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如果不犯这个戒,财宝则永远没有短缺

梦参老和尚  2019/09/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果不犯这个戒,财宝则永远没有短缺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不与取。即是施与一切众生无惊无怖。无有热恼。亦无扰动。于自所得如法财利喜足而住。终不希求非法财利。由此善根速得成熟。】

“不与取”就是偷盗。如果你不偷盗了,就是布施给众生无惊无怖。

人得到财富了,怕它失掉,想种种的方法保护,不被盗,不被人偷盗。他人不给,没有允许你拿的,都叫“不与取”,没给你,你拿就叫盗戒。

知道它是别人的东西,你心里欢喜想得到,得到不是用正当手续拿钱去买,而是想法偷盗,看见人家东西喜欢,生了盗心,这根本就犯了。

或是把那个物件拿到,盗戒是讲举离本处。举离本处,我想这个东西我拿开,这个东西拿到手,离开本原来的地方,盗戒犯成了。说拿起来后悔了,唉呀,我不能犯盗,再拿回去也犯了。不要没有物,在你意念上就犯了。先有一个盗的思想,知道这件东西是属于别人的,你想得到,这叫不与,没得到人家给你,讲叫不与取罪。这你要学盗戒就知道了。

误拿的,不是盗心,主要得有盗心。把这件东西看成了像自己的,这叫误盗。包括你亲属,或者你儿子的、你女儿的、你太太的、你先生的,没得到本人允许,你要拿,都犯盗,举离本处就犯。没动手,光是意念,那没犯,把盗心取消就好了。这不与取戒。

“由此善根速得成熟”,就是从来不贪别人东西,从来没偷过人家东西,由这个善根成熟。不盗戒啊。

【所有前际轮转五趣没生死河。因不与取。造身语意诸恶业障。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诸财宝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由此远离不与取轮。皆悉辗坏。摧灭无余。不受果报。】

那所有你以前做过的错恶的事,以前轮转五道的,地狱、饿鬼、畜生、天、人道,阿修罗没说。咱们经常说六道,人道的人阿修罗、天道的天阿修罗,三恶道都有阿修罗道,就不单列了,就五道,天、人、地狱、饿鬼、畜生,有五趣众生。在沉没的生死河当中,都在生死河流中去流转,随波逐流。

因为偷盗,不与取,而造成了身、语、意一切恶业障,因为“不与取”一戒,偷盗,但是相应地会引生你一切的恶业,乃至起的烦恼障,见作随喜的业障。

假使能远离不与取轮,十轮这一轮,把这一轮辗坏,把它摧灭了,永没有不与取的想法,永没有取不与取,没有犯这个戒,“不受果报”。

【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无所猜虑。身心安乐。财宝具足。】

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没有猜虑,就是自己的财物从来不担心。身心永安乐的,财宝永远是具足的。

【将命终时。身心不为忧苦逼切。所爱妻子眷属围绕。临命终时。不见可怖剡魔王使。唯见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身心欢悦。深生敬信。】

到你临命终时,没有忧悲苦恼的逼迫你,你自己的所爱的妻子眷属常时围绕。到你临命终的时候呢,也看不到剡魔王的使者,小鬼不来拉你、不来接你。

唯见可意的调善的法,一切的德、一切真实福田的善知识,具戒的、富德的,真实具足福田的善知识,在你身边,这是你不偷盗所感的果。“身心欢悦,深生敬信”。

【既命终已。还生人中。诸根圆满。支体具足。随所生处。具大财宝。端正聪明。安隐快乐。不与五家共诸财宝。】

命终呢,还生人中。生到人中呢,你相貌很庄严,诸根很圆满,肢体具足,不残不缺。随你所生的地方啊,都有财宝,就是家庭呢,很好很富有,生活很优越。相貌也很端正,也很快乐,“安隐快乐”。

“不与五家共诸财宝”,财宝永远没有短缺,你财宝不被五家侵害。

怎么叫“五家共”呢?一个国家、一个贼,这是两种;一个是水,水淹;一个是火,火烧。说你的财产不被国家给你没收,也不被盗贼土匪给你抢,也不发火了给你烧掉,也不会发大水给你漂掉,这四种。

最厉害的是你不孝的子孙,败家子,咱们经常说败家子。五家共有,说世间上一切东西,这五家共有,就是不属于你的了,看着是属于你的,这些都可以给你败坏的。

富和贵是无常的,因此说五家共有。说有这五种灾害,自然地你心里常时不安。每个人,这是在家的,没有学三宝的,没有学佛法的,他经常地忧愁:税收太重啦,国家没收啦,犯罪了,国家就没收了;发大水啦;防不胜防的火灾啦;盗贼啦;若这四样你都躲了,你的子女败坏你的家财,你没办法的。这是“五家共”。

