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得遇善师令我们免受沉沦之苦

2017/07/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得遇善师令我们免受沉沦之苦

过去世尊与众多弟子都是靠着双脚,一步一步迈向弘法之路,沿途随缘教化无数。一日正好走到河边,佛陀便请随行弟子取约一拳头大的石头,投入水中,并问弟子:“石头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入水中呢?”弟子回答:“石头沉入水底。”世尊则说:“石头会沉入水中,是因为没有任何的善因缘故!”

佛陀又取一辟方三尺的石头著于水面上,并与弟子经此石头渡至河的对岸,不仅顺利到岸,石头也没有因为承载众人渡河而沾湿一角,众多弟子见到此景像感到非常奇怪,于是一心恭敬合掌长跪请问佛陀:“是什么缘故,石头可以浮在水面上令人渡河,且不被浸湿呢?”世尊回答:“有善缘故!”弟子接着问:“什么是能让石头成为渡船的因缘呢?”世尊藉此为喻,进一步开示:“得遇善师,可以令我们免受沉沦之苦;若遇恶师,则行诸恶事而无法远离众祸。”世尊以此警示弟子及后世之人,不可不慎。

典故摘自:《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卷第一》

省思:

经云:“善知识者,犹如桥梁,能令超度诸有流故。”《沩山警策》亦云:“亲附善者,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狎习恶者,长恶知见。晓夕造恶,即目交报,殁后沉沦。”修行学佛应当远离恶知识、亲近善知识,否则易落于盲修瞎练,走错路、走远路。唯有对佛法生起正信,依止善知识化导正见,启发清净自性,常行正道,如是坚持依教奉行,一路直趋菩提涅槃道,修行一定能够有所成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一瓣心香供耆德:记圆拙老和尚二三事

【故事一:一生的积蓄全部用于印经】 圆拙法师身上的钱...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诸经如是说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为成佛妙道,诸经如是说: 世...

只要念佛仰凭佛力,这块业障大石头就解决了

首先看第一愿 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

依法为师

佛陀成道后,一日在优楼频螺聚落的尼连河岸边菩提树下...

真正的善知识法师,须具备十种德相

法师,又称说法师,不是出家人都能称为法师。真正善知...

善知识的八种相

居士要亲近善知识,居士在学习佛法,其目的无非是要求...

狗和树

有一只狗,在树下休息,一阵风吹来,把树枝折断了,刚...

怎样选择善知识和确定善知识是否真修行

问: 怎样选择善知识?怎样确定善知识是真修行? 答:...

东晋高僧慧远大师

各位,大家吉祥。一般中国人都知道两句诗:日照香炉生...

布施不只是布施物质

在某个婆罗门道场里,有位修行者很有服务热忱,他任劳...

师徒对情人的看法

师徒两人,无事泡茶谈天,因情人节刚过,便聊起这个话...

改过修行,终得往生

比丘尼了定,俗姓崔,安徽人。幼时跟着做官的父亲在江...

生命如何才能活出意义与价值

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又由一天天组成,那么我们的生命究...

一位女孩吃素五年的感受

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动物性食物的被大量消费,带来...

印光大师论药师法门

佛与众生心体是一,而心之相用则天渊悬殊,由相用悬殊...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无分别智要如何修

我们来看窥基大师是怎么说的。他说无分别智怎么修呢?...

【推荐】如果你有信心,往生净土是极容易的

你只要有信心,肯登船到西岸去,没有一个不能往生的。...

四种可代茶饮的中药

熬中药喝都觉得苦,有时候调理身体却不得不需要一些中...

心境决定你的处境

我们讲说心境决定你的处境。这句话一点不假。说我现在...

海涛法师《我的修行生活》

一进来高旻寺,自己觉得既惭愧又羡慕,我一个出家人天...

【推荐】追求见佛、追求功夫成片,容易出问题

我们念佛行人常常会犯一个问题,就是他念佛就很想见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