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四依法之「依法不依人」

大安法师  2019/02/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四依法之「依法不依人」

大家来东林寺,大部分是有向道之心的,不是求五欲享受,而是来求佛法的。

传印长老作的《四季道情》中,讲到冬季时有几句话:雪花飘,腊八到,释迦牟尼早成道。世人但知粥好吃,不知佛法真奥妙。

世间人都知道粥很好吃(“粥”代表世间一切物质上的享受,使人容易沉迷进去),却不知道佛法是很奥妙的,它的味道比粥的味道要深远得多。

但法的味道,这种禅悦法喜,世间人粗心大意啊,不一定能够品尝得出来,所以大部分人还是愿意吃粥。

即使你出了家,能不能有法味呢?也不一定。所以我们形容出家人在丛林里面若干年没有得到法味,就叫“粥饭僧”,只是吃粥吃饭的僧人,一天到晚就觉得这很好吃,法味还是品尝不到。

所以学佛法在我们人生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但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昨天中午有几个信众,其中一位女居士谈到一个苦恼:她学佛已经若干年了,最近丈夫很反对她学佛。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你学什么佛啊?这半年来,大约八月份教内出了一个事情,可能网络上对佛教的评价就很低了,他就认为佛教都这个样子了,你还去学什么佛呢?就阻拦她。

这位女居士觉得很苦恼。那该用什么态度去对待这个事情呢?

今天就跟大家来讲一讲“四依法”中的“法四依”。“依”是依靠的意思。“法四依”,是指在修法上有四种依靠的内容。

这法四依对我们就很有启发,第一是依法不依人,第二是依义不依语,第三是依智不依识,第四是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这个法四依怎么说呢?

第一来看“依法不依人”。我们修学佛法,是信佛学佛,这个“法”就是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给我们宣说的文字般若,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卷。

“法”,梵语是“达摩”(Dharma),轨持意。“轨”就是标准,永恒的标准,就像路轨一样的,你不能一下宽一下窄,它一定是标准化的。

“法”的标准就是过去、现在、未来它永远都是这个样子的,如是的。它是为九法界众生做楷模、做准绳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真理”,永恒的真理。

“法”不是谁创造出来的,不是说释迦牟尼佛创造了“法”,释迦牟尼佛只是发现了“法”,再把他的发现和盘托出,告诉我们这些还没有发现“法”的众生。

那“法”的含义就有很多了,最根本的就是谈般若波罗蜜——空性。

《大涅槃经》常常比喻:佛舍利,供养佛舍利和供养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你最先应该供养哪一种?或者供养哪一种功德最大?

那所选择的是要恭敬供养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之法。

何以故?一切诸佛都是从般若波罗蜜多里面出来的,没有般若波罗蜜多这个“法”,就不会有佛,更不会有佛的舍利子,所以供养般若经典比供养佛舍利的功德大百千万亿倍。

一般修行人都要找善知识(就是比自己功德智慧高的人),要拜他为师,这是一个菩萨行菩萨道的全过程,他本能地就要去做的事情。

那菩萨成佛之后再观察这个世间有没有可以拜师的人,就发现佛已经是无上士了,没有比佛更高的善知识了。但这种情况下佛还要拜师,就是以“法”为师,以般若波罗蜜多为师。

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依法”的最高准则。

接着就是“不依人”。人是靠不住的,尤其是凡夫僧。为什么?他有烦恼,见思惑没有断啊!他就会对五欲六尘有眷恋,一旦道心不坚固,因果不明晰,又在某个高位上,就容易犯戒破戒啊。

佛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告诉我们“不依人”啊!去年八月份出现的事情,就是这种情况。

这件事让人很痛心,它对佛教的伤害很大,摧毁了很多人的信心。但是我们正信的佛弟子要知道一个人不代表佛教,一个人出了问题不是说这个法就靠不住,它不是这样的。

我们是三宝弟子,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弟子,不是皈依哪个人啊!