【复遇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依彼修学离不与取。能断一切恶不善法。能成一切殊胜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义。能修一切菩萨愿行。渐次趣入深广智海。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世间的财宝、财富保留不住的,只有你自己修行,有道德。等你修行有道德呢,你对财宝也不贪爱了,也没有这个想法。若没有这些个灾害,不但财富具足,而且还遇着调善的法。

“具戒富德”。说是调意啊,说你意里头所有的成就了。说一切善法具足净戒、富德真实这些福田,具足这些个人,都是善知识。说具足福田、具足戒行、具足富有真实福田的善知识。这个不一定指是出家人,在家也具足的。

依彼修行,依着他,你懂得这个道理了,永远不犯偷盗。离了,离了什么呢?不偷盗,就是“不与取”。因为这一切的善恶,一切恶不作,一切善法成长。一个不偷盗,成就你的殊胜的善法业。

以此的愿力,能求大乘法,懂得大乘法的义理。修行一切菩萨愿行,渐次趣入深广智海,乃至成就无上菩提。

【所居佛土。众宝庄严。宝树。宝池。宝台殿等。无不充备。离我。我所。无所摄受。一切具足严饰有情来生其国。】

这样子你所感的,所居的土地是佛土,生到佛国。

“众宝庄严,宝树、宝池、宝台殿等”,一切充满。偷盗属于财富,资生的工具都具足,都成满。同时,你不执著,无我,无我就无我所有,无我、无所。

【如来自身寿命无量。为诸有情如应说法。般涅槃后。正法久住。利益安乐无量有情。】

那这个国土就是清净的国土了,生到这个国土里,那你自身的寿命也无量,佛的寿命是无量的。

因此,佛给诸有情说法,就是成的佛果,遇着佛。

般涅槃后,正法久住,利益安乐,这样使一切有情都得到安乐,都得到成熟。

说你远离不与取的轮,所感的报,能生到佛国土、生到宝庄严,一切众宝所成的。咱们形容极乐世界,就是这个样子。

梦参老和尚《地藏十轮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用自己的双手打拼未来

在非洲的戈壁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它的花期很短,...

道宣律祖传记

代有觉人,为如来使。龙鬼归降,天神奉事。声飞五天,...

十善业道之法,也是成佛之法

从大乘佛教的业果学说来看,对业果最重要的认识在于:...

惟贤长老《三皈五戒是善因善缘善果之路》

一、四种因缘果的性质 在佛法来讲,有染因、染缘、染...

明证法师《佛说戒消灾经》白话文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尔时有一县。皆奉行佛五戒十...

取财有六种非道,不可为之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善生经》中,对于取财有...

《财富宝要》--改变财运圆满财富的原理与方法

《五福德经》云:说法之人因何大富,饶财多宝?因前世...

即使没有钱,有智慧的人也能修到福德

一个有智慧的人,即便自己没有财富,也能作福,修到福...

以这个心来修观照,就会很快得定

我感觉我们很多道友,以为修行就是念佛、念菩萨圣号,...

未得到定之前,要减少睡眠

在世间修行的时候有三种:第一种是修定心,第二种是读...

做恶梦时怎么办?念佛号!

我们睡觉做梦,如果你念佛,念菩萨圣号念得灵了,在做...

章太炎念地藏经

讲个真人真事的故事给大家听听,弘一大师讲的。 在民国...

五种美容祛斑的食疗

在天然食品中,具有保养皮肤和消除雀斑功效的食物有许...

【推荐】能专念六字大经王,就一切都具足了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净土是法界藏土,念一佛就等...

恳切至诚念佛诵经,决定可以消除宿业病苦

世人病苦,多属宿世杀业所感。无论何病,若能恳切至诚...

念佛总是进进退退怎么办

问: 我非常相信极乐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可...

证严法师:为无缘、有怨者祝福

佛陀告诉我们,人要做到完全平等待人的程度,实在是很...

【推荐】钱是别人的,但消的是自己的福报

这次去普陀山,偶听道慈方丈开示,说到一两黄金四两福...

印祖巧度盗贼

我在对日抗战时期,曾一度返回苏州,当时印祖在灵岩山...

如何面对当前纠结的婚外恋

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士神色黯然地询问,如何面对当前纠结...

四种果蔬改善女性贫血

女性比较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女性每个月生理...

吸烟的人能往生吗

问: 吸烟的人能往生吗? 索达吉堪布答: 从莲花生大...