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改过修行,终得往生

2020/04/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改过修行,终得往生

比丘尼了定,俗姓崔,安徽人。幼时跟着做官的父亲在江苏,后同黄某结婚,因为生活作风问题,与丈夫分离,回娘家居住。父亲生性严厉,要把她处死,母亲暗里放她逃走。

离开了家庭,前途茫茫,正感走投无路的时候,路遇青莲庵德惠比丘尼,她忽然大受感悟,就跟着走,到庵后,哭着说明经过,要求出家。德师怜悯,许她留下,但还没考虑剃度。

在庵中住了几个月,课诵均已念熟,多次要求披剃,德师见她有诚心,同时她年轻貌美,如果不剃度,长住庵中,多有不便。便为她披剃,现比丘尼相,法名了定。因她皮肤较白,自己决心毁坏容貌,经常曝晒使它变黑,用以防止意外。

受戒以后,闭关三年。在关中,贴两张大纸条在壁上:一张写着:“你是什么人?答:我是一个比丘尼。”

另一张写着:“做比丘尼应该怎样?答:做比丘尼应该息妄念佛。”

当自己每起妄念,和念佛倦怠的时候,便读这两张纸条,心就安定下来,念佛就更有精神。

德师很器重她,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便是无过。”又说:“人人都能这样立志,世上那会有不好的比丘尼。初出家的男女青年,开始难免起妄想。只要能自己设法制止,加以警策,时间久了,妄念自然止息,妄想消除了,破戒坏法的事情,自然不会发生,修道也必定勤奋。”

了定说:“如果世上做师父的,人人都能像您这样善于教育感化,不管什么人出家,也能够持戒修行。世间上发生破戒毁法的事,有一半是师父的责任。”

了定以后对待弟子,也很有恩德,师徒之间,像母女一样。而且教育严格,注重感化。所以她的弟子们持戒念佛都很勤谨。了定晚年专修净土,于壬戌年(公元1922年)十月廿九日,无疾而逝,出现不少瑞相。世寿七十六岁,戒腊五十六岁。

《近代往生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如何帮助母亲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

真正能往生的人为何寥寥无几

问: 现在全国有很多居士在念佛求往生,为什么真正能...

念佛是看您的用心而不是资历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后,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

念佛经常出现瑞相,不一定很好

念佛法门是属于有相的。《观无量寿经》的出现,就是因...

【推荐】佛号要如何念

首先谈修行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这心态就是四个字至诚...

释迦牟尼佛为何要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呢

有人问: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不说念释迦牟尼佛,...

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当知此人唯得大利

往生者顿然跟佛的境界相同。这个净土法门它很强调一念...

净土法门的本质特点——感应道交

在慧远大师身上,无论是他的知见,还是他的修行实践,...

言归于好

有个人的好友住在另一座城市,虽然相隔三十里,他每年...

以妙音香花欢喜供佛,成就辟支佛果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有一天,许多豪贵长...

拔除心中忧愁之刺

古印度时,那罗陀尊者在波罗梨国长者的竹林中修行。当...

决定命运的态度

江西德兴人夏原吉初入仕途,便因为一个很偶然的细节,...

了解阿弥陀佛之前,先了解他的特色

念佛法门,普遍在整个大众当中,是很多人修学的。 但是...

做事前先做好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做事的时候,一定会有阻挠或遭遇困难和挫折。因为每个...

宿业难消,罗汉遭灾

诗曰: 离越前因谤圣贤,赔偿加罪八多千;恶心毒口招殃...

佛现火光度外道

佛陀时代,私诃牒国有一座高山,名为私休遮他,山中有...

教育孩子要有三个不要太早的原则

人都追求要快,要好,要早,但修行则不同。道是反过来...

如果不犯这个戒,财宝则永远没有短缺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不与取。即...

损友导淫,精尽丧命

谢君,台湾省台北县人,个性内向、乖巧,是个孝顺父母...

人到中年的十六悟

一、活法 过一天,少一天;过一天,乐一天;过一天,...

明一法师:浅谈忏悔业障

一、忏悔的意义: 我们不管是做什么佛法的修行,最初...

通过尿液看健康

尿液是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产物,尿液同时也是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