都不敢承认;雄鹰能啄死有毒的大蛇,乌鸦连小蛇都不敢得罪。”

12、无论你的心再浮躁、再焦虑和烦恼,请你不要绝望,也不要过度的沮丧。因为你心的本质仍是如此的纯洁、安宁、光明、慈爱和智慧。若明白其道理,并能做到发挥潜能的话,那么我们的一切烦恼和痛苦会从中自然消融,所有的问题和麻烦也会自然化解,并能离苦得乐、寂静自在。这就是所谓的解脱,也是证得涅槃。

13、我们听闻佛法,如果没有做到使不安定的心安定,就不能称之为闻所生慧,而是闻法所生的知识;我们思维佛法,如果没有做到使安定的心稳固,就不能称之为思所生慧,而是思法所生的分别;我们修持佛法,如果没有做到使稳固的心发挥功用,就不能称之为修所生慧,而是修法所生的执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推荐】佛经格言集萃

▲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

广钦老和尚100句行持语录

1、我们修行主要是专心于佛号,心心念念不离佛号,四...

你一天到晚看别人,就容易起烦恼

问: 师父在《楞严经》有提到:就是他的根跟识,是一个...

慧律法师《荒漠甘泉》(义工大会开示法语)

真正的体贴,是不使对方难堪的。 愤怒的人,只张开嘴...

因为我明白......

如果我善良,别认为我软弱。因为我明白:善良是本性,...

古人的10句家风名言

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 这是清代学者钱泳在《履园丛话治...

魔军的这十支队伍

菩萨道里面,特别强调忍的力量超过持戒、精进、禅定一...

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重的人相处

问: 自身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很重的人相处? 慧律...

居士如何护持正法

佛教是一个团体 佛教讲四众弟子,也讲七众弟子,范围是...

是否适合做夫妻的10个标准

现如今,婚姻的可靠度似乎越来越低,离婚率高居不下。...

有一个让我们心碎的问题

有一个让我们心碎的问题,就是,这一生,无论你过得得...

礼佛的三个重要的意义

我们每天早晚的礼佛运动,有很深的含意。现在如果你还...

吸烟的危害超过五荤

此文由龙树菩萨札记中录出,所论烟草之害,较五荤尤烈...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信根先向心田种,行...

内心被套牢了,要设法解套

禅修所做的,就是帮助我们培养正念,把心带回到当下。...

外境没错,错在自心

外境永远没有错,错在自心。在我进入佛门不久,我的一...

四依法之「依法不依人」

大家来东林寺,大部分是有向道之心的,不是求五欲享受...

福德薄厚,入胎时显现的境象不同

若薄福者,当生下贱种,彼于死时及入胎时闻纷乱声,及...

要主动跟众生结善缘

过去释迦佛陀跟阿难尊者在外面,结果遇到一个人,释迦...

持戒即是做事

做事恰恰是检验持戒,可以说持戒就是做事,因为戒是对...

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会怎么做

讲个故事吧。195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入学考试...

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方

问:信行愿三,既闻命矣。但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