自古以来,教内都是龙蛇混杂的。不仅仅是现在如此,即使是在玄奘大师的时代,他跟唐太宗的对话都在谈这一点。那是佛教鼎盛的时候,教内仍然有败类。

就是在慧远大师那个时代,为什么桓玄要沙汰僧尼?也是由于我们教内有一些穿梭于宫廷、追逐名利、奢侈犯戒的僧人,才会使得政要想要沙汰僧尼。乃至三武灭佛的这种行为也是由于教内出了问题,授人以把柄,开始来灭佛。

所以想到这些,出家僧人要高度警觉,尤其是处在高位上的人,更是要高度警觉,你是住持法道的人,如果不能以身弘法,为佛法增光,反而以身谤法,招致这种败坏的因缘,后果很严重,是要下阿鼻地狱的!

客观上是有这样的一个破坏性,但正信的佛弟子一定要了解,佛陀早就告诉我们要依法不依人啊!

我们要深信佛法是法界的真理,丝毫不会由于人的好坏优劣来动摇我们对佛法的信心!

纵然所有的人都在犯戒破戒,所有的人都在诽谤佛法,但对一个具有正信的学佛人来说,还是要毫不动摇!

因为这个“法”是释迦牟尼佛说的,释迦牟尼佛是清净者、平等者、大慈悲者、大智慧者,这个法是清净的,这个法是正确的。

这个法能够令我们离三界之苦,得大涅槃之乐啊!

具体到念佛法门,我们要依净土之法,这个“法”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不依人。

世间的人无论是凡夫僧,还是圣贤僧,或者大德居士,他有他的种种知见,可能他会说净土法门怎么怎么样。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特别讲到:对净土法门唯信佛说,连菩萨都不能相信,更何况一般凡夫僧,只信圣言量,不能信人啊!

现在很多信众说:哎呀,这个老法师知名度很高啊,他说的什么什么,动不动就引用现在好像知名度很高的某某法师说的话。那你到底是信谁说的?我们一定要“依法不依人”啊!

但众生容易有崇拜心理,尤其是说:这是我的皈依师啊,这是我的师父啊……好像他的师父很了不起,可以凌驾在佛的经典之上。这也是不对的,这是在搞人情关系,是在拉帮结派啊,佛法不是这个样子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学佛弟子应依四依法为标准

当今学佛群众大量增加,但因宿根不同学习深浅不同,以...

一犯到这两大禁忌,这个人就不是善知识了

我们在研究菩萨戒法的时候,你一定要掌握两个重点:第...

尊重师长为何如此重要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

得遇善师令我们免受沉沦之苦

过去世尊与众多弟子都是靠着双脚,一步一步迈向弘法之...

善恶猕猴缘

佛陀带领弟子们在王舍城弘法时,弟子们心有所感地对佛...

善导大师超越其他祖师,这种说法对吗

问: 听有些法师说,善导大师是开宗立教的祖师,是祖...

如何看待师父的「不清净」显现

根据佛教经典的记载,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是末法时期,...

学佛最重要是亲近善知识

佛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就是针对八万四千类众生,对治...

环境恶化的根源

第四个问题谈一下净土文化与生态平衡。为什么我们要谈...

念佛把恶业的种子给它激活了

当我们业障很重的时候,我们念这句名号,会感觉到忏悔...

什么是净土宗的真行

持名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说信愿行...

僧团的六和敬是哪六和

僧,梵语叫僧伽,简称为僧。僧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单个...

如何让年轻人接受念佛

问: 要接引年轻人来学佛,如果我们老是要他们一直念...

龙猛菩萨之毁坏名声六法要

龙猛菩萨总结了即生中毁坏自己名声、来世毁坏善根而堕...

四招巧妙化解孩子对抗情绪

应该是很多爸爸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被自己的孩子...

什么时候可以面露金刚怒目之相

问: 师父曾于说法时开示:必要的时候可以面露金刚怒...

生重前行,死归净土

前面谈到的全是我们自身的事,你不要像看热闹一样,以...

虚云老和尚《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现在这里的和平法会。已举行几天了。这是很希有难得的...

外面境界没有错,错的是自己

世出世间法都是因果的定律,若能明乎此理,见解就正确...

用欢喜心降伏你的自卑与嫉妒

当别人有成就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看到别人...

七位高僧大德的临终开示

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临终时当晚对身边的弟子说: 净土法...

布施虽小果极大,受用虽多获利少

日常衣食住处外,余财无益痛苦因, 布施今生与来世,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